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人类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inositol polyphosphate-4-phosphatase typeⅡ,INPP4B)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中INPP4B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INPP4B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q 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NPP4B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INPP4B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8.0%vs 82.0%,P0.01).INPP4B mRNA及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INPP4B mRNA及蛋白均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INPP4B可能在胃癌中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其研究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人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C-2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15、30、60μmol/L)熊果酸处理HGC-27细胞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基,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及p-NF-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熊果酸可显著降低HGC-27细胞侵袭能力;经熊果酸处理后,MMP-9表达下调;熊果酸可抑制COX-2及其上游调控基因pNF-κB的表达。结论熊果酸可降低人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NF-κB、下调COX-2表达、降低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对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HGC-2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Ⅰ(0、5、10、20μmol/L)在体外处理HGC-27细胞,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细胞间叶样表型转化(EMT)标志物如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自噬相关基因Atg5、LC3-Ⅱ和Beclin1蛋白、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处理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穿过Transwell小室基底膜的HGC-27细胞数逐渐减少;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可促进HGC-27细胞EMT标志物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同时抑制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且抑制MMP-9蛋白表达;重楼皂苷Ⅰ也可促进自噬相关基因Atg5、LC3-Ⅱ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论重楼皂苷Ⅰ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诱导HGC-27细胞自噬并抑制EMT。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oline-rich protein 11,PRR11)表达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载有PRR11 shRNA的慢病毒及空载体慢病毒转染胃癌HGC-27细胞系,建立PRR11蛋白低表达细胞系及阴性对照细胞系。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后HGC-27细胞中PRR11蛋白表达;采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分别研究两组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细胞中cyclin D1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PRR11蛋白低表达HGC-27细胞较对照组HGC-2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PRR11蛋白低表达细胞中cyclin D1和MMP-2蛋白表达较少。结论 PRR11低表达介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可能与cyclin D1和MMP-2表达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建立过表达ILK基因的HGC-27及KATOⅢ胃癌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CCK)8和Transwell实验研究上调ILK基因表达对HGC-27及KATOⅢ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作用;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上调ILK基因表达是否可影响HGC-27及KATOⅢ细胞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调ILK基因表达可显著促进HGC-27及KATO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上调ILK基因表达可明显上调HGC-27及KATOⅢ细胞p-Akt蛋白水平。结论 ILK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参与及影响胃癌细胞的致癌潜能。  相似文献   

6.
胃癌细胞PTEN甲基化与其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四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度分化)、BGC-823(低度分化细胞)、MGC-803(低度分化细胞)、HGC-27中PTEN基因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四种胃癌细胞系PTEN表达水平(未分化).结果:HGC-27、MGC-803、BGC-823细胞系可检测到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SGC-7901细胞未检测到甲基化,甲基化水平的顺序依次为:HGC-27最高(138.217±7.898,P<0.01),MGC-803、BGC-823次之(P>0.05).PTENmRNA表达水平的依次顺序为:SGC-7901最高(0.336±0.079,P<0.01),BGC-823、MGC-803次之(P>0.05),HGC-27表达水平最低(0.113±0.047,P<0.05),其表达水平随着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增高而降低.PTEN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还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胃癌细胞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异常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mRNA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人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C-2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5、10、20μg/m L)异丙酚处理HGC-27细胞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培养基,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Akt、p-Akt及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可显著降低HGC-27细胞侵袭能力;异丙酚处理后,MMP-9表达下调;异丙酚可抑制p-Akt及其下游蛋白p-GSK-3β的表达。结论异丙酚可降低人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通路、下调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木犀草素对人胃癌细胞系HGC-2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10、20、40 μmol/L木犀草素培养HGC -27细胞.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对同样条件培养下胃癌HGC-2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7(MMP-7)mRNA.结果 划痕实验中培养24h后,未经木犀草素处理的HGC-27细胞运动迁移基本完全覆盖了划痕区域,而经10、20、40 μmol/L 木犀草素处理的HGC-27细胞仅覆盖了96.2%、72.3%、55.6%的划痕区域.Transwell实验中经10、20、40 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的HGC细胞穿膜数量占对照组细胞穿膜数量的百分比分别为97.6%、59.5%、20.0%.