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苦豆碱对野百合碱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苦豆碱25mg/kg、50 mg/kg、100 mg/kg及西地那非30 mg/kg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给予野百合碱60 mg/kg造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1天后开始灌胃给予大鼠相应的药物,每天一次。在实验第43天,测量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组织学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电图指标。结果:苦豆碱25 mg/kg、50 mg/kg、100 mg/kg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由野百合碱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织学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电图指标的不利变化。结论:苦豆碱对野百合碱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探讨氧化苦参碱通过调控RhoA/ROCK/COX/PGIS信号通路对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抑制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野百合碱组、氧化苦参碱组(25、50、100 mg·kg-1)。野百合碱组及各用药组单次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1),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氧化苦参碱灌胃给药均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1 h后。4周后,分离大鼠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并称重,计算RV/(LV+S)的比值;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右心室组织中RhoA、ROCK1、ROCK2、COX1、COX2、PGI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野百合碱组大鼠终末体重显著降低,大鼠心脏肥厚指数显著增加;与野百合碱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给药4周后能明显减小RV/(LV+S)的比值,增加终末体重,改善右心室病理变化,明显降低右心室组织中RhoA、ROCK1、COX2、PGIS的表达水平。结论 氧化苦参能够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重构,其机制与抑制RohA/ ROCK1/COX2/PGI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地那非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按50 mg/kg一次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从模型制备后当天开始,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制成的颗粒剂6 g/kg、12 g/kg、24 g/kg灌胃,西地那非组给予西地那非10 m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28 d。灌胃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左心室收缩压和心率,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处死大鼠后测量大鼠心脏质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各剂量组和西地那非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组间左心室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各剂量组和西地那非组大鼠血浆NO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血浆ET-1水平及心脏质量、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药各剂量组和西地那非组大鼠血浆ET-1水平及心脏质量、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缓解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SMB)对野百合碱(MCT)所致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保护。[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PAH组、SMB组。PAH组和SMB组大鼠一次性项背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50 mg/kg)建立PAH模型,于制模后3周SMB组开始给予腹腔注射SMB[(200 mg/(kg·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观察大鼠肺小动脉病理改变。[结果]SMB组肺小动脉管壁中膜厚度、中膜厚度与外径的比值、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与PAH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能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从而修复野百合碱诱导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流速、肺动脉根部内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肺动脉流速:对照组(49.2±3.1)cm/s、肺动脉高压模型组(78.5±3.3)cm/s,川芎嗪治疗组(61.6±4.2)cm/s。各组大鼠肺动脉根部内径:对照组(2.10±0.05)mm,模型组(2.60±0.02)mm,治疗组(2.30±0.03)mm。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对照组(15.3±2.2)mmHg,模型组(28.0±2.1)mmHg,治疗组(20.5±3.0)mmHg。各组大鼠平均颈动脉压,对照组(135±7)mmHg,模型组(134±5)mmHg,治疗组(136±8)mmHg。标本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无水肿坏死,肺动脉管壁结构正常。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损伤明显,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管腔狭窄明显。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减轻,胶原纤维减少。结论川芎嗪可以有效地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50mg/kg.3周后形成肺动脉高压并伴有右室肥大。粉防已碱每次10mg/kg及15mg/kg,每日2次灌胃能抑制野百合碱形成肺动脉高压及右室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祛痰法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组、法舒地尔组。采用MCT腹腔注射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肺动脉压力,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动脉组织ROCKⅠ、ROCK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右心肥大指数(RVHI)、肺动脉压力、肺血管增殖程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中药复方组、法舒地尔组大鼠RVHI、肺动脉压力、肺血管壁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ROCKⅠ、ROCKⅡ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中药复方组、法舒地尔组ROCKⅠ、ROCK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中药复方组与法舒地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祛痰法对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疗效,可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制与调节Rho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B组又按随机原则各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A组采用改良的右心导管测定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B组取心肺称重,计算右心室自由壁重/左心室加室间隔重、肺湿重/体重、肺干重/体重,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B两组中,中药组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肺湿重/体重、肺干重/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右心室自由壁重/左心室加室间隔重与模型组无差异。结论泻肺定喘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高压,逆转肺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肺动脉结构重建的调节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MCT组)、槲皮素预防组(预防组)和槲皮素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0只。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WT)占动脉外径(ED)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WA)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细胞抗体(α-SMA)的表达。结果:野百合碱组50mg/kg,再以生理盐水2ml/d每日灌胃一次,共20天,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再以生理盐水2ml/d每日灌胃一次,共20天)、预防组(MCT 50mg/kg,同时给予槲皮素100mg/kg每日灌胃一次,共20天)和治疗组(MCT 50mg/kg饲养20天后,以槲皮素100mg/kg每日灌胃一次,共20天)相比,mPAP、WT%、WA%、PCNA阳性率显著升高及PCNA、α-SMA的表达显著增多。结论:槲皮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肺血管中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肺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0.
11.
