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7例,其中PICC组32例,感染率8.1%,为2.79‰导管日;UVC组5例,感染率2.7%,为3.9‰导管日。PIC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UV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可造成CRBSI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追踪401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01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总导管留置时间为43 155 d,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6例,感染率为1.07/1 000导管日。单因素分析显示,MARSI史、经PICC输注刺激性药物、血小板水平、APTT水平、置管地点、置管次数、导管移动、导管维护周期延迟、维护人员资质对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MARSI史、经PICC输注刺激性药物、置管次数是肿瘤PICC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水平、维护人员资质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以期降低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及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8年5月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管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异位至不同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并分析原因。结果共425例新生儿行PICC置管,72例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其中22例置管48 h内PICC尖端自发矫正至最佳的上、下腔静脉位置;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率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但经上肢静脉置管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也明显高于经下肢静脉置管(P<0.01),尤其是异位至颈内静脉的PICC尖端异位自发矫正率高达71.4%。结论部分异位PICC尖端可以自发矫正,首次X线片定位结果显示尖端异位的PICC导管,不建议轻易退管或拔管,可以先当作外周静脉导管使用,置管后24 h内进行影像学导管尖端定位跟踪,确定其是否自行复位,如未能复位再重新置管或拔出部分导管后作为外周静脉导管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置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25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测量时,患儿的下肢呈自然屈曲位,测量从穿刺点-腘窝静脉-股静脉-剑突软骨的长度。对照组测量时,患儿下肢伸直,测量从穿刺点-腹股沟-剑突软骨的长度。置管成功后,采用胸部X线定位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PICC置入最佳位置成功率为80.5%,高于对照组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P0.05)。结论新生儿经下肢PICC置管,采用自然屈曲位测量,长度更为准确,可提高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的成功率,确保PICC置管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芬太尼对早产儿PICC置管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行PICC置管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40例。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比较各组患儿在PICC置管前15s、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s时的疼痛评分,并比较各组患儿PICC置管的穿刺次数。 结果 在置管前15s,各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2,P=0.488);各组患儿在PICC置管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置管后30s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芬太尼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非营养性吸吮组(P<0.05);各组患儿PICC置管的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08, P<0.001)。 结论 非营养吸吮及芬太尼镇痛能缓解早产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疼痛,而芬太尼镇痛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采用PICC不同位置导管留置对穿刺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46例采用PICC导管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上肢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其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穿刺并和下肢大腿内侧大隐静脉(其尖端位置在下腔静脉)穿刺并作比较,观察上肢与下肢穿刺时间及留置时间。结果通过46例新生儿PICC导管置管在不同位置的时间观察,下腔静脉组明显比上腔静脉组穿刺时间短,留置时间长,易于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PICC导管置管穿刺位置最适宜在大腿内侧,尖端位置位于下腔静脉,其操作时间短,留置时间长,易于护理,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因其具有操作安全、快捷,导管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在新生儿的肠道外营养和治疗用药等途径广泛应用。但国内目前新生儿PICC置管的方法多为盲穿,无法在血管可视化下进行穿刺和送管,也无法实时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反复调管、导管异位等都会对患儿造成更大的损伤。本文对新生儿常规PICC置管技术、超声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及优势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超声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防范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60例,其中有13例患儿发生置管并发症作为发生组,47例患儿未发生置管并发症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导管堵塞、导管部分脱出、是否外部加固、导管尖端达到预期位置、是否连续输液、输注液类型、冲管频率等资料,并采用SPSS20. 0软件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体重1500 g、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达到预期位置、连续输液为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主要与患儿低体重、外部未加固、导管尖端未达到预期位置、连续输液有关,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上对照组于置管后通过常规X线摄片法定位;观察组操作过程中使用心脏超声进行定位,比较两组导管尖端移位及导管未达指定位置情况,比较两组置管耗时及穿刺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尖端移位及导管未达指定位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穿刺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心脏超声技术用于PICC导管置管尖端位置判断,具有定位准确,缩短操作耗时,减少操作损伤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下肢与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疼痛程度、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n=50,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与B组(n=50,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A组操作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导管异位率、送管困难率低于B组(P<0.05)。A组穿刺时、穿刺后5 min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P<0.05)。