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循经感传及热敏感传相关文献的研习,分析传统循经感传、热敏感传与针灸"气至"的相关性。热敏感传是一种特殊的循经感传,传统循经感传和热敏感传均属针灸"气至"甚或"气至病所"的表现,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具有动态特性,传统循经感传和热敏感传都会随经络的变化而变化。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治疗疾病取得显效的要领是"气至";经络具有动态特性,重视动态腧穴、动态经络是达到"气至",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气至病所”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至病所”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万志杰,姜明煤,尚艳杰黑龙汀省中医研究院(150036)主题词气至病所;免疫球蛋白类/针灵效应;补体成分3/针炙效应;人在以往的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研究中,我们应用电热提针作为刺激源,不仅对常见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而且...  相似文献   

3.
激痛点(MTrP)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之紧绷肌带内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也称触发点.按压它时,可激发特征性的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称为"感传痛"或"牵涉痛".根据其是否伴有自发性疼痛,它可分为活性激痛点与隐性激痛点.前者可自发地引起疼痛,而后者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长期的慢性疼痛常常是由一连串肌肉的激痛点共同导致,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常常可以累及半边身体.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也认为激痛点的确是造成疼痛的关键因素,而且,它也常常是一些其他躯体症状的重要因素,消除激痛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症状,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4.
张爱军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899-900
众所周知,针刺临床疗效的取得主要依赖于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气至病所是根据经脉-腧穴、气血运行、脏腑经脉相关理论,取远道穴位,通过调气针法,使针感直达患处而实现.《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言,若风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标幽赋》亦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气至病所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气至病所的有效性偏长于治疗激发十二经经气循行的以显性感传的形式为主(包括隐性感传),以治疗循经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脉与脏腑气机疾病为基础[1].如针刺十二皮部、络脉、十二经筋等,临床多以隐性感传或者疼痛方式发挥作用,本文仅讨论气至病所中的显性感传.  相似文献   

5.
“气至病所”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词。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则见仁见智,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则各有所悟。本文是笔者通过针灸临床实践,从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循经感传的路线、方向、针刺手法促使气至病所等方面,对“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加以验证观察,并加以总结颇有所获,略陈梗概。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献中均有关于针感和灸感的记载,主要提出了气至的概念,分析了气至与治疗效应的相关性,针感与灸感的产生是针灸气至病所的标志之一。笔者查阅近十年关于针感、灸感及其感传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针感和灸感的表现形式、解剖生理结构、针感及其感传的神经体液机制和灸感及其感传的神经体液机制。  相似文献   

7.
腹针对得气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Z 《中国针灸》2011,31(2):183-185
受腹针等针灸新技术临床实践的启发,通过对气至不同认知产生气至针下或气至病所的分析思考,重新解读"气至而有效"提出与一般针感相对应的隐性针感的概念,以临床有效性作为评价得气的标准,为针灸临床向无痛化的方向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灵枢》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要得到"气至"的疗效。《灵枢》亦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针刺疗效遵循经络的循经感传。相关学者已经对"循经感传"做了大量的研究;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电化学的过程,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急剧的变化,在神经纤维上依次发生相应的电化学变化。针刺作为一种外源性神经刺激,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各种针刺信号通过相应的神经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得气”是取效的前提 ,“气至而有效” ,正如《针灸聚英》中歌赋所言 :“苍龙摆尾气交流 ,血气奋区遍体周 ,任君疼痛诸般疾 ,一插须臾万病休。”此歌虽有些夸张 ,但得气与止痛 ,疗效确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 ,笔者发现下面这些现象值得探讨。   1 .感传经过范围 :一般呈带状 ,这条带宽约为0 .5~ 1 .5cm ,同时感传带有中心线与边缘区之不同。中心线好象轴心 ,感传经过较大的俞穴有向周围扩散的现象。如一女性偏头痛病人 ,经针列缺 ,用强斜针向臂部 ,当用逆时针方向捻转时感传呈一带状 ,宽约 1 .2cm ,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声电针激发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冠心病、甲亢、近视等疾病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循经感传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 ,促进缺血心肌电活动向正常转化 ,调整血液的浓稠性和凝聚性 ;可以使甲亢病人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含量下降 ,促甲状腺素回升、高代谢改善 ;可以使近视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气"穴不仅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结构,且在刺灸治疗时亦是施术定位的评判标准。针刺调气关键在于补泻,而补泻的关键是如何辨气,如何辨正邪大小。"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意欲调气,需要医者先"治其神",医者要摒弃杂念,内省自视,保持极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守神。"针响""医者得气"及"二次得气"在治疗层次上相差较大,前两类处于致病的启动阶段,施术者必须在"针响""医者得气"的基础上判别疾病的阴阳盛衰及证候的寒热虚实,诊其脉气大小后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才可激发"二次得气",这是针刺得气补泻的内在本质。"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守门户运用于临床即是守神。临床上运用"气"穴时应擅于调气与治神,二者中调神为先导,调气为关键,"以神导气,令气易行,以意通经",达到经脉调畅,血脉通利,阴阳调和之效。  相似文献   

