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TNF-α的表达变化,研究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前1h和开始时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0、1、2、4h测定肝脏过氧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P38 MAPK和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IR组、IPO组,每组又分为8个时间段。S组分离出左肾动脉,结扎右肾蒂,暴露45 min后关腹;IR组阻断左肾动脉45 min后恢复血供;IPO组给予反复10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检测肾功能及检测P38 MAPK和J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的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24 h时下降最明显(P<0.05)。IPO组的P38 MAPK、JNK蛋白表达较IR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IPO对大鼠肾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弱P38 MAPK和JNK蛋白表达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p38MAPK、JNK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活化,从而探讨p38MAPK、JNK信号转导通路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缺血1 h再灌注1 h 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10).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观察肾组织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肾组织p38MAPK、JNK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观察p38MAPK、JNK的活化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BUN、Cr、MDA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1),p38MAPK、JNK磷酸化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少量散在表达或不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p38MAPK、JNK呈阳性表达(P<0.01).p38MAPK、JNK mRN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可增加p38MAPK、JNK的磷酸化水平及p38MAPK、JNK mRNA的转录水平,p38MAPK、JNK可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S组):仅结扎右侧肾蒂,左肾蒂游离;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min后,开放灌注24h;p38MAPK抑制剂组(SB组):静脉注射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10mg/kg),余同IR组。检测三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I水平和p38MAPK蛋白表达、组织病理评分并比较。【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BUN、Cr、TNF—α、IL-1水平、p38MAPK蛋白表达量及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上述指标SB组较IR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SB203580能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p38MAPK表达,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肾IRI模型,5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IRI组和HBO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3,5 h(每个时间点6只)采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同时肾组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1)肾IRI组血浆TNF-α、MDA和SCr、BUN的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肾IRI组相比,HBO治疗组血浆TNF-α、MDA和SCr、BU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2)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正常;肾IRI组随时间延长,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逐渐加重;HBO治疗后肾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再灌注后1 h和3 h肾损伤减轻的程度明显优于再灌注后5 h。 结论TNF-α和MDA促进了肾IRI的发生发展。HBO通过减少TNF-α的生成和防止组织脂质过氧化,明显减轻了肾IRI,保护了肾功能。HBO早期干预更有利于防治肾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I/R组和IP组各50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每组又分为6、12、24、48、72h等5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后处理方法为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再灌注15 s-缺血15S,反复3次。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I/R组大鼠可见神经行为学的缺失及缺血侧大脑半球的梗死,与之相比,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t=2.683~5.657,P〈0.05)。TNF-α、IL-1β蛋白及mRNA在sham组额顶叶有微弱表达,其在I/R组和IP组的表达于再灌注6h时开始升高,24h达高峰。与I/R0.05)。结论IP可显著下调TNF—α和IL-1β的表达,缩小I/R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抑制I/R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成功建立肾脏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缺血再灌注组(I/R,n=10),缺血后处理组(IPo,n=10),假手术组(S,n=10)。检测血肌酐浓度(Cr)、尿素氮(BUN),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肾组织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S组血清肌酐水平为(63.83±17.26)μmol/L,血清尿素氮水平为(11.56±2.75)mmol/L。I/R组分别达到(175.94±64.53)μmol/L、(42.85±14.67)mmol/L,与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分别为(91.51±35.67)μmol/L、(15.91±4.12)mmol/L,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肾组织中SOD含量为(91.3±2.9)U/mgport,I/R组为(55.3±1.6)U/mg-port,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组SOD含量为(71.6±2.7)U/mgport,SOD活性较I/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肾小球、肾小管未发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I/R组病理形态与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IPo组病理形态较I/R组明显减轻,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对肾起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强了肾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所血侧半球皮质和缺血核心区皮质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侧半球组和缺血核心区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h,于再灌注后0、6、16、24和48h处死大鼠,用ELISA法分别测定缺血侧半球皮质和缺血核心区皮质内TNF-α含量。