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导致了灾区重大人员伤亡.挤压综合征是地震伤员继直接 创伤后的第二位死因[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 对149例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的临床特点,尤其是电解质紊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挤压综合征伤员比较,149例(8.2%)挤压综合征伤员有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血钾及血磷水平更高,血钙水平更低(P<0.05);同时表现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解质紊乱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低磷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高钾血症,不但严重而且顽固,需要尽早积极治疗.结论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伤员表现出严重而且复杂的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是最严重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使伤员被砸压后长时间掩埋,人体肌肉丰富部位受到打击、挤压等钝性外力作用,致使软组织变性、坏死,肢体解压后大量毒素进入体内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常导致急性肾功能障碍,出现挤压综合征(crash syndrome,CS)[1].我科在汶川地震后手术救治19例CS伤员,其中13例同时予输血治疗,术中及时、高质量的血液输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手术的成败.现总结输血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149例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的临床特点,尤其是电解质紊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挤压综合征伤员比较,149例(8.2%)挤压综合征伤员有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血钾及血磷水平更高,血钙水平更低(P〈0.05);同时表现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P〈0.05);电解质紊乱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低磷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高钾血症,不但严重而且顽固,需要尽早积极治疗。结论地震后挤压综合征伤员表现出严重而且复杂的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是最严重的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地震伤致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救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39例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行早期抗休克、外科创伤处理、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抗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了动态的病情观察、制订了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绝大多数病人获得临床治愈。[结论]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除早期抗休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血液透析等内、外科综合治疗外,正确的护理措施和适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地震伤员残疾,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例地震后挤压综合征并行双下肢截肢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是指肢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严重碾压或长时间压迫后,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严重危急生命,脏器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我院收治了1例因地震沙石滚下被压双下肢,于1 d后被救出的地震伤员.该患者发生了挤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衰并行双下肢截肢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目前情绪稳定,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芳  廖浩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247-248
挤压伤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筋膜间隙内的肌肉因缺血发生变性坏死,同时组织间隙出血、水肿,筋膜腔内压力升高.挤压综合征是在挤压排除后出现的以肢体肿胀、运动障碍、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征候群,病情变化快且凶险,病死率高达50%~70%[1].目前对挤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疗效确切,但总体病死率仍在32%左右[2].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对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使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损伤类型之一,早期死亡率达30%[1].因此,早期的正确救治和护理对挽救伤员的生命至关重要.5月28日晚,一批来自四川汶川等地震重灾区的伤员,被送至我院爱心病房.5月29日,其中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转至我科,经过治疗和护理,于7月2日顺利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地震挤压伤员其生化及体液检验结果的变化.方法 收集芦山地震伤员中的16例有挤压综合征表现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n=64)、生化(n=41)、体液(n=19)标本,并对其进行检测.根据获得的检测结果值,讨论是否符合地震挤压伤员生理病理性变化.结果 16例患者不同时间段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与参考值差异性不大.结论 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对于挤压伤患者病情的控制,追踪和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分析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近10年内发生的大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及特点,为建立有效的地震医疗救援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经查阅文献与现场收集最近10年内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大地震的特点及伤员的受伤类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伤员受伤特点及医疗救援关注点。[结果]近10年内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并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震级均在5. 7级及以上,地震伤员受伤类型以骨折、软组织挫裂伤、颅脑损伤及挤压综合征为主,地震伤员大都存在合并症。九寨沟地震主要为高处跌落物砸伤,其他地震伤员受伤的主要原因为建筑物倒塌压、埋及高处跌落伤。[结论]应根据地震特征、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及伤病员受伤类型进行预判,并采取恰当的、科学的医疗救援措施,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将地震造成的影响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11.
