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4年6月~2018年12月,我科采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60例首次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54~88岁。均确诊为首次肩关节前脱位。1.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伤肢缓慢放下,用布带扎住手腕向下悬挂重物。依据患者身体强壮程度在2~5 kg范围内调整牵引重量,牵引时间15~20 min。在牵引作用下肩部肌肉逐渐放松,多数患者在牵引过程中脱位可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可稍旋转上肢,用手指在肱骨头前侧向外后方轻轻推顶,复位肱骨头。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零度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复位方法卫.单人复位法:患者平卧在复位床上。术者站在其患侧,先将辅手按压于肩前部,术手紧握其肘上部,行持续向下牵引,缓慢地将上肢外展;上举至零度(上肢外展与肩肿冈呈一直线时称零度),术手作轻度内旋,辅手推挤肽骨头,此时即可听到肽骨头入臼“喀略”’之声,表示复位已成功。2.双人复位法:患者平卧于复位床上,助手双手掌按压患肩前部,术者一手紧握腕部,另一手抓握时上部,行拔伸、牵引,同时将患肢外展,_[举至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悬吊牵引复位法与传统徒手牵引复位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悬吊牵引复位法是否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将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邯郸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70例患者(向桡背侧移位的A2.2、C1型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68.49±5.52)岁。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牵引复位法治疗,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63~86岁,平均(70.06±5.31)岁。随访两组患者复位结果、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再移位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周,平均(18.59±2.98)周。观察组无神经损伤、皮肤撕裂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皮肤撕裂2例,正中神经损伤4例。观察组正中神经损伤、皮肤撕裂等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不良2例,对照组复位不良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发生再移位,对照组3例发生再移位;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0.20±2.12)周,对照组(12.15±2.48)周。两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多见于产伤,临床常见:有多种外固定和肢体牵引疗法可供选择.但新生儿皮肤幼嫩,各种常规外固定及皮牵引均有损伤皮肤的危险。为避免此种并发症,笔者设计采用了“肩-腘悬吊”自体牵引法进行治疗。方法将患肢置屈髋屈膝位,使患儿大腿与其腹部相贴:取一围巾自患肢胭窝经背部绕过对侧肩部在胸前打结,使患侧大腿悬吊牵引伸直。结果本组13例,悬吊牵引15d,患肢肿痛消失,无畸形,股骨对线好,无重叠,有大量骨痂形成。去牵引后患肢活动好,临床治愈。结论肩一胭悬吊自体牵引法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生物力学合理,治疗效果可靠,便于患儿护理等特点,临床效果良好?适合医院及家庭内的治疗观察,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5.
宋桔生 《中国骨伤》1994,7(5):32-32
旋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浙江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311719)宋桔生作者利用旋转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50岁;左侧12例,右侧8例;车祸10例,滑跌伤8例,高处坠伤2例...  相似文献   

6.
肩前屈位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晋标 《中国骨伤》1994,7(3):40-40
肩前屈位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广州市黄埔区红十字会医院(510760)杨晋标笔者用肩前屈位牵引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25例,功能恢复良好。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25例中,单纯肩关节前脱位15例,合并大结节骨折10例;均为18~65岁成...  相似文献   

