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收集了近10年的文献,从半夏泻心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和对胃癌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3个方面来阐述半夏泻心汤在胃癌防治中的现代应用.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之阴阳,辛苦合用以复脾胃之升降,攻补兼施以调脾胃之虚实,配伍严谨,与胃癌发生的病机关键相吻合,半夏泻心肠不仅可防治胃癌前期病变,还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癌前期病变有独特的优势,较多临床报道证实了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胃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出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癌防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进一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对胃癌的防治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临床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化疗耐药仍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化疗耐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旨在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化疗耐药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以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分析HSY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其次,通过细胞周期实验检测分析HSYA对结直肠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再者,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分析HSYA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析HSYA对结直肠癌细胞5-FU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结果显示,HSYA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使CRC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HSYA可显著改善结直肠癌细胞的5-FU化疗耐药性。吖啶橙染色实验与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HSYA与5-...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防治胃肠肿瘤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防治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胃复安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安治疗,评价患者化疗第5天恶心、呕吐及腹痛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化疗后恶心、呕吐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组化疗后腹痛控制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半夏泻心汤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FOLFOX 方案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黎明  刘明胜  舒正方 《新中医》2021,53(14):117-120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FOLFOX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治疗寒热错杂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寒热错杂证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9例。待住院患者复查相关指标正常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手段加FOLFOX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KPS)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炎性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的水平及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EA、INF-γ、IL-2、IL-6水平均降低(P0.05),KPS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EA、INF-γ、IL-2、IL-6水平均较低(P0.05),KPS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79.49%(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58.97%(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寒热错杂证结直肠癌患者,可通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INF-γ、IL-2、IL-6及CEA水平,改善患者肝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化疗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行结直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托烷司琼进行术后缓解胃肠道化疗反应,对照组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则附加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观察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当天、第3天、第7天胃肠道化疗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68/7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6%(58/70);观察组化疗后当天、第3天、第7天胃肠道化疗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化疗反应治疗中,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运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共涉及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试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试验室检查等相关方面的结局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上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改善CR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结直肠癌(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各类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在我国排第2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和病死率明显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手术是临床治疗CRC的根治手段,但因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化疗能够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3]。手足综合征(HFS)是化疗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疼痛、麻木,HFS可影响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严重者会中断治疗[4]。目前西医临床对症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疗效还有待提高[5]。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6]。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从HFS病因病机出发自拟芪藤通络汤熏洗干预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旨在优化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率为90.00%(63/7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5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CEA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而卡氏(Karnofsky,KPS)评分上升,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脾不和证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EA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泻心汤类方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治寒热互结,心下痞满,肠鸣下利;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加生姜),治水热互结之痞;甘草泻心肠(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用量)治寒热互结偏虚之痞;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治上热下寒之痞.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攀升状态。大量证据表明,筛查有助于CRC的早期诊断,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探讨建立从预防筛查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到早期治疗的有效防治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中医药早期介入对于结直肠癌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及时加入中医药干预,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方案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防治水平。建立包括集结直肠癌筛查注册、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诊疗标准"库、"循证"知识库及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更加切合临床实用、功能更为强大的结直肠癌信息协作平台可大大增强结直肠癌监测与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力争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