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置管的单日、双日将75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宽胶布高举平台方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再用别针远端固定于床单,起双固定作用;观察组采用3M弹力胶布结合结带法对胸腔闭式引流管做双道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胶布更换间隔时间、脱管发生率、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感。结果两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脱管发生率、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程度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定效果更好。结论 3M弹力胶布结合结带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H"形3M弹力胶布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取"H"形3M弹力胶布固定以及3M宽纸胶布固定,观察两组首次固定后导管移位、胶布松脱情况、胶布使用天数、病人舒适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后效果、舒适情况、胶布首次固定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H"形3M弹力胶布固定引流管,具有黏附性好、使用时间长、固定可靠、不易移位、病人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高艳芬  梁宝卿 《全科护理》2014,(11):990-991
[目的]探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固定引流管(观察组),选取36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普通固定法固定引流管(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固定效果和引流管固定后牵扯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皮肤压伤、管道脱出、胶布松脱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病人因引流管牵拉造成的疼痛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200例,按放置引流管的单日、双日分为2组。试验组106例,穿刺处常规消毒后覆盖3M透明敷贴,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侧翼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94例,穿刺处常规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用布胶布或纸胶布加以固定,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侧翼处上下3cm用布胶布或纸胶布加以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影响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胶布松动率、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5.7%、0.9%,明显低于对照组21.3%、7.4%,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瘙痒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0.9%、1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9%(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及侧翼处用3M透明敷贴固定效果优于布胶布或纸胶布固定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术前、术后需放置胸腔引流管的病人37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90例,将胸腔引流瓶挂钩固定于床沿下,不用别针同时把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对照组186例,按常规把胸腔引流瓶挂钩固定于床沿下,同时用别针将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比较2组病人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影响度。结果实验组胸腔闭式引流管折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引流管脱出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胸腔引流管固定的舒适影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引流管连接不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的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术前、术后需放置胸腔引流管的病人37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9例,将胸腔引流瓶挂钩固定于床沿下,不用别针同时把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对照组186例,按常规把胸腔引流瓶挂钩固定于床沿下,同时用别针将引流瓶上的连接管固定于床单上.比较2组病人的引流管固定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影响度.结果 实验组胸腔闭式引流管折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引流管脱出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胸腔引流管固定的舒适影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腔引流管连接不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的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3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采用管道小组设计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对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瓶(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两组均每天更换引流液,分别在一次性胸腔引流管上端和下端2—3cm处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引流操作时间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操作时间为2.1min,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4例;对照组引流操作时间10.3min,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16例。两组操作时间及引流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x2=9.40;P〈0.05)。两组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管道小组自行设计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时间短,减少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感染几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赵宇坤 《护理研究》2004,18(21):1914-1914
为避免自发性气胸、脓胸等须长期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 ,因翻身、坐起、入睡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引流瓶碰倒或碰碎现象的发生 ,可采用以下方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  以引流瓶为中心 ,将 6个空易拉罐 (罐内注满清水 )依次摆放围成一周 ,然后将易拉罐用胶布固定稳妥。观察引流量或更换引流瓶时 ,可将引流瓶从易拉罐围成的圆环中取出 ,操作完毕后放回。  此法固定引流瓶 ,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实用性强 ,且易拉罐围绕引流瓶后 ,增大接触面积 ,增加稳定性。经临床验证效果很好 ,各位同行不妨一试。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瓶新法介绍!075000$中国…  相似文献   

9.