7.
颈椎脱位的闭合复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5年5月~1996年3月,我们经治34例单纯颈椎脱位患者,30例行Crutchfield颅骨牵引闭合复位,20例成功,占66.6%。在成功组中,牵引重量最大为18kg,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加重。不全瘫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尸体头颅标本测定,Crutchfield颅骨牵引承受的最大抗拨出力为60.3kg,在治疗颈椎脱位时,颅骨牵引是安全有效的闭合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 6 4例 ,男 4 8例 ,女 16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31岁。单侧小关节突脱位 19例 ,双侧小关节突脱位 4 5例。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闭合复位 ,牵引重量从 4 5kg始 ,每间隔 15~ 30min增加 2 5~ 4 5kg ,至复位成功为止。结果  6 4例中 ,6 0例复位成功 ,4例不成功 ,成功率为 93%。复位牵引重量为 18~ 4 0 5kg,平均 2 7 5kg。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7例神经功能正常者复位后均无损伤 ,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 4例不成功者中 ,1例系呼吸困难 ,1例系关节突骨折 ,1例系陈旧性脱位 ,1例因不能耐受大重量颅骨牵引而终止复位。结论 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 ,且不会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
过肩折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3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湧  陈渭良  吴峰 《中国骨伤》1998,11(4):53-54
作者近年来采用过肩折顶单人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3例,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9~96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锁骨下型4例,喙突下型16例,盂下型14例;习惯性脱位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3例,肱骨干骨折1例,多发骨折2例。33例全部是新鲜脱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用任何麻醉。把复位的优点向病人说明,取得患者配合,使伤肢松弛是复位的重要步骤。以左肩为例,患者取仰卧位。把患肢前上臂对向搁置术者右前上臂,术者握住伤肢时关节上端,缓缓持患肢外展、外旋,过肩上举…  相似文献   

10.
巢玉柳 《中国骨伤》1997,10(2):51-51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髌顶提捺法治疗6例肩关节后脱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5例,女五例;年龄21~45岁;5例为新鲜脱位,1例为陈旧性胜位;左4例,右2例。6例均表现为伤后即有肩后剧痛,肩前方空虚,肩峰突出,常可如及凹陷的肩盂,但肩后肽骨头不易摸到,方肩畸形不明显,患臂呈内收内旋位,Dngas征阳性.肘不能贴近胸壁。X线正位片,肱骨内旋位,大结节消失,肩呷颈与防骨头下缘弧线中断;轴位片:防骨头后移。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先用理筋手法按摩患肩,理顺筋络以减轻疼痛和局部肌筋紧张度,然后术者…  相似文献   

11.
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的改进(附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肩关节是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部位之一 ,其中以创伤性前脱位最为多见 ,其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复位方法很多 ,如悬吊复位法 (Stimson法 ) ,足蹬复位法 (Hippocratic法 )、Kocher复位法 ,及切开复位法。在临床实践中 ,作者在足蹬复位方法的基础上 ,在牵引上臂的同时 ,于肩峰下向内推挤肩胛盂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18~5 4岁 ,平均 3 8岁 ,均为单侧肩关节脱位 ,其中 3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1例合并腋神经损伤 ,就诊时间 1~ 3 h。除 2例是习惯性脱位 ,余均为新鲜脱位。二、…  相似文献   

