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例男性患者,76岁,因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置换生物瓣。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三尖瓣生物瓣口植入右室主动固定起搏电极导线,行心内膜VVI起搏。术后随访4年,患者症状改善,起搏系统功能良好,三尖瓣无明显返流。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35岁,因Ebstein畸形外科手术实施了三尖瓣机械瓣换瓣术,术后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冠状静脉放置左室电极因膈肌刺激而放弃,改由经房间膈穿刺经二尖瓣进入左室行心内膜起搏。手术成功,起搏良好。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9岁。12年前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晕厥,在安置起搏器放置电极过程中"无意"经房间隔缺损处,将心室电极植入左室心内膜,起搏器安置术后1个月,患者行部分房室管畸形心内修复及三尖瓣成形术时,证实心室电极植入左室。2年前起搏器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电极各项参数正常,未予更换。12年中未常规服用抗凝药物,患者未出现相关血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安插永久性右室心内膜起搏电极183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昌 《起搏与心脏》1992,6(3):167-168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92岁,行心脏起搏器术后10年,起搏阈值一直较高,并出现短暂晕厥。在更换并升级为双室同步起搏器时发现原心室电极位于冠状静脉窦心中静脉内。提示起搏器植入时如出现起搏阈值异常升高,除常见原因外,心室电极误入冠状静脉窦也需排除。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3 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或术后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了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包括术中及术后床旁紧急开胸右室心外膜放置和术后经皮肤静脉穿刺心内膜放置 ,全部以VVI型起搏方式 ,并配以药物治疗。本组患儿 5例手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即转为窦性心律 ,其余患儿均于术后 1~ 8天内转为稳定的窦性心律 ,除 2例死于非心律失常原因外 ,其余均治愈出院 ,并于出院前全部拆除起搏导线。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 ,宜尽早放置临时起搏器 ,以期安全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脏起搏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影响因素及房颤与血心钠素(ANP)的关系。方法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03例进行随访,分析房颤与年龄、起搏方式、心律失常类型、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ANP的关系。结果①65岁以下患者房颤发生率低于65岁以上组(P<0.05)。②VVI组房颤发生率高于DDD组(P<0.05)。③慢快综合征组房颤发生率较缓慢型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组高(P<0.05)。④VVI房颤组术后LAD增大、LVEF下降(P<0.05),VVI房颤组术后与DDD组比较有差异(P<0.05)。⑤VVI房颤组和VVI窦性心律组ANP浓度较DDD组高(P<0.05);各组不同心功能级别(NYHA)之间ANP浓度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加重而升高。结论长期心脏起搏术后房颤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大、VVI起搏、病窦综合征(慢快型)、LAD增大、LVEF降低及ANP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8.
2例放置Medtronic 2 188冠状窦电极失败后 ,将 2 188电极改放至右室流出道行右室双部位起搏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结果 :2例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分别为 0 .9,1.3V ,阻抗分别为 5 72 ,90 0Ω。双部位起搏阈值为 1.4,1.8V ,阻抗为 5 70 ,5 0 0Ω。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比右室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单部位起搏缩短了 5 0~75ms。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右室双部位慢性起搏阈值 2周、1月、3个月分别为 :2 .0 ,3.0V ;1.8,2 .5V ;1.8,2 .5V。随访 2 2个月以上 ,电极固定无移位。结论 :2 188电极可作为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后备电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心室起搏策略减少病窦综合征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的效果以及潜在的心功能影响。方法将90例因病窦综合征植入美敦力Adapta系列起搏器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程控为心室起搏管理(MVP)组、固定延长房室间期(LAVD)组和增强的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组。随访12个月后,观察1不同起搏策略Cum%VP的差异;2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变化;3彩色超声心动图参数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舒张早期的E峰/舒张晚期的A峰的E/A比值的变化。结果 MVP组Cum%VP为0.95%±0.44%,明显低于LAVD组的5.46%±0.23%及Search AV+组的6.74%±3.95%,P0.05。与MVP组比较,LAVD组及Search AV+组的血清NT-pro BNP、LVDd明显增加,LVEF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MVP策略优于LAVD策略和Search AV+策略,能够显著减少病窦综合征患者Cum%VP,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具有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对高比例右室起搏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疗效。方法 35例SSS患者,房室传导正常或合并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至少植入了两年双腔起搏器(DDD/R),并计划更换,入组前1个月以上的心室起搏比例超过40%。均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随机程控MVP启动(MVP on组,n=17)或者关闭(MVP off组,n=18)。术前、术后6个月行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心脏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于术后6个月程控起搏器了解右室起搏比例、心房高频事件。结果术前两组血浆BNP及LVESD、LVEDD、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关心脏超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MVP on组术后较术前血浆BNP有明显下降(P﹤0.05),与MVP off组比较,MVP on组术后右室起搏百分比、心房高频事件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2.6%±0.6%vs 48.4%±10.5%,15.7%±2.3%vs 62.0%±7.8%;P﹤0.01)。结论具有MVP功能的DDD/R起搏器能降低高比例右室起搏的SSS的右室起搏比例及心房高频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AAI与DDD起搏方式对有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病窦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104例因病窦综合征置入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AAI组36例,DDD组68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程控,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分级(NYHA)。