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例1:女,28岁,于入院前5天,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尿黄,乏力,肝区痛。入院检查: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剑下2.5cm,肋下1.5cm,脾未触及,腹平软,无压痛。HBsAg(一),大便浴血(++),谷丙转氨酶600单位,黄疸指数45~110单位,血氨314μg%,麝香草酚浊度5单位,脑絮  相似文献   

2.
<正> 肝炎合并脑梗塞较为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于后,并复习近十年来在国内放射杂志上发表的这一方面文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发病机理予以探讨。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汉族。因发热伴乏力,纳差、眼黄,进行性加重10天入院。查体:肝浊音区缩小,肝区  相似文献   

3.
缪志明 《四川医学》2001,22(12):1199-1199
患者 ,男 ,32岁。以全身、巩膜黄染、小便黄 1周 ,为主诉入院。入院时 T37℃ ,P76次 /分 ,R16次 /分 ,BP16/10 k Pa,神志清楚 ,检查合作 ,自然体位。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 ,未见蜘蛛痣及玫瑰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肿大 ,肝肋下 2 cm、剑突下 3cm、质软轻触痛。B超提示肝肿大 ,肝炎样改变。肥达氏 O<1∶ 80 ,H<1∶ 160。肝功 :ALT10 4 U/ L ,AST86U/ L ,r GT160 U/ L ,总蛋白 78g/L ,白蛋白 5 6g/ L ,HBs Ag( )。入院后诊为急性黄疸型乙肝病毒性肝炎 ,给予强力宁、复方丹参 ,胸腺因子等静滴 ,配合中药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入院后…  相似文献   

4.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为外科急腹症。而急性重症型肝炎 ,起病急 ,有出血倾向 ,肝肾综合症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 ,病死率高[1] 。急性重症型肝炎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修补术 ,由于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 ,给麻醉处理及手术带来较大困难及危险。现将 1例急性重症型肝炎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5 2岁。因乏力、纳差、目黄 8d ,伴尿黄入院。入院诊断 :急性重症型乙型肝炎。入院体检 :脉搏 76次 /min ,血压 12 0 / 75mmHg。神志清楚 ,急性病容 ,皮肤及巩膜黄疸 ;心肺无异…  相似文献   

5.
<正> 婴儿肝炎综合征(以下简称婴肝)是由不同病因导致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出现黄疸、肝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的综合征。我科自1996年3月~1998年3月共收治婴肝4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7例婴肝患儿均符合全国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28天11例,~90天28例,>90天8例。 1.2 临床表现:全都病例均有黄疸、尿色深黄、肝脏肿大且质地异常。肝脏右肋下2cm内5例,2~4cm33例,>4cm 9例;少数有脾脏肿大,但肝脏肿大及质地异常均超过脾脏;大便颜色正常13例,浅黄25例,浅黄~灰白交替10例;25例有发热,均为不规则热,体温不超过38℃,可同时有吐奶、腹胀等。 1.3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体、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程××,女性,53岁,炊事员,住院号3513。因恶心、呕吐、眼黄、上腹不适一周,于1982年1月30日入院。患者于1981年9月发现右侧乳房肿块,黄豆大小质坚。因懼作活检,自11月8日起于私人医生处服用中药2.5月。药方:僵蚕30g、黄药脂30g、山慈菇30g、夏枯草30g、露蜂房10g、蛇六谷30g、天葵子15g、生牡蛎40g、海藻30g、党参15g、当归15g、银花30g、生黄芪30g、生草9g。服后因感纳谷不馨及上述症状而入院。病程中无发热,无重度乏力感。门诊时曾隐瞒服中药史。入院后才出示药方。既往无肝炎或药敏史。体检: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0cm,剑下1.5cm,脾未及。肝区轻叩痛。肝功能SB8.7mg,SB′2.3mg、SGPT 370u、AKP 10.5u,A/G为3.6/  相似文献   

7.
<正> 病历摘要刘××,男,30岁。病历号:74191。因恶心、尿黄、皮肤痒1周于1987年12月18日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传染科。查体:皮肤及巩膜黄染,心肺(-),肝在右肋下可触及1.5cm,质软,触痛,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RBC4.58×10~(12),Hb140,  相似文献   

8.
<正> 患女,23岁,以乏力、皮肤发黄5d之主诉入院。过去无肝炎等疾病史。体检:一般情况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可触及,质软、轻触痛。其余部位查无阳性体征。肝功:总胆红素49μmmol/L,直接胆红素37μmmol/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2年曾先后收治小儿重型肝炎5例,病情演变迅速,预后凶险,特别是2岁以下的2例全部死亡。为提高对婴幼儿重型肝炎早期诊断的认识,现将我院曾行尸解的一例婴儿重型肝炎报告如下: 病例:男,4个月,住院号529。1982年5月27日拟诊急性黄疸型肝炎入院。入院前一周患儿尿色变黄,并渐加深,3天后家人发觉患儿眼黄伴纳减及食后呕吐,伴咳嗽。经县医院查肝功能。黄疸指数70u,TTT14u,CFT册,ZnTT18u,SGPT620u,转来本院。入院检查:体温36.8℃,脉搏120次,呼吸28次,血压72/40,神清,发育营养尚可,呼吸平顺,无肝臭,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前囱不胀,球结膜无充血、水肿,眼球活动正常,咽无充血;  相似文献   