经10、20、40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的HGC-27细胞内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与木犀草素的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木犀草素抑制了胃癌HGC-27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HGC-27细胞内的MMP-7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胃癌HGC-2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分离培养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建立胃癌HGC-27细胞与CAFs或NFs共培养体系,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粘素(E-cadherin)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蛋白]、MMP-9、STAT3、p-STAT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胃癌HGC-27细胞与CAFs共培养后其增殖和侵袭能力均较HGC-27细胞单独培养组或与NFs共培养组显著增强,且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同时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MMP-9蛋白表达上调;STAT3总量未发生变化,p-STAT3表达上调。[结论]CAFs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STAT3通路进而促进细胞EMT。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21,(3)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VEGFR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系HGC-27和NCI-N87细胞,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探讨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CCK-8细胞增殖试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HGC-27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逐渐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及HGC-27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及HGC-27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升高;随着阿帕替尼浓度升高,NCI-N87及HGC-27细胞的VEGFR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阿帕替尼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和VEGF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HGC-2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16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MKM28、SGC7901,同时以只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出受到抑制作用最大的细胞继续研究,并计算三氧化二砷半数抑制浓度。用三氧化二砷半数抑制浓度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用50 ng/ml的Akt信号通路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半数抑制浓度的三氧化二砷联合作用于人胃癌细胞作为联合组,以半数抑制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组作为对照,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leaved Caspase-3、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 1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16μmol/L的三氧化二砷能够抑制胃癌细胞HGC-27、MKM28、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HGC-27、MKM28、SGC7901,半数抑制浓度依次为:(9.34±1.57)μmol/L、(12.92±1.08)μmol/L、(13.24±1.34)μmol/L,后续实验选用9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HGC-27细胞。9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从(6.35±2.14)%提高到(39.32±6.54)%,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升高,p-Akt水平降低。联合组细胞较单用三氧化二砷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降低,p-Akt水平升高。结论三氧化二砷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激活Akt信号通路能够部分逆转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甲基化修饰对人胃癌细胞系中多种基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甲基化紊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甲基化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的化学干预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系的抑癌基因、癌基因和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与甲基化调控的关系,并辅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培养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胃癌细胞系MKN-45、MKN-28和HGC-27,分别以不同浓度的5-aza-dC干预细胞。提取细胞的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73、c-myc、c-Ha-ras、survivin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inase)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抑癌基因中,MKN-45和HGC-27细胞中有p16^INK4A表达,用5-aza-dC干预后其表达增强,MKN-45细胞的p16^INK4A在5-aza-dC 10μmol/L 24h、2μmol/L72h和5μmol/L 72h组表达增强,HGC-27细胞的p16^INK4A在5μmol/L24h和10μmol/L 24h组表达也有明显增强;p21^WAP1、p73无明显变化。癌基因中c-myc、c-Ha-ras变化不明显。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中,MKN-45细胞的survivin在5-aza-dC处理后表达增强,但HGC-27细胞的DAP-kinase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不同分化的人胃癌细胞系中,甲基化修饰对抑癌基因、癌基因以及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有明显差异。p16^INK4A基因在MKN-45和HGC-27细胞中、survivin基因在MKN-45细胞中的表达受DNA甲基化调控,在MKN-28细胞中则无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6):926-933
背景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 GPS)属于环烯醚萜苷类单体化合物,可抑制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但其能否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行为还未知.本研究假设GPS能够通过调控微小RNA-34c-5p(microRNA-34c-5p,miR-34c-5p)/X盒结合蛋白1(X-boxbinding protein-1, XBP1)轴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目的探讨GPS对胃癌细胞HGC-27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C-2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6、30、150μg/mL)GPS组、miR-34c-5p组、miR-NC组、150μg/mL GPS+anti-miR-34c-5p组和150μg/mL GPS+anti-miR-NC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细胞中miR-34c-5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XB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c-5p和XBP1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6、30、150μg/mL)GPS组HGC-27细胞活性、迁移数和侵袭数及细胞中XBP1蛋白表达均降低(P 0.05),miR-34c-5p表达升高(P0.05). miR-34c-5p组HGC-27细胞活性、迁移数和侵袭数及细胞中XBP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miR-NC组(P 0.05).miR-34c-5p靶向负调控XBP1.与150μg/mL GPS组或150μg/mL GPS+anti-miR-NC组比较, 150μg/mL GPS+anti-miR-34c-5p组HGC-27细胞活性、迁移数和侵袭数及细胞中XBP1蛋白表达均升高(P 0.05).结论龙胆苦苷可抑制胃癌细胞HGC-27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调控miR-34c-5p/XBP1轴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幽门螺杆菌脂多糖(Hp-LPS)在诱导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Hp-LPS对MDM2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Hp-LPS (1μg/mL)和大肠埃希菌(E. coli)-LPS(1μg/mL)刺激人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HGC-27、MKN45 24 h,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M2表达。