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脑卒中的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随访43.2±15.7(21~79)个月,①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20.6%vs5.6%,P<0.05),而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7.4%vs2.8%,P>0.05);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在AAI组置入前后无差异,而DDD组术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均<0.05);③AAI组与DDD组比较,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对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与DDD起搏比较,AAI起搏房颤发生率较低,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病窦综合征(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作用。方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访时选出有阵发性AF者8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0)。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晚顿服,对照组不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随访1年,观察AF发作次数、AF负荷及左房内径。结果治疗组起搏术后1年AF发作次数、AF负荷、左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4.2±1.9次/天vs 9.5±3.4次/天,0.395±0.285 h/d vs 0.860±0.316 h/d,35.9±2.7 mm vs 40.7±3.8mm,P均<0.05),亦低于用药前(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变化。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抑制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DDD起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观察DDD起搏对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 (AF)的远期影响 ,对 6 6例合并阵发性AF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择期置入DDD永久起搏器 ,术后进行临床、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 ,观察比较DDD起搏器置入术前 1年、术后 1,2 ,5年的阵发性AF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起搏器置入后随访 1~ 2年阵发性AF发作的频率及发作的时间较起搏器置入前显著减少 (T0 -1146 ,T0 -2 137,P均 <0 .0 5 ) ;术后随访 5年时阵发性AF发作的频率及发作的时间较术后 1~ 2年显著增加 (T1-5143,T2 -512 1,P均 <0 .0 5 )。所有患者术后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发生。结论 :DDD起搏对SSS并发的阵发性AF的发生有抑制及预防作用 ,这种影响在起搏器治疗近中期最为显著 ,远期疗效不肯定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77岁。曾因冠心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VVI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逐渐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为改善心功能,行His束起搏,原起搏系统保留,设置起搏频率40次/分,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76岁。有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史 10年 ,心悸、不能平卧加重一周。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Ⅲ度房室阻滞。于 1999年 4月 19日入院拟安置起搏器。否认精神病史。体格检查 :体温、血压正常。神清 ,半卧位 ,颈静脉充盈。右肺底湿罗音。心界扩大 ,心率 42次 /分。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 :血糖、电解质正常。血肌酐轻度增高。心电图示Ⅲ度房室阻滞 (房率 80次 /分、室率 42次 /分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左房、右室扩大 ,射血分数 0 .2 4。入院后给予开搏通、利尿剂、消心痛及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 4天后心衰基本控制 ,浮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83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单腔(VVI)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2周间断发现起搏器带动不良,经不断提高起搏阈值,均可起搏心脏。随访观察6周后起搏阈值降至正常范围,提示术后起搏阈值异常增高,应考虑为起搏器安置术后急性期阈值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具有不同的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效应,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流出道起搏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His束及His束旁是理想的心室生理性起搏,但操作较复杂。间隔上部及双部位起搏是否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常需要将左室(LV)起搏导线置于冠状静脉分支进行心外膜起搏。常规CRT约有10%的植入失败率和30%的无应答率。 LV心内膜起搏技术因其心电传导速度快、激动顺序符合生理、可选择的起搏位置更多等独特优势,在改善心室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提高导线植入成功率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经房间隔途径的起搏导线植入技术最常用。肯定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据。预防血栓栓塞、二尖瓣损害等严重不良事件以及研发专用手术工具是推广该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病窦综合征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并比较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效果。对 1 4 0例AAI起搏、4 3例VVI起搏的SSS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行临床、心电图和Holter检查。结果 :随访 5 2± 4 .3(6~ 1 4 4 )个月 ,AAI组发生间歇性文氏型房室阻滞 (AVB) 1例。VVI起搏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脑栓塞、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较AAI组高(分别为 39.5 3%vs 5 .71 %、1 8.6 0 %vs 1 .4 3%、9.3%vs 0 .71 %、1 1 .6 3%vs 0 .71 % ,P均 <0 .0 1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VVI组明显增加 (39.5 3%vs 1 8.6 0 % ,P <0 .0 1 ) ,AAI组明显减少 (5 .71 %vs 1 8.5 7% ,P <0 .0 1 )。无 1例近期和远期电极脱位。结论 :AAI起搏时远期AVB和电极脱位发生率很低 ,并且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脑栓塞、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VVI起搏  相似文献   

20.
与起搏系统植入可能有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因反复头晕黑曚入院,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在合并轻微菌血症未彻底控制的情况下,行DDD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出现起搏系统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行起搏系统拔除,并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病愈.该病例提示若病人存在感染情况,感染未经彻底控制时,不宜植入起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