10.
作者收集了1980~1985年间60岁以上老年病毒性肝炎60例,占同期住院各年龄组病毒性肝炎患者3657例的1.64%,现作以下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 一、一般资料:男36例,女24例;60~69岁51例,70岁以上9例。 二、诊断标准:均按1984年南宁会议所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标准诊断分型。 三、分型例数及入院时病程:急性黄疸型肝炎22例,平均病程15.2天;急性无黄疽型2例,平均病程25天;慢性迁延型肝炎3例,  相似文献   

11.
乳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复杂,并发症多,但合并维生素A缺乏引起眼部严重并发症者较少,我科自1986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乳儿肝炎综合征34例,其中5例并发角膜混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乳儿年龄22~77d,男4例,女1例;皮肤粘膜均中度黄染,大便呈灰白色,小便呈浓茶色,肝肋下2.5~5cm,肝肋下1~3cm;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52.5~87.5mol/L,SGPT46~118u,HBsAg阳性1例,AFP阳性3例,B型超声检查肝、胆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患女,17岁,住院号884625。因尿黄4天,食欲不振、乏力、恶心3天于1988年9月24日入院。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脾无肿大.肝功异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以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予一般治疗和维生素B_1、B_6、C,654—2,肝泰乐及肝炎灵注射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1998年9月174例肝炎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与分型:本组174例按照1995年5月北京会议制定的标准分为急性黄疸型(急黄肝)140例,慢肝轻度13例,慢肝中度2例,慢肝重度6例,慢肝重型4例,亚急型重型(亚重肝)6例,急性重型(急重肝)3例。1.2 临床症状:心慌1例(0.57%),气短1例(0.57%),双下肢轻度浮肿1例(0.57%)。1.3 心电图表现:本组病人都是在平静状态下,应用日本“6511型”心电图机进行检测的。其中心电图异常116例,占66.67%,余58例正常。各型肝炎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及其发生例数见表1。2 结果及讨论174…  相似文献   

14.
鉴别肝内外梗阳性黄疽比较困难,我院的误诊率1.6%,为此将符合1978年全国肝炎会议所订郁疸型肝炎的标准45例与肝外性黄疸65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肝功能异常伴中重度黄疽的肝、胆、胰、壶腹部肿瘤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为了减少误诊 ,现将我院1991~ 2 0 0 0年收住的肝外肿瘤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 45例 ,并与同期收住的急性瘀胆型肝炎 6 5例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的肝外梗阻性黄疽 45例均经B超证实 ,36例行CT检查 ,6例行核磁共振证实。其中男 18例 ,女 2 7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5 3.5±18.7岁。病毒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 4例 ,丙肝抗体阳性 1例。影像诊断 :胰腺癌 16例 ,壶腹癌 9例 ,胆囊癌 6例 ,肝…  相似文献   

16.
<正> 病毒性肝炎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临床屡有报道,而并发血小板增多症国外报告达10%,但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遇1例报告如下。杨某,男性,6岁,住院号217288,1982年2月11日以“纳差、乏力两周,眼黄、尿黄五天”主诉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两月前,其所在托儿所有“肝炎”流行。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皮肤无出血点(斑),巩膜微黄。肝在肋下1cm,剑下2cm,质软,无触痛,脾未扪及,其它无阳性体征。化验:黄疸指数16u,GPT156u,浊度和絮状试验均正常,HBs  相似文献   

17.
亚急性重症肝炎(下称亚重肝)是传染科的常见重症,但亚重肝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者亦属少见。我科于今年3月初收治了1例亚重肝患者,病程中先后合并DIC,全消化道出血(2次),肝昏迷(2次),胸腹水感染,肝源性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生命垂危,经近5个月的积极抢救,于近期痊愈出院。现将救治情况报道如下: 女患,20岁,因纳差,乏力,尿黄6周,病情加重半月,于3月5日入院。入院时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高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极重,查体:神清、精神极萎、古铜色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阴性,腹膨,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六、  相似文献   

18.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指1岁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于不同病因引起以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肿大或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但对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胆道畸形的关系目前认识不一。现将我院收治的6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胆道畸形的关系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82年8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男女之比1.8:1。发病年龄最小者仅16天,以2~4月为多,有45例(67%)。早产儿、低体重儿20例(29%)。以黄疸加重为首发症状的大多出现在出生后8~30天,肝肋下3~8cm,脾2.5~7cm。有生后窒  相似文献   

19.
患者陈××,男性,27岁,住院号120757。因突发尿黄、食欲减退、乏力伴肝大、黄疸1周于1986年3月19日入院。入院前无长期服药及毒物接触史。入院检查血Hb11g,RBC380万,WBC5300,N61%,L39%;C_355mg%,IgG1507mg%,IgA142mg%,IgM55mg%;HBsAg(R-PHA法)>1:256。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并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但入院后  相似文献   

20.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5月 ,我们对 2 6例重症肝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观察 ,并与单纯西医治疗 2 4例作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住院病人 ,均符合 1995年北京会议制定的病毒性重症肝炎 (以下简称重肝 )诊断标准[1] 。分组情况 :单日入院病例作为治疗组 ,双日入院病例为对照组。治疗组 2 6例 ,其中急重肝 12例 ,男 6例 ,女 6例 ,年龄 11~ 5 5岁 ,平均 3 3岁 ;亚重肝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0~ 47岁 ,平均 2 5 .5岁 ;慢重肝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6~ 68岁 ,平均 47岁。对照组 2 4例 ,其中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