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尚媒体暴露对女大学生外表焦虑的影响机制。方法:以587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媒体影响量表、性资本化量表、体育锻炼量表及简版外表焦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时尚媒体暴露、性资本化及女大学生外表焦虑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资本化在时尚媒体暴露与女大学生外表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体育锻炼显著负向调节了时尚媒体暴露与女大学生外表焦虑的关系,体育锻炼水平越高,时尚媒体暴露对女大学生外表焦虑的预测作用越低。结论:性资本化和体育锻炼在时尚媒体暴露与女大学生外表焦虑之间起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性客体化经历"怎样"影响女性自我客体化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个体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人际性客体化量表,自我客体化量表,外表焦虑量表,控制感量表对716名年轻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1)性客体化经历、社会外表焦虑与女性自我客体化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控制感呈显著负相关;(2)外表焦虑部分中介了性客体化经历与女性自我客体化的关系;(3)控制感调节了性客体化经历通过外表焦虑影响女性自我客体化的中介过程。结论:性客体化经历对女性自我客体化的影响过程中,外表焦虑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会受到控制感的调节,即外表焦虑的中介作用对控制感较低的被试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与各种可能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名大学本科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羞耻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特质焦虑问卷。结果: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易感性主要与羞耻感、人格中的精神质、内外向等因素相关;社交焦虑易感性高的个体更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且缺乏消极的应对方式;而易感性低的个体在人格的精神质、外向方面表现更明显、突出。结论:羞耻感和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内外向是对大学生个体的社交焦虑易感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对自己行为的羞耻,且不善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加剧了个体的焦虑体验;个性中的精神质、外倾的特征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易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自尊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体监视量表、外表焦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5所高校随机抽取的400名大学本科生(男生148人、女生252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1),大学生自尊与外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6,P0.01);自我客体化可正向预测外表焦虑(β=0.28,P0.001),自我客体化可负向预测自尊(β=-0.13,P0.01);自尊在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043(P0.05),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06,0.09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36%。结论:大学生自尊在自我客体化与外表焦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74,自引:4,他引:7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以武汉市某些高校17~25岁的大学1~4年级学生共1712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5%;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9%;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学业受影响、人际关系受损、遭家人朋友抱怨、放弃重要活动等;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感受到的来自网络的吸引力、男性、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焦虑性、抑郁性、社交恐怖性是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信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治疗与预防要从性别、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羞耻感对社交焦虑影响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大学生中尝试验证羞耻感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1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隔六周的前后测.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纵向研究方法,检验羞耻感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是否存在及影响的程度。结果:所建构的自回归模型拟合指标理想.作为自变量的羞耻感和因变量社交焦虑呈正相关的关系.羞耻感的降低有利于减轻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个性羞耻维度对社交焦虑水平的影响较其他羞耻感因素更加显著。此外,在行为羞耻和人际敏感因素间有一定程度的直接相关。结论:验证了羞耻感对社交焦虑的重要影响作用.为进一步探索羞耻感和社交焦虑问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支持证据。对探索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提供了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①无论在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维度上,贫困大学生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两者差异显著(t=-2.081,-2.178;P〈0.05);②贫困大学生个体状态焦虑水平之间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F=3.189,2.927;P〈0.05)。大一、大四学生状态焦虑水平要明显高于大二、大三;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状态焦虑;③贫困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年级和性别差异不显著(F=0.762,2.491;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普遍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受年级及性别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186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人际问题的现状,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人际问题总分与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问题总分与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显著正相关(P<0.01);个体依恋焦虑,母亲的温暖理解,父亲的过度保护,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和情感表达进入了回归方程,路径分析发现母亲的温暖理解、父亲的过度保护通过个体依恋焦虑影响人际问题,个体依恋焦虑直接影响人际问题,而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亲密度直接影响人际问题,矛盾性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问题,又可以通过个体依恋焦虑影响人际问题。结论大学生人际问题与父母和家庭有很大关系,个体依恋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8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40名大学生中出现焦虑情绪79人(9.4%),出现抑郁情绪233人(27.7%),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61人(7.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锻炼(t=2.750,3.875;P<0.01)、有无亲朋感染(t=-2.448,-3.240;P<0.05)、毕业生(t=-2.344,P<0.05)、沉迷网络游戏(t=2.998,P<0.01)是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且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共病.结论: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其中抑郁较为严重.是否锻炼、有无亲朋感染、毕业生、沉迷网络游戏是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且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共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对392名大学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自我接纳量表.