A组的配合度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而言,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上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更好,利于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在肿瘤化疗患者Power 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化疗科需置入Power PICC导管的963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方式分为试验组493例和对照组470例,试验组采取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塞丁格穿刺技术进行置管,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并绘制生存曲线反应两组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一针式皮下隧道法可明显降低置管后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aHR=0.304,95%CI(0.137,0.677),P<0.01;aHR=0.304,95%CI(0.097,0.958),P<0.05],一般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均对导管移位及导管堵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通过一针式皮下隧道进行Power PICC置管可明显减少置管后并发症,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ower PICC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癌症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CVC导管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和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且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ICC导管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穿刺点感染率、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率、导管脱出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位调整在新生儿经头皮静脉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送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找到最佳的送管体位。方法根据送管时的体位不同,将75例经头皮静脉PICC置管的患儿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平卧位组和体位调整组,比较两组的送管时间、导管异行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儿送管总时间、颈部及以下送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体位调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调整组患儿导管异行率(4.8%)低于平卧位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除24 h内穿刺点少量渗血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非计划性拔管;所有患儿在置管过程中无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结论在经头皮静脉PICC置管送管过程中进行体位调整可以降低导管异行率,减少导管位置调整次数,减小对血管的创伤,且不延长置管耗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对导管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75例进行新生儿PICC置管的患儿,置管成功后通过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结果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和下腔静脉的患儿比位于其他部位的使用时间延长;且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的患儿发生静脉炎的比例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静脉是新生儿PICC置管的首选,上腔静脉是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5.
总结4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新生儿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改善呼吸,解决患儿通气不足、缺氧问题;尽快拍片协助确诊,确定PICC位置,观察有无胸腔积液;胸腔穿刺解除压迫,留取标本送检;停止PICC输液,拔除导管。另外,PICC使用过程中应做到置管后的严密监测,适当固定穿刺侧肢体,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组4例患儿经积极抢救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余燕平  杨仙姬  李龙凤  黎燕清 《全科护理》2021,19(21):2936-2938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医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法,置管后行胸部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采取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以导丝为介质获取腔内心电图P波改变,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置管后再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第5胸椎~第7胸椎)到位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心律失常、血流感染).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率及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可减少二次置管.  相似文献   

17.
分析6例PICC置管异位至半奇静脉的病例,总结异位的原因以及处理要点。在实施PICC置管操作时,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奇静脉/半奇静脉的解剖特点,在置管前充分评估,置管过程中重视患者主诉,不断积累经验,置管后准确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对半奇静脉异位的发生要尽早识别,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导管尖端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朱芳  邱赛男  苏斯  方婷 《护理学报》2019,26(23):69-70
目的 探讨上挑扩皮技术在心电定位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3—12月200例在心电定位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上挑扩皮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扩皮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比较2组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扩皮送鞘成功、置管后24 h出现渗血情况、疼痛程度及7 d以内维护导管频次。结果 2组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扩皮送鞘成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24 h出现渗血情况及7 d以内导管维护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挑扩皮技术,扩皮创伤小、深度浅,可有效降低了PICC置入后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减少了维护频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为20例肘部静脉穿刺失败或肘部静脉无穿刺条件的患儿经颈外静脉通路 PICC 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掌握颈部的解剖结构、掌握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做好 PICC 的护理等措施。20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一次性颈外穿刺置管成功15例(右侧颈外静脉13例,左侧颈外静脉2例);2例右侧穿刺失败后转至对侧穿刺成功;1例右侧颈外静脉穿刺送管受阻改为对侧穿刺置管成功;2例左侧颈外静脉穿刺成功后错位至同侧腋静脉和对侧颈内静脉,重新调整后成功。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堵管1例,意外拔管1例;导管留置时间为2月~10月。认为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 PICC 弥补了肘部静脉无法穿刺或穿刺失败的不足,是困难血管患儿使用 PICC 的备选方案,其使用安全可行;熟练掌握穿刺和维护技巧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内心电图特异性Q波引导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5月选取我院肿瘤科经上肢置入PICC的患者371例,按入组顺序进行抽签,A为观察组179例,B为对照组192例。观察组采用心内心电图定位法联合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并观察特异性Q波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比较2组患者导管尖端异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置入PICC导管尖端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心内心电图特异性Q波辅助三向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能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