地震伤挤压综合征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挤压综合征(CS)是地震中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及主要症状包括大量失血引起休克,肌红蛋白入血引发急性肾衰竭,以及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地震中CS的发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抗休克、血液透析等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震中伤员救护.而快速诊断模型的开发对于及时展开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绵阳受灾严重,仅北川县死亡人数就达8600余名,受伤过万.我院作为距离极重灾区北川、江油、安县、平武最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载了收治大批地震伤员的重任,仅2008年5月12-13日,我院就收治地震伤员千余例[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超声影像技术在特大地震伤员的诊断分型和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超声会诊的743例地震伤员分为四类,即胸腔伤、腹腔伤、四肢血管伤和挤压伤,按入院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3例伤员中,有218例出现超声影像学异常,阳性率为29.3%.按损伤类型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序,第一阶段依次为挤压伤类血肿>胸腔积液(血)>脾破裂>肝破裂>四肢血管损伤>肾损伤>肠管破裂及挤压综合征伴肾功能衰竭,第二阶段挤压伤类血肿>胸腔积液(血)>四肢血管损伤>挤压综合征伴肾功能衰竭>脾破裂>肾损伤>肝破裂.结论 地震常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超声在分析地震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使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地震伤伴肾衰竭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导致6.9万人死亡,1.7万人失踪,受伤37万人,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灾后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有受困群众从废墟中被拯救出来。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救治成了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和艰巨任务。挤压综合征(cs)在地震灾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也较高。在1999年土耳其马尔马拉地震中,330例伤员发生了与地震相关的损伤或疾病,其中110例(33.3%)为CS[。j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最初的15天内入院救治的2718例外伤患者中,CS有372人(13.6%),死亡率为13.4%。华西医院在震后24h就开始收治伤员,共收住院1845位伤员,其中挤压综合征患者147例,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69例,48例患者接受IHD/HDF/CRRT治疗(不含非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衰竭接受替代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7名地震伤引起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员实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BP)的护理方法和要点.强调实施有效CBP治疗,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血管通路,严密监测伤员出入量平衡,提供稳定的内环境,加强对血管通路和血滤器凝血的监测和快速处理,并对伤员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本组7名伤员,治愈2例,肾功能恢复4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不断,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发生 6.9 级地震,死亡人数达2 276人;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发生7.2级地震,死亡人数41 000人;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9.0级地震,死亡人数达160 000人;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 地震,死亡人数达20 000人;2006年5月27日印尼发生6.4级地震,死亡人数达5 716人[1,2].尽管人类在防震抗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和难预测性,地震应急管理依然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3].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死亡人数达69 185人.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所距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本着"举全院之力,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挽救受灾伤员生命"的救治目标.2008年5月12日-6月1日共收治地震治疗伤员2 224余例,住院伤员1 522例,其中手术治疗916余例次.现将手术室在本次地震后的应急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12"汶川地震中地震伤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急诊科对突发灾难作出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685例地震伤员病历.将685例地震伤员中分为四组.(1)挤压综合症n=21;(2)骨折伤员n=503;(3)主要生命器官损伤伤员(包括脑、主要内脏器官)n=134;(4)非地震伤员但与地震有关的疾病发作的患者n=27.根据年龄、性别、诊断、预后、是否有复合伤等危险因素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找出伤员发病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医疗救治特点及决策.结果:在685例地震伤员中,其中挤压综合症的死亡率为0%;骨折伤员,内脏损伤员及非地震伤员但与地震有关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0%;0.145%;0.58%.急诊科总死亡率0.72%,有490例患者与强震后72小时入院.结论:在强震后24~72 h内大量的地震伤员拥入医院急诊科,恰当分诊和迅速抢救受伤严重的伤员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这次汶川地震的回顾性分析能够对急诊科医生及医院急诊科管理者对应将来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予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肌肉损伤所造成的症状和体征并不局限于受到挤压的部位.这种损伤具有系统性表现,统称为挤压综合征.虽然对挤压综合征还很难有一个有效准确的定义,但在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后遗症的基础上,对该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已达成了普遍共识.因此,在最近的一次专题讨论会[1]上,将其定义为:"挤压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挤压综合征是由于压力或打击等原因造成的肌肉细胞损坏的系统性表现".这个定义不涉及挤压的持续时间或存在的相关症候学.很明显,几种不同类型的挤压伤之间存在类似处.对挤压伤最普遍的描述是:由于自然灾害(例如地震)、采矿、工业意外、战争或任何其它情况造成的房屋倒塌和房屋残体坠落引起的患者的损伤.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例如,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1990年伊朗地震和1995年日本地震,均出现了大量挤压综合征患者.这些伤员可能长时间被困,主要表现为下肢损伤,上肢损伤相对较少.躯干部分的挤压伤往往是致命的,并导致挤压综合征,但幸存者也有介绍.另外,部分自我意识发生改变的患者,也会因自身重量造成局部挤压而导致挤压综合征,如药物过量患者或中风患者.最后一种情况,即当肢体遭受一股剧烈而短暂的压力后,例如肢体被重型车辆碾过,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也会发生.挤压综合征与劳累型热射病造成的综合征类似,但又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四川绵竹地区地震伤员出院返家后的功能障碍、家居环境、职业回归及心理状况,为社区康复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绵竹地区123例出院伤员进行家庭回访,评估其功能障碍、家居环境情况,对其职业回归、经济收入、心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3例伤员中,骨折66.7%、脊髓损伤17.1%、挤压伤及周围神经损伤11.4%、截肢3.2%、脑外伤1.6%,其中56.9%需要接受家庭康复指导.85.7%的脊髓损伤伤员需要家居环境改造.65.5%的18~59岁男性没有就业并愿意接受职业培训.123例伤员中,8.9%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阳性.结论 四川绵竹地区地震伤员返家后仍需要进一步的社区康复,及时全面的社区康复对其家庭回归和社会回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地震等灾害所致挤压综合征发生突然、伤员多、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是伤员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我科在所收治的挤压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伤员的救治过程中,由于早期即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同时对CRRT病房的建立和管理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改革,使救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