12.
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64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单侧小关节突脱位1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45例。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闭龄18-52岁。平均31岁,单侧小关节突脱位1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45例,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在X线透视监视下行闭合复位,牵引重量从4.5kg始,每间隔15-30min增加2.5-4.5kg,至每位成功为止。结果 64例中,60例复位成功,4例不成功,成功率为93%,复位牵引重量为18-40.5kg。平均27.5kg。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7例神经功能正常者复位后均无损伤,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4例不成功者中,1例系呼吸困难。1例系关节突骨折,1例系陈旧性脱位,1例因不能耐受大重量颅骨牵引而终止复位,结论 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且不会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蹬肩外展牵引复位方法治疗新鲜肩关节前脱位25例,与牵引推拿法、Hippocrateri法等比较,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4.
孙红旗 《中国骨伤》2000,13(12):717-717
关节僵硬是肱骨髁间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自 1986年 3月~ 1998年 2月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新鲜肱骨髁间骨折 2 1例 ,收到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7~ 6 8岁 ;均为新鲜骨折。其中“T”型骨折 8例 ,“Y”型骨折 7例 ,粉碎型 5例。明显移位 16例 ,轻度移位 5例。2 治疗方法病人仰卧 ,臂丛麻醉。肩外展 70°,前臂中立位 ,二助手分别握住前臂及上臂作缓慢持续牵引 5分钟 ,同时术者两手掌在肘关节两侧抱髁向中心挤压。如…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5年亚月~1994年12月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16例,采用短期尺骨鹰嘴牵引及夹板固定前臂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3~12岁;摔伤12例,车祸伤4例;肽骨踝上骨折均为伸直型,前臂骨折位于中下1/3处双骨折13例,烧骨远端骨肋骨折3例。治疗方法经X线确诊的患儿,先在局麻或全麻下行前臂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再用无菌大号巾钳作尺骨鹰嘴悬吊滑动牵引,肘关节屈曲80。~90“之间,牵引重量1~Zkg,每日手法调整。3天后肿胀基本消退,床头拍片,根据X线片调整牵引重量,纠正侧方…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94年 1月 - 2 0 0 0年 3月 ,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髋关节单纯脱位 1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2 1~ 72岁。其中前脱位 1例 ,后脱位 18例 ,采用Allis法复位 9例 ,Bigelow法复位 3例[1] ,侧卧牵引法复位 7例。所有手法复位的病例均 2 4h内复位。2 治疗方法  侧卧牵引复位法的患者硬膜外麻醉后侧卧位 ,患侧在上 ,用大单绕过会阴部 ,着力点偏上 ,作对抗牵引。前上脱位时 ,对抗牵引方向向前上 ,助手牵引方向向后下 ,适当外旋转动患肢 ,手术者位于臀部 ,以小腿顶住臀部 ,双手拉在…  相似文献   

17.
健侧卧位自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肩关节前脱位是四肢关节脱位较常见的一种 ,应当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给与复位。经过临床实践 ,采用健侧卧位自然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 15例 ,女 1例 ;年龄 18~ 5 2岁。16例均为肩关节前脱位 ,左侧 10例 ,右侧 6例 ;全部为新鲜闭合性肩脱位 ,含腋神经挫伤 1例 ,肱骨大节结撕脱骨折 1例。2 治疗方法令患者健侧卧位 ,颈部肌肉自然放松 ,四肢自然弯曲 ,双上肢内旋中立位 ,肘关节屈曲约 4 5° ,肩关节内收 4 0° ,即向胸部中线靠拢 ,令两手胸前自然相握 ,双上肢肩关节肩前屈曲并使之轻轻向上移动…  相似文献   

18.
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在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对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38例下颈椎脱位患者入院后行渐进性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牵引复位成功36例,2例复位未成功者均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先行小关节突切除,再行前路植骨融合后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前路手术均获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脱落等现象。结论采用大重量颅骨牵引,难以复位者辅以小关节突切除,复位后行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脱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仰卧升降式悬吊 摇摆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我院1996—2003年采取以伤椎为中心利用自制可升降式悬吊牵引 左右摇摆复位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07例,随访161例。结果本疗法治疗胸腰段稳定椎体骨折,复位满意,满意率98.8%。结论可升降悬吊 摇摆可调性复位,使椎体在持续过伸位左右摇摆,将嵌插的椎体摇动张开。既可以通过前纵韧带和椎间盘作用于病椎前部,使压缩成楔形椎体复原,又可以由后纵韧带和椎间盘作用于病椎后部使压缩椎体复位和突入椎管的骨块复位。升降式悬吊牵引架可以随时调节高度,具有安全性、创新性、科学性,适用性更全面。  相似文献   

20.
孙权  唐孝富 《中国骨伤》2012,25(7):607-609
目的:观察肩顶复位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7月至2010年6月,14例髋关节后脱位,男12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34.6岁;病程2h~3d,平均1.1d。采用肩顶复位法整复,复位后配以牵引、练功及中药等治疗。根据Harris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14例均一次复位成功并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Harris功能总分为(97.14±4.90)分,其中髋部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功能活动、畸形分别为(42.86±1.88)、(4.71±0.47)、(45.57±9.26)、(4.00±0.00)分;优12例,良2例。均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肩顶复位法可单人操作,有效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为患髋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