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正确识别多原发癌(MPC)。方法总结本院1995-2008年收治14例MPC病例。结果14例多原发癌中,同时性多原发癌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行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后,5年存活率≥42.85%(6/14)。结论MPC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提高对其认识,及时发现并注意与转移癌的鉴别,积极治疗,是提高多原发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多原发癌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85-185,188
目的:提高对多原发癌的正确认识,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9年近20年来本院收治的37例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多原发癌中,发生于同一器官或成对器官者21例。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诊断标准,37例患者均为X线、内镜、病理及手术所证实。结论:多原发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将诊断关口前移,能有效预防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大肠多原发癌是指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癌,分为同时多原发癌(SC)和异时多原发癌(MC)二种。由于本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临床病理类型,处理不当,易漏诊,以致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我院1985~1999年收治的大肠多原发癌9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及治疗等来分析近3年来年入住我科的11例双原发癌的特点,并总结其与激素关系。结果双原发癌发病与年龄相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好发部位及病理类型以消化道及腺癌为主;与激素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双原发癌以老年男性消化系统的腺癌为主,且与激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多原发癌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识别多原发癌(MPC)。方法经计算机病案检索系统从1796例消化道、肺和乳腺等癌症患者中查找MPC病例。结果共查出72例MPC病例,三病种的总发生率为4.0%(72/1796)。其中消化道癌症患者中MPC的发生率为5.5%(45/820);肺癌为3.3%(18/540);乳腺癌为2.1%(9/436)。结论MPC与转移癌或复发癌在治疗上有原则性区别,因为前者仍有机会争取根治性治疗,而后者一般仅为姑息性治疗,两者预后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消化系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2年4月至2012年6月间,89例消化系多原发癌患者,按患者和家属意愿,39例采取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结合的治疗方式,14例采取保守治疗,36例采取姑息治疗的方式,回顾患者的生存质量,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结果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患者2年生存期23例,5年生存期16例,生存质量更高,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和姑息治疗患者。结论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诊断,可以早期发现消化系多原发癌,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和化疗、放疗结合的方式,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同时性胃肠道多原发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并乙状结肠2例术后生存良好;回肠并直肠6例中5年存活3例,2例失访,1例复发放弃治疗而死亡;贲门并胃底和空肠并盲肠各2例均生存良好;大肠多原发癌18例中3年存活12例,5年存活6例。结论:胃肠道多原发癌,特别是大肠多原发癌,既可先后发生,也可同时发生,需尽量或同时检出第二原发癌的相应原发灶,彻底、及时开展根治性手术,术后行完善的化疗、放疗,以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多原发癌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麦冬  胡长路 《安徽医药》2017,21(12):2222-2224
目的 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1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2.26∶1,同时性多原发癌63例(35.8%),异时性多原发癌113例(64.2%).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139例(79.0%),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 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54.5%),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结论 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发病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中老年人MPC的临床资料。结果 MPC占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2.7%。双原发癌26例,三原发癌5例,四原发癌1例。双原发癌中肺的双原发癌4例,肺与其他器官合并的MPC 8例,肺癌占首位。首癌至末癌间隔最长24年,平均5年6个月。对第一癌治疗,手术13例,手术加化疗8例,手术加放疗5例,放疗4例,2例放弃治疗。结论当癌症患者出现新的癌灶时,不应草率认为是癌症晚期的复发或转移,而应考虑MPC的可能,并在明确诊断基础上施以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25例临床病理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邱建龙吴佩琴郭启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少见,占全部肿瘤的0.07~0.2%,占软组织肿瘤的10~20%。我院1972~1996年共收治125例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43例,占34.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胶质瘤病(GP)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一例GP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CT示腹腔内从肾中极层面至骨盆人口处层面见一巨大体积类园形高低混杂密度影。术中见巨大囊实混合性肿瘤,肿瘤来源于左卵巢,大小约30cm×20cm×10cm,包膜完整,分叶状;大网膜、腹壁上有大量弥散小结节,约绿豆大小,质硬。镜下见肿物由三胚层组织组成,含大量成熟的神经胶质组织。大网膜、腹壁上密集粟粒样结节,镜下均为成熟的神经胶质组织,边界清楚,无浸润。免疫组化:腹膜神经胶质结节Leu7(+)、GFAP(+)、S-100(+)、Vimentin(+),结节表面被覆的间皮细胞CK(+)。结论GP是一种罕见疾病,大部分对预后无不良影响,但可恶变,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大肠多原发癌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大肠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同时性多原发癌23例,异时性多原发癌5例;24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2例经钡灌肠检出,2例手术发现;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术.结论 纤维结肠镜的应用及术中仔细探查,是提高本病发现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多原发癌 (MultiplePrimaryCacinoma ,MPC)又称重复癌 ,是指同一病人在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以上的原发癌。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 1 976年以来所遇资料较全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6~ 70岁。原发癌中3例为鼻咽癌 ,第二原发癌分别为右外耳道及中耳骨肉瘤 ,右扁桃体恶性淋巴瘤 ,右外耳道鳞癌 ;另 2例原发癌为喉癌患者 ,第二原发癌均为肺癌。3例异时性多原发癌患者均为鼻咽癌 ,第二原发癌中外耳道及中耳骨肉瘤 ,右扁桃体弥漫性恶性淋巴瘤及右外耳道鳞癌各 1例 ,两原发癌距离 2~2 5年发生 ;同时性 2例 ,均…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组织。由于其种类繁多,诊断困难,手术复杂,因此我们将我院1978年~1990年间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5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后简称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提高对腹膜后肿瘤的认识。1 临床资料:本组55例腹膜后肿瘤占同期腹部肿瘤住院人数的1.1%。男2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和胃原发癌的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检查,观察1例MPC并进行文献复习.结论:食管具有鳞状细胞癌特点,胃角有腺癌特点,排除其它部位器官的浸润或转移,即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恶性肿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寿命不断延长,因而患另一癌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近年我们在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发现多  相似文献   

17.
多原发癌(mutipleprimarytumors)又称重复癌,是指同一宿主的单一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两癌间隔时间≤6个月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carcinoma,SC);〉6个月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carcinoma,MC)。多原发癌好发于成对器官和同一管道器官系统,其中以消化系统最为多见,占39.1%;肺第二原发癌和上呼吸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亦较高占22.4%,其中肺腺癌最为常见;其次是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国内外多原发癌发生率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现将1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2年6月,该院行综合治疗的23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率为100%,18人随访满2年。全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9%,39.6%,26.4%,生存率分别为83.2%,56.0%,33.6%,中位生存期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长度和照射方式(同野照射与分隔野照射)为预后影响因素(χ2=8.385、6.489,P=0.015、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方式为影响预后因素(χ2=6.917,P=0.009)。结论食管多原发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综合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徐梅梅  张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10-1710
腹膜间皮瘤来源于中胚层细胞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本文总结经病理证实的26例病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回顾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