结果 缺因侧半球皮质内TNF-α含量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h明显升高,16h达高峰,24h恢复到正常水平,48h再次明显升高。缺血核心区皮质内TNF-α含量于脑缺血再灌注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TNF-α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核心区以外皮质内的损伤反应过程,而与缺血核心区皮质内的损伤反应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12 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40只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40只 )和TNF α抗体处理组 (C组 ,40只 ) ,于肝脏缺血 60分钟 (再灌注开始 )及再灌注1h、3h、6h、12h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二醛 (MDA)含量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 ,肝脏瘀血明显 ,B组血清ALT和MDA含量均较A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与B组相比 ,C组肝组织瘀血减轻 ,血清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TNF 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1在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54只,建立右肾切除,左肾肾动脉夹闭45min后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肾未缺血再灌注组18只,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18只,在再灌注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kg)。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18只,在再灌注开始前5min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再灌注达1,6,24h时间点检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并观察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纳入动物5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以再灌注6h为例,分别为(0.93&;#177;0.09),(1.19&;#177;0.08)μmol/g,(1919.55&;#177;126.52),(1338.10&;#177;5.50)μkat以,P〈0.05]。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血肌酐、尿素氮含量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降低[以再灌注6h为例,分别为(87.53&;#177;1.22),(121.63&;#177;21.17)μmol/L,(252.06&;#177;4.59),(369.14&;#177;18.38)mg/L,P〈0.05]。③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脏病变与肾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基底膜多完整,肾小管腔内见少量管型。 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高压氧(HBO)对肾IRI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42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肾IRI组和HBO治疗组,对照组6只,其余2组各18只,建立大鼠肾IRI模型。肾IRI组和HBO治疗组分别于再灌注后1,3,5 h(每个时间点6只)采血测定肾功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肾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同时用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①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清Cr的水平逐渐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O治疗后血清Cr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肾IRI组在再灌注1 h时肾组织HIF-1α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3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 h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rt;0.05);与肾IRI组相比,HBO治疗组再灌注后1 h和3 h时HIF-1α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5 h时显著减少(P<0.05)。③随着时间的延长,肾IR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等损伤逐渐加重;HBO治疗后肾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线粒体基本恢复正常,再灌注1 h和3 h时肾损伤减轻的程度明显优于再灌注5 h时。 结论HIF-1αmRNA参与了肾IRI的病理生理过程。HBO通过提前启动和上调HIF-1α mRNA的表达,明显减轻了肾IRI,保护了肾功能。HBO早期干预更有利于肾IRI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罗锋  魏来  陈文雁  牟燕  孔高茵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12-2113,2117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功能变化的影响及对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和NaHS预处理组(NaHS组)。再灌注末取腔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取部分肝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末,HIRI组、NaHS组 ALT、AST、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 NaHS组低于 HIRI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NaHS预处理能提高肝硬化大鼠抵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心方防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抗体组、定心方小剂量组和定心方大剂量组,每组12只。利用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放射自显影激酶活性测定心肌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p38MAPK)活性。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内TNF-α含量。结果:定心方大、小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再灌注后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减少血清LDH的活性。MI/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TNF-α的含量(pg/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20±111和165±16;t=23.483,P<0.01);与模型组相比,TNF-α抗体组、定心方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中TNF-α含量,分别为312±25,515±54,843±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8.341,23.142,5.554,P均<0.01)。MI/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p38MAPK活性(nkat/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90.01±2.88和16.67±0;t=44.00,P<0.01);TNF-α抗体组心肌中p38MAPK活性(93.35±2.55)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t=0.866,P>0.05);定心方大、小剂量组p38MAPK活性  相似文献   

14.
