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6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Nfm)积分及红细胞变形批数(I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二者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对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患者的外周微循环明显障碍,红细胞变形能力(PRCD)显著低下。文中讨论了患者微循环障碍及RCD下降与其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和自由基介导的过氧化性损害相关。认为Nfm及RCD的检测地了解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  相似文献   

2.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对其的影响。方法: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口服新正天丸对照组50例,口服氟桂嗪,疗程均为30天。并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中除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外,其它各项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中只有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沉改变明显(P<0.05),观察组对甲襞四项积分示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是偏头痛的重要病理特征,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组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97%的患者都表现为微循环障碍,管袢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的积分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与甲襞微循环仪检测患者左手无名批甲襞微循环指标。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偏头痛组患者TCD示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组甲襞微循环也呈相应的微血管狭窄,张力增加,加权积分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甲襞微循环的异常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采用简便、无创的甲襞微循环检测方法。获得人体微循环信息,间接反映颅内血流动力状态,动态地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ct、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5),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P<0.001),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龙津胶囊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我们对101例微循环障碍患者予以龙津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微循环状态得到显著改善,甲襞微循不各分值及总积分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0.001),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如何进行甲襞微循环的综合定量分析是目前较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我们采用MCIP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系统/冻结,自动边缘跟踪 法测定了天津地区390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正常参考值。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随着 年龄增大,甲襞微循环平均积分值亦随之增大,主要表现红细胞聚集程度血管分化 不良、变短、管径变粗等症状。经统计学处理,20~35岁与36~50岁总积分比较存 在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与 50岁以上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5 —50岁与>51岁以上总积分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各组中性别结果比较差 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268例肝病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测定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204例病毒性肝炎,64例肝硬化和60例正常人用酶偶联法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G)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AIH)、慢性迁延型肝炎(CPH)和慢性活动型肝炎(CAH)血清TG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而肝硬化(LC)患者血清TG水平稍低于正常人(P〉0.05)。这对于分析和评估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CPA、CAH及LC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5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82例冠心病功能正常者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统计处理和甲襞微循环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率均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与心功能正常者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甲襞微循环改变以输入枝、输出枝管径变细、输入枝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程度严重及白色血栓增多为主,与心功能正常组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或<0.01)。提示了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与血液红细胞聚集增多和微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如何进行甲襞微循环的综合定量分析是目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使用赵克森氏时-空域图像分析法测定了粤东地区241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正常参考值。发现各年龄组均有特征性表现,其主要差异是从老年前期起血液流速变慢,统计学资料有显著性差异:>61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0. 01<P<0.05,与21~50岁组比较P<0.01;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中,青年组在正常范围,老年前期起积分值逐步上升,>61岁的老年组积分最高,各组间的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组中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观察210例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NFM),发现存在微循环障碍, 且随年龄增长有加重趋势。不同病期,积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 提示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血液流变与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方 法收测35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甲襞微循环及部分生化指标,与3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组全血高、低切粘度和高、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组上述各粘度指标仅轻度增高(P>0.05);(2)各DM组及不同并发症亚组均有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白色微血栓等指标显著异常(P<0.05~0.001);(3)NIDDM 组及并发症亚组,微血管畸形数增多,管禅长度增加,微血管周围有明显渗出及出血等形态和管围指标的改变(P<0.05~0.001);(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DM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与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粘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程度与白色微血栓数量均呈正相关(P <0.05~0.001);空腹血糖与微循环内血流速度呈负相关(P<0.05),IDDM组血浆粘度与全血高、低切粘度、白色微血栓呈正相关(P<0.05)。结论:(1)各型 D M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2)D M患者血液流变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形态积分男女均无显著性变化(P> 0.05),女性袢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0.05< P<0.01)流态、总积分值男女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证实了患者由于红细胞聚集、出现粒流、断流、管袢出血异形管袢出现率增多、白血栓增多血流速度减慢所致.而上述诸指标的变化,导致哮喘疾病微循环的改变,加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151例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151例恶性肿瘤(MT)患者甲襞微循环(NFM)16项指标中,12项异常率及四项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食道癌的NFM形态学及周状态改变最显著,流态学改变突出是肺癌和肝癌的特征。转移者流态异常比无转移者增高显著(P〈0.01)。患者NFM改变的机理与其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关,微循环障碍可促进MT的生长及转移,认为NFM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微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延缓肿  相似文献   

15.
以改善微循环为主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科收治的67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以山莨菪硷为主进行治疗,并以83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在退黄,降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LTT、ERFT),提高A/G比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肝、脾肿大回缩至正常也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山莨菪硷具有促进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血液流态,促进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使脏器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可作为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19项参数)和血液流变学(11项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6.9%的患者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异常,88.6%的患者血液流变学JB值异常,JB值与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呈正性相关(P均〉0.001,r分别为0.37和0.34),与实周状态积分值相关性差(P〈0.001,r=0.27),与形态积分值无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组研究显示,JB值正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我科1993年收治73例病毒性肝炎的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检测结果,同时对22例用蝮蛇抗栓治疗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变化,讨论血流变检测对病毒性肝炎血淤型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44例血淤型肝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示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明显高于非血淤型组(P<0.05-0.01)和正常组(P<0.01)。而 27例非血淤型肝炎大多数血流变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与正常组对比P<0.05-0.01),22例血流变明显改变患者,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淤症表现减轻,血流变异常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观测冠心病ST段变化与甲襞微循环关系,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 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分析加权积分法定量 观测 30例冠心病 ST段变化患者甲襞微循环。结果显示冠心病 ST段变化患者甲襞 微循环改变表现为管径变细,管袢变短,红细胞聚集,白微栓形成及袢周渗出等与 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微循环障碍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 障碍程度与心电图 ST段变化呈正相关,甲襞微循环可以做为监测冠心病病中病情 变化动态指标而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山茛菪硷治疗顽固性癫痫(EP)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与30名正常人对照,观察50例EP患者经山莨菪硷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的异常率。结果:EP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甲襞微循环各指标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P患者治疗前也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结论:癫痫病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经用山茛菪硷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表明该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改善微循环,增加其血液灌注量,促进脑功能恢复。本研究提示,脑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顽固性癫痫的重要发病机理和难治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如何进行甲襞微循环的综合定量分析是目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使用赵克森氏时-空域图像分析法测定了粤东地区241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正常参考值。发现各年龄组均有其特征性表现,其主要差异是从老年前期起血液流速变慢,统计学资料有显著性差异:>61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0.01<P<0.05,与21~50岁组比较P<0.01;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中,青年组在正常范围,老年前期起积分值逐步上升,>61岁的老年组积分最高,各级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组中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