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收治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1例。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而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本研究当中的两组患者选择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所有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抢救效果,本研究两组82例患者不存在有死亡的病例。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好,两组之间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存在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可以减少急诊球囊扩张的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效果。方法采用临床对照选取我科80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用临床路径的标准方案与传统临床护理方案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日、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产生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数量均为4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路径展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5.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仅为76.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措施后,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显著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6.3±1.6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55.1±1.23)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基性梗死患者的症状,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卧床天数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抢救时间(52.1±1.9)min、住院时间(25.2±1.6)d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40.2±0.4)min、住院时间(19.2±2.2)d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及临床抢救满意率则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和抢救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对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2011年1月至10月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级和CNP组各34例,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常规护理,CNP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CNP组患者的疾病知识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轻医疗负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融洽了护患关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休息时间、有关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休息时间、有关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各项结果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有着明显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患者行为的规范,同时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识,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40例实验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为70.0%、95.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的经济负担显著减轻,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康复,而且还能让其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小菊 《安徽医药》2013,(12):2175-2176
目的 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该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0例,分为临床路径组110例和常规对照组110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路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严格执行,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本组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临床路径组患者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临床路径组患者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健康教育后,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的实施,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急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7例)及观察组(57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急救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是予以急救护理路径方法。回顾分析所选两组的临床急救资料。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急救效果远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效果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并落实急救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更大程度争得诊治时间,还可以极大减少患者病死率,并对预后有着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实验观察分级分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8年9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奇数偶数法分两组处理。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分流护理,另外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分级分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对比。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86.7%,且实验组患者等待时间、救治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要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分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其就诊等待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取样方法将受试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Ⅰ定量(CTnⅠ)等心功能指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心功能SV、LVEF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功能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心肌衰竭、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等总并发症发生率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维持稳定,提高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在某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急诊诊断护理措施的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分别以分诊、抢救及住院的时间,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打分评价。结果:对照组明显在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上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6.47±7.34)显著低于观察组(92.3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抢救急性心梗患者时,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于在减少抢救时间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观察组65例患者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对对照组72例患者按照传统流程抢救护理,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间、急救死亡率方面较对照组少,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护理,减少患者在诊断、治疗、转运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并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结构式心理护理用于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某院急诊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结构式心理护理模式,在经过两个星期的护理干预后,通过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并依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多方面评估患者心理以及健康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SF-36量表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于某院住院并成功进行PCI手术的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CNP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服用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两组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此外,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维持服药依从性稳定,且护理满意度较佳。  相似文献   

19.
郭春香 《哈尔滨医药》2011,31(5):342-34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心肌梗死病人失眠的效果,促进心肌梗死病人的身心恢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至12月入住的98例心肌梗死病人,对其实施舒适护理的措施,对病人入院后第1 d、入院后第10 d的失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入院后第10d的失眠状况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心肌梗死病人的睡眠有很大的作用,应予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的11月~2016年的12月某院急诊救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依据急诊护理路径施护,对比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确诊时间及确诊至实施有效救治时间均更短,且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施护的效果满意,能促进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大幅提升,保障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