结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时尚媒体暴露对中学女生进食障碍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媒体影响量表、身体监视量表、外表焦虑量表和进食障碍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时尚媒体暴露、自我客体化、外表焦虑和中学女生进食障碍水平彼此之间显著相关。(2)时尚媒体暴露通过自我客体化和外表焦虑形成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中学女生进食障碍。结论:自我客体化和外表焦虑在时尚媒体暴露对中学女生进食障碍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状态和特质焦虑与刷新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活动任务范式对高、低特质和状态焦虑被试的数字和类词刷新功能进行测量.结果:①数字刷新实验,任务难度的主效应显著,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主效应不显著,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任务难度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②类词刷新实验,情绪条件和状态焦虑的主效应显著,特质焦虑的主效应不显著,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情绪条件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①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记忆刷新的作用是分离的:高状态焦虑降低类词刷新成绩,但不影响数字刷新成绩;特质焦虑不影响刷新成绩;②特质和状态焦虑个体的类词刷新存在负性情绪偏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大学生存在焦虑、自我同一性及抑郁的关系.方法:取样730名大学生并施测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结果:高水平存在焦虑的大学生出现明显抑郁情绪.存在焦虑4个因子均对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死亡与命运焦虑的预测力最大.自我同一性在存在焦虑对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和调节的双重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存在焦虑与抑郁存在密切关系且自我同一性可以缓冲存在焦虑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修订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Appearance-based Rejection Sensitivity Scale,ARS)中文版,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初测875人对ARS中文版进行项目分析。随机选取一半被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另一半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被试同时完成外表条件性自我价值量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自尊量表、拒绝敏感度量表、依恋量表以及基于外表的社会比较量表,以检验效标关联效度。6周后对初测样本随机抽取117人进行重测信度检验。结果:EFA和CFA结果支持了ARS的单因子模型。外表拒绝敏感性α为0.914,拒绝焦虑部分α为0.904,拒绝预期部分α为0.908,重测信度为0.723。外表拒绝敏感性和外表条件性自我价值、拒绝敏感性、体像障碍、基于外表的社会比较、恐惧型依恋与迷恋型依恋正相关,和自尊、安全型依恋负相关。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显示,男生的外表拒绝敏感性显著低于女生,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外表拒绝敏感性显著低于没有恋爱经历的。结论:ARS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其外表拒绝敏感性的适宜工具。  相似文献   

15.
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感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问卷(CES-D)、状态焦虑问卷(STAI)和认知倾向问卷对39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密切,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2)无论压力情境如何,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较少体验到抑郁、焦虑.其中,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悲观倾向组的抑郁、焦虑体验最多,而在较低压力情境下乐观倾向组的抑郁、焦虑体验最少;(3)回归分析表明,认知倾向在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4)在较低压力情境下,认知倾向在负性情绪的性别差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结论:认知倾向作为一种内在资源,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预防和矫治负性情绪,应重视帮助个体建构积极乐观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社交回避维度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交焦虑的3个维度与依恋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依恋水平相关显著,社交焦虑在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方法对464名女大学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归因量表、16PF(部分)结果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对成功的归因多于对失败的归因。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仅影响心理不健康组的社交焦虑,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对心理不健康组和心理健康组的社交焦虑都有显著影响。结论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归因的关系受到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弛  刘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79-780,767
目的 :对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 5 2 2名大学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进行测查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探讨影响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因素。结果 :择业情境导致大学生焦虑水平普遍升高 ,部分学生呈过度焦虑状态。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受自身条件、个人理想、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期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中自身条件、个人理想为首要因素。结论 :择业期间大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理想与实现可能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人格因素(宜人性)、恋爱满意度、共情能力和大学生恋爱宽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6名有过恋爱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的测试.结果:①在面对恋爱中的伤害时,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消极沉思的方式来应对,而较少选择去报复对方;②人格因素中的宜人性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恋爱宽恕水平;③在宜人性对于恋爱宽恕的影响中,共情能力起中介作用、恋爱满意度起调节作用,四者之间是一个有中介的调节关系.结论:宜人性能够通过共情影响大学生的恋爱宽恕,且这一关系受到恋爱满意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军校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异常焦虑检出率现状,分析军校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 主要使用明尼苏这多项人格测验以及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个人评价问卷(PEI)、简易应对问卷(SCSQ)等工具对473名军校各年级大学生和98名地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①军校大学生总体焦虑均分(Mas)和异常焦虑检出率为(43.95±10.80),3.59%.大一(44.95±11.80)、大二(46.91±12.18)、大四(46.43±11.11)之间无显著差异,大三(41.47±9.90)分别显著低于大一、二、四(t=-3.4728、5.4369、-4.9555;P<0.05);大一(3.97%)、大二(5.93%)、大三(1.89%)、大四(2.44%)异常焦虑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军校大四与地方院校大四(46.45±9.64,2.04%)的Mas和异常焦虑检出率无显著差异;②人格特征、生活满意度、消极应对、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等因素与军校大学生焦虑情绪显著相关(r=-0.22~0.87).在以上诸因素中,人格特征都以最大标准回归系数分别进入4个年级的回归模型.继人格特征之后,生活满意度、自我意识、消极应对分别进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回归模型.结论 军校大一、大二、大四学生焦虑水平相当,大三低于大一、大二、大四年级;军校大四与地方院校大四学生的焦虑水平相当.人格特征是军校各年级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最有力预测因素.继人格特征之后,对军校生活和管理环境的适应、对军校学业负担的适应、自我意识、消极应对成为军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焦虑情绪的最有力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