王雨  汤礼军  戴睿武  阎勇 《华西医学》2009,(6):1475-1479
目的:研究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期间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n=12)灌注液中不加特异性p38MAPK抑制剂SB202190,抑制组(n=12)灌注液中加入SB202190(浓度为3μmol/L)。分别于肝脏离体前,冷保存末,再灌注10 min、30 min、60 min及120 min时获取离体肝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blot法及免疫沉淀法检测离体肝组织中p38MAPK表达的水平及活性,RT-PCR法检测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p38MAPK活性在冷保存末及再灌注10 min、30 min、60 min均较离体前和再灌注120 min显著升高(P〈0.01),也显著高于同时相点的抑制组(P〈0.01);抑制组p38MAPK活性在组内各时相点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脏于离体前、冷保存末及再灌注10 min及30 min,肝组织中仅有少量TNF-α mRNA表达,组间及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至再灌注60min及120min,对照组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组内其它时相点(P〈0.01),而抑制组虽然也显著高于组内其它时相点(P〈O.05),但却显著性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的表达水平(P〈O.01)。离体再灌注期间供肝组织中p38MAPK活性与供肝组织内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996,P〈0.01)。结论:p38MAPK对TNF-α生成的调节作用层次可能在转录水平,提示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TNF-α mRNA的调节可能是导致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pifithrin-α是一种可逆性p53抑制剂,应用pifithrin-α抑制p53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p53抑制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二甲亚砜溶媒对照组(二甲亚砜组),缺血再灌注+p53抑制剂pifithrin组(PFT组)。建立70%肝缺血模型,PFT组于60min的肝血流阻断结束时立即给予pifithrin-α,二甲亚砜组给予等量二甲亚砜溶液,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肝组织PUMA蛋白表达明显,PFT组可以明显抑制PUMA蛋白的表达,但缺血再灌注24hPFT组PUMA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3组。结果可见pifithrin-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通过抑制p53从而诱导PUMA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  相似文献   

16.
背景:pifithrin-α是一种可逆性p53抑制剂,应用pifithrin-α抑制p53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p53抑制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二甲亚砜溶媒对照组(二甲亚砜组),缺血再灌注+p53抑制剂pifithrin组(PFT组)。建立70%肝缺血模型,PFT组于60min的肝血流阻断结束时立即给予pifithrin-α,二甲亚砜组给予等量二甲亚砜溶液,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肝组织PUMA蛋白表达明显,PFT组可以明显抑制PUMA蛋白的表达,但缺血再灌注24hPFT组PUMA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3组。结果可见pifithrin-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通过抑制p53从而诱导PUMA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1)正常假手术组。(2)生理盐水组。(3)地塞米松组[0.5mg/(kg&;#183;d)]。生理盐水组与地塞米松组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6,12,24,48h。采用HE、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对缺血再灌性脑损伤脑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后TNF-α阳性细胞数,生理盐水组和地塞米松组各时间点明显多于假手术组(3.0&;#177;7.2)(q=9.38-17.98,P&;lt;0.01),再灌注6,12h,地塞米松组(45.1&;#177;5.4,81.4&;#177;17.4)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34.2&;#177;7.2,60.4&;#177;15.4)(q=4.67,P&;lt;0.01;q=3.50,P&;lt;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表达的增强可能是地塞米松加重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软骨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对肢体骨骼肌、神经等软组织的研究,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却较少报道.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不同时间段内软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6 h组、缺血6 h再灌注1,3,7,14,30,60 d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切取左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早期(7 d内)软骨组织学光镜下改变不明显;后期损伤加重,可见软骨变薄,排列紊乱,表面不完整,偶见软骨缺损.假手术组肿瘤坏死因子a阳性表达较弱,缺血6 h组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再灌3,7 d组达到高峰,随后阳性表达下降;再灌60 d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a增加在软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冰  林颖  刘慧玲  金海  汪根树  吴斌  陈规划 《新医学》2011,42(8):504-506,F0003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持续阻断肝固有动脉1 h后再灌注1 h,建立SD大鼠HIRI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A)、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B)、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HIRI组(C)、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HIRI组...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芳  印春铭  王俊科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08-1610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异丙酚,其保护作用是否有差异。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肾缺血-再灌注组(R组),以及异丙酚用药组[分别在缺血前1h(P1组)、缺血即刻(P2组)、再灌注即刻(P3组)和再灌注后1h(P4组)给予异丙酚],共6组,异丙酚输注速度为20mg/(kg·h),共3h。制作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即刻取动物血样及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R组红细胞及肺组织的SOD活性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及肺组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光镜下,R组肺组织结构明显受损;与R组相比,各用药组除P4组外,均有所改善;各用药组间变化也有差异。结论:肾缺血-再灌注会引起肺损伤;异丙酚对肾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给药时间点不同,对异丙酚的保护作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