12.
释"得气"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滞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26
滞针术与针刺异常情况中的"滞针"有质的不同.滞针术是指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单方向捻转至肌肉缠针出现滞针现象的操作手法,可结合滞针震颤术、摇柄术、飞弹术、提拉术、弹拨术、牵拉术等复合手法,适用于实证、痛证、痹症等,具有行气、催气等作用,可达到激发经气运行、促使循经感传、加速气至病所的目的.滞针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组织损伤等;具体操作时注意针具的选择、进针的深度及捻转的强度、禁用或慎用的部位等事项.  相似文献   

15.
李志道教授经过50余年临床实践研究,结合解剖学相关知识,发现委中、承山二穴在针刺深度与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其中,委中穴在刺入0. 5~0. 8寸,承山穴在刺入2. 0~3. 0寸时最易达到循经得气的效果,通过调整针尖方向还可较准确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且针感与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相吻合。该针感在某些疾病,尤其神经压迫相关症状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且优于传统教材所述针刺深度。  相似文献   

16.
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培清 《中国针灸》2007,27(5):349-351
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关键。本文就得气的意义及如何辨气、如何得气做了初步探讨。得气是术者与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对针刺的具体感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辨气要分辨正气(谷气)、邪气,辨虚实、寒热。操作手法是以杨继洲的十四法为纲,简要述之,如循法之催气、按法之行气、盘法之和气。同时对迎随补泻亦做了阐释,从进针之法、行针之法、出针之法,都对如何“得气”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的入组的先后顺序由同一名针灸医师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并进行针刺得气感的评价。运用SLY-HFM手持式测痛仪在受试者接受针刺治疗前对受试者的颈部风池穴的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颈痛患者的风池穴压痛阈值比健康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压痛阈值更低(P0.05)。患者得气感痛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出现痛感(P0.05)。结论:机体不同状态疾病特异性腧穴压痛阈值不同,以患者压痛阈值更低;患者得气感痛感及压痛阈值存在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试析《灵枢》对气至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灵枢》对气至的认识 ,提出气至是指谷气至 ,是补泻气调的过程。《灵枢》把谷气至作为针刺取效的关键 ,故明确气至的实质 ,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立新 《世界针灸杂志》2006,16(1):42-44,53
"Treating vitality"and"reserving vitality"are very important manipulations dur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Treating vitality" comprises adjusting and treating both the acupuncture doctor's and the patient's vitality; while "reserving vitality" demands the acupuncture doctor carefully to experience the sensations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under the needle, wait for the arrival of qi, observe the patient's responses, and then perform reducing or reinfor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ing vitality" and "reserving vitality" impenetr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all along. Through years'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the two aspects in every stag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cluding before acupuncture, during needle insertion, during retention and withdrawal of the need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eating and reserving vitality and arouse many acupuncture doctors'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