构建MDM2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转染HGC-27细胞,以Hp-LPS刺激细胞24 h后,检测报告基因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构建MDM2 RNA干扰质粒并分别转染三株细胞,行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检测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建立裸鼠MKN45、HGC-27细胞胃癌异种移植瘤模型并予尾静脉注射siRNA-hMDMA2-3,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Hp-LPS可增加MDM2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上调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MDM2蛋白表达。转染siRNAhM DMA2-3的GES-1、HGC-27、MKN45细胞,细胞凋亡较转染阴性对照siRNA者显著增加(P 0. 05),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 0. 05)。经siRNA-hMDMA2-3干预的异种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以阴性对照siRNA干预者(P 0. 05)。结论:Hp-LPS可能通过诱导MDM2表达引起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而抑制MDM2表达可促进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能力,发挥抑制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和胃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95-5p在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N87、 SGC-7901、HGC-27中miR-195-5p、含有1的同源框(HMBOX1)的表达;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195-5p组(转染miR-195-5p mimics)、si-NC组(转染si-NC)、si-HMBOX1组(转染si-HMBOX1)、miR-195-5p+pcDNA组(共转染miR-195-5p mimics和pcDNA)、miR-195-5p+pcDNA-HMBOX1组(共转染miR-195-5p mimics和pcDNA-HMBOX1)转染至HGC-27;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HMBOX1、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B细胞淋巴瘤(Bcl)-2的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荧光活性。结果相比于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胃癌细胞N87、 SGC-7901、HGC-27中miR-195-5p表达显著降低,HMBOX1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miR-195-5p或敲减HMBOX1均可抑制HGC-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促凋亡,下调survivin、MMP2、MMP9、Bcl-2,上调P21、Bcl-2相关X蛋白(Bax);miR-195-5p可靶向HMBOX1;过表达HMBOX1可恢复miR-195-5p对胃癌细胞的作用。结论 miR-195-5p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与靶向HMBOX1相关,将可为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多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s)在胃癌(gastriccancer,GC)进展中被证实发挥抑癌或促癌作用.但lncRNAs数量众多,仍有多种lncRNAs在GC进展中的作用并不明确.因此,筛选具有影响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lnc RNAs对GC防治十分必要.目的探讨Lnc RNA ASB16-AS1调控mi R-670-3p/ATXN7L3轴对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 PCR)和westernblot检测人胃黏膜细胞GES-1、GC细胞HGC-27、AGS、NUGC-4中ASB16-AS1、mi R-670-3p和ATXN7L3的表达水平.将HGC-27细胞分为si-NC、si-ASB16-AS1、mi R-NC、mi R-670-3p、siATXN7L3、si-ASB16-AS1+anti-mi R-NC、si-ASB16-AS1+anti-mi R-670-3p、si-ASB16-AS1+pc DNA-NC、si-ASB16-AS1+pc DNA-ATXN7L3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细胞活力、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RT-q PCR、western blot确定ASB16-AS1与mi R-670-3p、mi R-670-3p与ATXN7L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GC细胞中ASB16-AS1、ATXN7L3呈高表达,mi R-670-3p呈低表达(P 0.05).抑制ASB16-AS1表达,或过表达mi R-670-3p,或抑制ATXN7L3表达后, HGC-27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ASB16-AS1靶向负调控mi R-670-3p表达.mi R-670-3p靶向负调控ATXN7L3表达.抑制mi R-670-3p表达部分逆转抑制ASB16-AS1对HGC-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P0.05).过表达ATXN7L3部分逆转抑制ASB16-AS1对HGC-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P 0.05).结论抑制ASB16-AS1通过调控mi R-670-3p/ATXN7L3轴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TEN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关系。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法测定四种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M GC-803、HGC-27)的体外侵袭力、运动力,RT-PCR法检测四种胃癌细胞的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为HGC-27(48±2)、M GC-803(28±2)、BGC-823(30±3)、SGC-7901(13±2);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SGC-7901(0.336±0.079)、BGC-823(0.232±0.063)、M GC-803(0.228±0.056)、HGC-27(0.113±0.047);两两比较,P<0.01,>0.05,<0.05。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随PTEN基因mRNA表达增高而降低,PTEN基因mRNA表达及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PTEN基因参与胃癌的发展过程,并与胃癌的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评价胃癌细胞体外运动侵袭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抑癌基因PTEN与胃癌细胞分化及侵袭力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全军 《山东医药》2008,48(45):48-49
采用Boyden小室法测定三种不同分化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MGC-803、HGC-27)的体外侵袭力、运动力,RT-PCR检测胃癌细胞的PTE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FAK、P-FAK蛋白表达水平.发现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PTEN mRNA表达明显增多,P-FA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细胞侵袭力和运动力亦明显减弱(P<0.01或P<0.05),FA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认为PTEN mRNA、P-FAK蛋白表达水平在评价胃癌细胞体外运动侵袭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PTEN基因可能通过FAK蛋白途径影响胃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
吴伟琪  施敏  王玉刚  王娜 《胃肠病学》2013,18(3):143-148
背景: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曲古霉素A(TSA)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HDACi之一,已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关于TSA对胃癌作用的研究尚少。目的:观察TS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TSA(0—1μmol/L)处理人胃癌细胞株AGS和HGC-27。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realtime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SA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GS、HGC-27细胞增殖(P=0.000),对两者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约为0.25μmol/L和0.5μmol/L。TSA能诱导AGS、HGC-27细胞发生G0/G1期和G2/M期阻滞,以G0/G11期阻滞更为明显。TSA对AGS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强于HGC-27细胞(P〈0.05)。TSA尚能上调p21、p53、Bax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el-2、CDK2、cyelinD1mRNA和蛋白表达,作用均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TSA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分子、激活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