周红  夏俊琳  段斌 《护理研究》2014,(11):4083-4083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上治疗气胸、液胸、血胸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多采用胸部缝合和胶布固定法,然后把引流瓶用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下.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较粗,病人在变换体位时会产生较大的牵扯力量,造成胶布撕脱,牵拉引流管引起病人疼痛,清醒病人为防止引流管脱出和移动,往往限制床上活动,情绪紧张、焦虑病人由于躁动使引流管脱出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的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在脑科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脑室引流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使用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及传统悬挂固定引流袋。观察调整引流管口高度、测量床头角度及中心静脉压的精准度;计算24 h开放关闭引流管、调整引流管高度的时间;统计2组患者因遗忘开放及关闭引流管导致不良事件例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开放及关闭引流管、调整引流袋高度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忘开放引流管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分别为0例和7例;观察组测量方法较对照组更精准。结论 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具有“三测”功能,即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及床头角度功能,操作简便,测量精准,明显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杜绝了因遗忘开放引流管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弹力宽胶布在经鼻气管插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经鼻气管插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环绕式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弹力宽胶布固定。比较2组气管插管固定效果、皮肤黏膜损伤、患者舒适度、固定带更换时间。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固定情况、患者舒适度均好于对照组(Z=-3.489,P<0.001;Z=-3.399,P=0.001),皮肤黏膜损伤情况轻于对照组(Z=-3.159,P=0.002),固定带更换时间长于对照组(t=19.265,P<0.001)。结论 弹力宽胶布固定气管插管牢靠安全、不易脱出,皮肤黏膜损伤情况减少,患者舒适度提高,固定带更换次数少,护理工作量减轻,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临床上治疗气胸、液胸、血胸常用的治疗方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多采用胸部缝合和胶布固定法,然后把引流瓶用挂钩固定于一侧床沿下。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较粗,病人在变换体位时会产生较大的牵扯力量,造成胶布撕脱,牵拉引流管引起病人疼痛,清醒病人为防止引流管脱出和移动,往往限制床上活动,情绪紧张、焦虑病人由于躁动使引流管脱出的危险性增加。护理人员在搬运或给病人翻身时易引起脱落。因此,我科研制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透明敷料在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76例肺癌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期限均从置管当日到遵医嘱拔除引流管止。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对照组仅使用3M透明敷料贴于胸腔引流管固定处皮肤,观察组在应用透明敷料的基础上加用3M加压固定胶带以"川"字型螺旋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舒适度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3M加压固定胶带联合透明敷料对胸腔闭式引流管加以固定,能够更好地固定胸腔引流管,预防导管滑脱,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于气胸、血胸及开胸手术后患者,术中医生常规用手术缝线缠绕胸管打结固定,伤口覆盖纱布用两条窄胶布固定后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导管。此固定方法打结可能会出现不紧或松脱,且交叉固定导管的胶布无加固,易导致引流管意外脱出。因此,本科采取了一种螺旋加固的简单固定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用物无菌纱布,两条宽3cm、长20cm并从宽边中点向对侧撕开至10 cm处的胶布A和B。  相似文献   

15.
马卫平 《全科护理》2014,12(1):64-64
[目的]观察施乐扣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效果。[方法]将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施乐扣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采用IV3000固定。比较两组病人导管脱出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导管脱出、不适感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可减少导管滑脱和病人不适感,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呼吸内科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124例),实施后(2015年3-10月)为观察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常规为基础,建立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健康宣教、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引流袋摆放位置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和细则,运用这4项护理质量指标对呼吸内科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管理。结果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合格率、引流袋摆放位置正确率、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胸腔闭式引流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在颅脑术后患者脑室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8),2020年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常规引流及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辅助进行脑室引流,比较2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引流管阻塞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流袋入口高度准确率高于对照组(χ2 =6.576,P=0.010),引流管阻塞、脑疝、脑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949,P=0.015;χ2 =7.004,P=0.008;χ2 =7.017,P=0.008)。结论 自制红外线高度测量仪有助于临床护士精确调整脑室引流袋高度,降低患者脑室引流相关并发症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或注入药物留置期间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与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效果的不同。方法选取同一时期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或)注入药物的患者,在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8例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2例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接受程度。结果思乐扣固定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接受程度高,舒适性好;传统方法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患者舒适度低,接受程度低。结论采用思乐扣固定胸腔引流管优于胶布和贴膜等传统方法固定胸腔引流管,是值得推广的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自行设计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固定头兜,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60例唇腭裂患儿,应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固定头兜固定鼻撑矫治器,对照组使用医用胶布固定鼻撑矫治器。比较两组面部皮肤状态,分析试验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固定头兜的使用评价。结果 试验组面部皮肤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认为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固定头兜能保护患儿面颊部皮肤,装置操作简易、佩戴及取下方便,价格合理,成本较低。结论 新生儿唇腭裂术前矫治固定头兜利用患儿头部作为固定力支撑,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且不会对患儿面部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产儿医用头部固定软枕在预防早产儿扁头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4-2018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200例,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2组早产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乳胶手套水枕,观察组给予早产儿医用头部固定软枕。患儿出院时,比较2组早产儿扁头综合征程度。 结果 观察组扁头综合征程度低于对照组(Z=-4.534,P<0.001)。 结论 早产儿医用头部固定软枕能有效预防早产儿扁头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