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SCH组分为两组,即SCH1组(4.2≤TSH≤10 μIU/ml,45例)和SCH2组(TSH≥10μIU/ml,7例),分析TSH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TSH水平高于DM组,SCH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P<0.05),且SCH2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SCH1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T2DM合并高水平TSH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提示亚临床甲减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分析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05例),背景期DR组(27例),增殖期DR组(2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30例)。记录病程,比较各组人群血糖值、hs-CRP、Hcy,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随着眼底病变的进展,背景期DR组、增殖期DR组FPG、hs-CRP、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背景期DR患者已经出现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已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更为明显,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6例,有视网膜病变(DR)组53例,DR组进一步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例,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R组患者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也显著高于BDR组(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相关,检测血脂及治疗血脂异常对防止DR的发生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OR:6.127,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OR:6.299,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1例血清镁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羽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6,26(2):143-143,145
目的:探讨血清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6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DR组)35例患者血清镁浓度、检查眼底,并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NDR组(P<0.05)和DR组(P<0.01)血镁均降低。且DR组血镁水平低于NDR组(P<0.05)。结论:低血镁可能为DR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CD28null T细胞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组(DR+DN组)。另选择台州医院体检中心的26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糖尿病组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均明显升高(χ2=19.98,P<0.01)。DR组、DN组、DR+DN组与T2DM组相比,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均升高(Z=-2.19、-2.87、-2.67,均P<0.05),炎症指标CRP也升高(Z=-3.11、-2.36、-2.86,均P<0.05)。而DR组、DN组、DR+DN组之间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和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28null T细胞的表达、CRP及腰围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D4+CD28null T细胞亚群的表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存在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CD4+CD28null T细胞亚群的表达。CD4+CD28null T细胞可独立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6例,按甲状腺功能分为SCH组(n=47)与正常组(n=599)。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分析有无SCH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SCH组女性比例、促甲状腺激素(TSH)、服用非诺贝特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而舒张压(DBP)、有吸烟史比例、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正常组(P0.05)。SCH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300 mg/g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后,SCH为ACR≥300 mg/g的危险因素(OR=2.43,P=0.03)。结论:SCH与糖尿病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定期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SCH,可能会对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中30例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另外30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26.67%)、周围神经病变(36.67%)、肾病(43.33%)、糖尿病足(20.00%)、外周动脉病变(46.67%)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并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更容易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的发生,为预防、治疗以及健康宣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提供新的临床指导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DR的患病率为47%.DM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结论:①随着病程的增加,DR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每增加1年,DR发生风险增加10%.②DR多发生在病程长、具有吸烟饮酒史并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③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疗程为4个月。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眼底病变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眼底病变、视力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