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玉彬 《中外医疗》2021,40(11):80-82
目的 分析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生存质量中应用心脏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抽选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心脏康复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数、肺功能指数、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入选2020年01月至2021年08月就诊于某医院的CHF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5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入选时和治疗3个月后采集以下指标:AT时VO2 /VO2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max、VE/VCO2;LVEF、LVEDD、LVESD;NT-ProBNP;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再住院率。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AT时VO2 /VO2 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 max、LVEF 均较对照组增高(P < 0.05);康复组VE/VCO2、NT-ProBNP、再住院率、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 < 0.05);2组LVEDD、LVESD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心脏泵血功能、血生化指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幸福指数、还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 9例 ,全部植入三腔双心室起搏器 ,比较双心室起搏前后患者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双心室同步起搏后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前 (2 1.6± 6 .7) %增加到 (2 7.3± 5 .2 ) % (术后 3月 ,P <0 .0 5 )、(2 9.5± 5 .4 ) % (术后 6月 ,P <0 .0 5 ) ,6分钟步行距离由术前 (32 0± 97)m增加到 (384± 10 3)m(术后 3月 ,P <0 .0 1)、(4 13± 110 )m(术后 6月 ,P <0 .0 1) ,峰值氧耗量、摄氧效率斜率及每分通气量 /每分二氧化碳产生量斜率较术前均有显著增加。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改善 30 % (术后 3月 ,P <0 .0 1)、2 8% (术后 6月 ,P <0 .0 1)。结论 双心室起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 ,增加运动能量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模式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稳定期CHF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脏康复模式的护理。比较两组心肺储备功能[1秒率(FEV1/FVC)、6 min内步行距离(6-M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6-MVD、LVEF、FEV1/FVC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6-MVD、LVEF、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模式可明显提高稳定期CHF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患者给予不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康复组(n=10)患者给予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根据CPET检查结果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30 min/d,5 d/周,共12周。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6MWD)、QoL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CPET检查和全程运动康复12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LVEF、6MWD较对照组升高,BNP水平、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LVEDD、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CPET可以客观定量评估CHF患者病情,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运动康复12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QoL,是CHF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流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1个月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心脏康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心脏康复。检测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一秒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FVC)和运动耐力指标:无氧阀下氧气通气量(VE/VO2)、峰值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MWD);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从身体疼痛(BP)、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RE)、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八个维度评估患者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LVEF、FEV1/FVC、FVC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LVEDD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上升或减少幅度比对照组显著大(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VE/VO2、VO2max、6MWD运动耐力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BP、PF、RP、VT、SF、RE、MH、GH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运动试验指导心脏康复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疗效明确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47-5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干预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HFPEF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加用运动康复干预,干预时间18周。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并比较两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干预18周后,两组6 min步行实验距离与MLWHFQ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干预18周后,两组肺功能peak VO_2、VE/VCO_2slop、VO_2AT、W、S与心功能LVEDD、LVEF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康复干预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6周运动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住院第2天及第6周检测6min步行实验的距离、完成运动平板所需要的时间和运动平板的最大代谢当量(METS),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6min步行实验的距离及运动平板时间均有延长(P〈0.01),METS均有提高(P〈0.05),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评分均有降低(P〈0.01);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与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有氧运动加药物治疗组(A组)14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140例。对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比其超声心功能指标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超声心功能指标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等指标与B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2种检测方法对CO、CI、SV、SI等指标的检测数据线性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适当的中度有氧运动配合药物治疗可使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监测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12.
Shen YQ  Jiang JF  Wang LM  Che L  Qi XQ  Xu WJ  Deng B  Song HM  Ma WL  Yan WW  Zhang XY  Zhang QP  Li G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8):2678-2682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9%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运动组25例及非运动组25例,并实施心肺运动试验(CPET).运动组执行以无氧代谢阈值(AT)前10 J/s为运动强度而制定的有氧运动处方,非运动组要求日常活动.先进行6次医院监护下的有氧运动训练,之后采用家庭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后复查CPET.结果 两组患者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2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每搏摄氧量(峰值VO2/H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斜率)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过3个月有氧运动康复后,运动组VO2 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VOJHR较基线增加,VE/VCO2斜率较基线减小,3个月前后,VO2 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VO2/HR、VE/VCO2斜率变化值分别以ΔVO2AT、Δ峰值氧耗量、ΔAT负荷、Δ峰值负荷、Δ峰值VO2/HR、ΔVE/VCO2斜率表示,两组患者ΔVO2 AT、Δ峰值氧耗量、ΔAT负荷、Δ峰值负荷、Δ峰值VO2/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分别为,ΔVO2AT:2.8(1.2 ~ 3.5) ml·kg-1·min -1,-0.3(-2.8~0.1)ml· kg-1·min-1,P<0.01;Δ峰值氧耗量:3.4(1.8~4.6)ml·kg-1·min -1,-0.5(-1.4~0.3)ml·kg-1·min-1,P<0.01;ΔAT负荷:15.0(2.5~22.5) J/s,0.5(-4.2~3.8)J/s,P<0.01;Δ峰值负荷:15.0(1.3~25.0) J/s,0.0(~8.8~15.0)J/s,P<0.05;Δ峰值VO2/HR:2.3(0.0~4.0)ml·kg-1·beat-1,-0.1(-0.7 ~1.2)ml·kg-1·beat -1,P<0.01],ΔVE/VCO2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与非运动组:-2.3(-12.2 ~1.8),1.0(-0.4 ~2.6),P>0.05].结论 3个月的有氧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3.
袁玉琼  曹力生  吴耀春 《西部医学》2017,29(8):1129-1132
【摘要】 目的 研究12周有氧运动和抗心衰药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80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抗心衰药物,不改变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律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持续12周,患者每天通过专业的手机运动APP记录运动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实验前后分别使用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实验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VO2max参数、最大功率参数以及力竭时间等;心功能检查指标包括:NYHA分级指标进行心功能分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结果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中的NYHA分级和LVEF均呈负相关;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运动能力中的VO2max、最大功率以及力竭时间呈负相关。与运动前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后,运动组LVEF、VO2max以及最大功率均显著性上升; NYHA分级、安静心率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性下降。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对慢性心衰患者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律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每天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T-proB—NP、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69.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距离步行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64例CHF病人测定6WMT距离后,随机分为无锻炼组和按6WMT距离的1/4、2/4、3/4及4/4四个锻炼组,即1/4组、2/4组、3/4组和4/4组。锻炼组患者在其首次6WMT测试中完成步行同等距离的相应时间内完成步行锻炼,每天锻炼3~4次。比较各组2个月后6WMT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6MWT距离和LVEF于锻炼前后在3/4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2)。与其他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在3/4组6 MWT距离和LVEF增长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按3/4 6 MWT试验距离及相应时间进行锻炼更有益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将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川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康复运动方案及运动处方。观察16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6周后有氧运动组患者最大氧耗量、CO2排出量、峰值心率、步行距离、每搏耗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射叭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兰枝东  蒙恩绩  韦华清  黄丽荣  罗浩 《吉林医学》2013,34(23):4645-4647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以超声心动图和6 min步行试验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进行评定,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运动耐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对心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右江医学》2016,(1):78-81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探讨CHF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102例CHF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2014年7~12月收治的103例CHF患者作为训练组(实施早期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均予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HR)、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分别评定两组自理能力;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住院首日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7天、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末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训练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