白花前胡对野百合碱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白花前胡的提取物PPD时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用MCT制造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硝苯地平(Nif)为阳性时照药;PV-1聚乙烯管插管测量肺动脉压力;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侧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免疫荧光法观察肺组织中enascin-C合成的变化。结果:PPD可明显减少MCT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而对体循环压力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减少MCT所致的右心指数的升高;可明显减轻MCT所致的肺血管损伤与肺血管重建(明显减少了炎性细胞浸润、TN-C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PPD可明显抑制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高汉华  林小梅  刘映峰 《新中医》2014,46(3):190-19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野百合碱(MCT)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MCT组和治疗组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MCT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 mL,每天1次,连续20天;治疗组以川芎嗪80 mg/(kg·d),每天灌胃1次,连续20天。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血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α-SM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的mPAP低于MCT组(P0.01);治疗组、对照组大鼠的mPAP、RVHI较MCT组降低(P0.01);MCT组肺血管PCNA及α-SMA表达较治疗组、对照组增加。结论:川芎嗪可降低MCT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减轻大鼠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胶原合成抑制剂764-3对低压缺氧和野百合碱(MCT)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胶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志随机分为10组。低人药组大鼠皮下注射764-3 20mg/kg,每日1次MCT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764-340mg/kg,每日1次。实验终点测定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结果:缺氧2周、4周及MCT大志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胶原含量明显增加;764-3能降低缺氧及MCT大鼠肺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提取物抑制野百合碱所致右心室肥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吴茱萸提取物(evodiae,EV)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所致大鼠右心室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MCT 60 mg/kg,建立大鼠右室肥厚模型.连续灌胃EV 18 d,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肺重/体重,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的改变,观察EV的防治作用.结果 大鼠注射MCT后18 d,心室收缩压、右室肥厚指数显著增加(P<0.01),肺小动脉肌层增厚,管腔狭窄.连续灌胃EV 50~200 mg 18 d,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肺重/体重明显降低(P<0.05),明显减轻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重构.结论 EV对 MCT引起的大鼠右心室肥厚产生明显的防治作用,该作用与减轻肺动脉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否逆转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右心室重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MCT模型组,CsA低、高剂量组(0.33和1mg·kg-1)。MCT造模后14~21d给CsA(ig,bid)。造模22d右心导管术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称右室自由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EP)重,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光镜及电镜观察右室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CsA逆转MCT所引起RVSP、RVHI的升高(P<0.05或P<0.01)、右室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及PCNA抗原的过表达。高剂量CsA作用更明显。结论CsA(1mg·kg-1 ig,bid)能明显逆转MCT诱导的右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右室后负荷及抑制右室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薤白胶囊(CLO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Y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MDA和HYP含量的影响。方法: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MCT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按60mg/kg),正常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第2天开始给药。给药第21天,随机每组取6—8只大鼠进行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平均右心室压(mRVP)的测定,测定新鲜肺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另一部分用以观察肺小动脉及右心室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AP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小动脉及右心室厚度明显增厚,小动脉管腔甚至闭塞,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明显;匀浆中MDA、HYP含量增高不明显(P〉0.05)。CLOC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mPAP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匀浆中MDA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CLOC大、小剂量组小动脉及右心室厚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组间比CLOC大剂量组优于CLOC小剂量组。HYP各组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CLOC具有有效的降低MCT诱导大鼠PH的作用,降低肺组织中的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肺小动脉及右心室重构,减轻MCT引起的淋巴细胞浸润现象。可能的机制是CLOC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EC,维持VSMC的正常舒张功能。提示CLOC将是防治PH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右心室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CG(40 mg·kg-1)组和阳性药卡托普利(25 mg·kg-1)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野百合碱诱导制备右心肥厚大鼠模型,24 h后各组分别ig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EGCG对模型大鼠右室肥厚指数(RVHI),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右心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影响;对右室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VHI,RVMI明显增高(P0.05),其右心室组织NO,i NOS,IL-1β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40 mg·kg-1)组RVHI,RVMI明显降低(P0.05),右室心肌组织的NO,i NOS,IL-1β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EGCG能有效抑制MCT诱导的大鼠右心室肥厚,其作用途径与其降低右心室心肌组织i NOS表达和NO过多产生及降低IL-1β及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膜蛋白浓度.方法 蔗糖梯度离心法对肺动脉平滑肌膜蛋白进行提取;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 )法测定膜蛋白浓度;G-6-Pase定量试剂盒测定平滑肌肌浆网(SR)标志酶G-6-Pase活性.结果 经测定MCT组和对照组G-6-Pase活性分别为(19.5±2.41)IU/g和(18.35±2.21)IU/g,明显高于肺动脉平滑肌组织匀浆G-6-Pase活性(1.23±0.14)IU/g和(1.15±0.17)IU/g;测定波长为595 nm,在0.025~0.5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7 6.结论 提取的SR有较高纯度;BCA法可以用于平滑肌SR膜蛋白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刺花中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0.4mol·L-1磷酸水(B)(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1,柱温30oC。结果:在线性范围内4个对照品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8%,101.09%,98.72%,98.47%。结论:可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并可用该方法进行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48只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Ses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1),每组12只.MCT(60 mg·kg-1)皮下注射诱导PH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右颈外静脉插管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大鼠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并称重,剥离大鼠胫骨并测量其长度,计算RV/(LV+S)及RV/胫骨长度的比值.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小动脉胶原沉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色法测定肺动脉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动脉collagen Ⅰ,NOX2及NOX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es连续给药4周后能明显降低MCT诱导的PH大鼠RVSP及mPAP,减轻RV/(LV+S)及RV/胫骨长度的比值,降低肺动脉α-SMA,collagen Ⅰ表达、减轻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同时,Ses还能明显抑制肺动脉NOX2及NOX4的表达,降低其MDA含量及提高T-AOC水平.结论:Ses能够缓解MCT诱导的PH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X2及NOX4的表达、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