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高危因素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天津某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169例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预期性悲伤量表、照顾负担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对象预期性悲伤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0.64±19.1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诊断、个人负担、消极应对进入回归方程(P<0.001),共解释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总变异的30.5%。结论 本组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疾病诊断、个人负担和消极应对是其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人员重视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的预期性悲伤状况,积极开展适宜的心理社会支持,减轻个人负担,并引导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预期性悲伤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学龄期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38例学龄期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FoP-Q-S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e coping style scale, SCSQ)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得分为(40.59±7.6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性别、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患儿病情危重程度、社会支持以及消极应对方式为其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均会影响恐惧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隔离治疗患者癌症进展恐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7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隔离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癌症进展恐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隔离治疗患者癌症进展恐惧总分为(41.42±10.59)分,其中73.25%的患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疾病进展恐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31I治疗次数、心理痛苦、社会支持是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隔离治疗患者癌症进展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F=26.870,P<0.001),可解释总变异的57.7%。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隔离治疗患者癌症进展恐惧水平较高,应早期筛查患者癌症进展恐惧水平,针对危险因素及照护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与干预策略,以减轻患者癌症进展恐惧困扰,改善其治疗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感性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4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预感性悲伤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2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感性悲伤得分为(81.33±15.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有无相似照顾经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程度、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是预感性悲伤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感性悲伤总变异的41.6%。结论 本组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感性悲伤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有相似照顾经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程度较差的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根据主要照顾者特点实施针对性干预,引导其积极应对,避免消极应对,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预感性悲伤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青年男男性行为者HIV/AIDS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12月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艾滋病门诊进行随访的286例青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恐惧疾病进展恐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艾滋病内在歧视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青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29.26±10.0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既往有无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面对、回避、屈服、社会支持、内在歧视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5.3%。结论 本组青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既往有无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不同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内在歧视是青年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采取各种方式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激发患者潜在的积极心理、减少内在歧视,进而降低其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2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6.11±12.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其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妇科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经历的积极变化,根据其影响因素,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其产生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复发担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总分为(55.78±25.35)分;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面对和屈服2个维度是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面对和屈服应对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复发恐惧水平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恐惧水平,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疾病家庭负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住院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家庭负担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63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疾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疾病家庭负担得分为(23.66±9.22)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0.43±16.15)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0±0.6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平均月收入、患者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总分是不孕症患者配偶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疾病家庭负担83.5%的变异。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疾病家庭负担水平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平均月收入较低、独生子且患者文化水平较低的不孕症患者配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配偶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水平,进而降低其疾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9月在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的225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死亡焦虑量表、希望水平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对象预期性悲伤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期性悲伤得分为(45.69±15.73)分,与死亡焦虑呈正相关(P<0.05),与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疼痛反应、死亡焦虑、希望水平、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晚期癌症患者预期性悲伤总变异的74.5%。结论 本组晚期癌症患者的预期性悲伤呈中等水平,医务人员要关注女性、收入较低、疼痛严重、死亡焦虑大、希望水平低、社会支持低的晚期癌症患者,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预期性悲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2021年4月抽取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2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王平教授运用中药口服联合铍针针刺治疗早期距骨坏死的经验。王平教授认为距骨坏死属于中医学中"骨痹""骨萎""骨蚀"的范畴,而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筋骨失养,故提出运用中药汤剂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气养血为主,并辅以铍针针刺疗法,综合诊治,疗效显著。附典型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古籍中有"经水不利""经水涩少""经水少"等记载,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导师李伟莉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该病的诊疗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治疗经验。她指出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肾虚、血虚、血寒、痰湿及血瘀所致,谨遵"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临证中,病证结合,辨证施治,分期论治,以养血活血调为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准确率及NICU护士合作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7年3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提高调控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的准确率”为主题,品管圈活动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现况调查问卷共查检早产儿300例次,针对查检结果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确立改善重点,设定目标值,拟定对策并实施制定NICU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模式,通过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早产儿中性温度调控准确率;及采用中文版护护合作量表(NNCS)对圈成员的合作能力对比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2组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准确率分别为65.3%、86.0%(P<0.05),活动后圈成员合作能力总分为(3.10±0.51)分高于品管圈活动前(2.91±0.53)分(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NICU护士对早产儿中性温度个性化需求调控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圈成员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临床带教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完善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养体系。方法 通过在线沟通对11名各阶段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质性研究。结果 提炼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临床带教老师的能力需求包括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不同阶段研究生对其临床带教老师需求侧重有所不同,较多研究生对临床带教的循证实践能力有较高需求;对于其临床带教老师的准入及考评标准要求高而全,并提出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希望增加研究生对临床带教老师评价这一项。结论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其临床带教的需求增加,提示应加强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能力及循证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关注不同阶段研究生对临床带教的需求,同时关注对所带研究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MAUD)者与海洛因使用障碍(heroinusedisorder,HUD)者脑局部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的差异及其与精神行为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导致不同精神状况的潜在神经机制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收集男性MAUD患者21例,招募人口学资料与之匹配的HUD患者及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s,NC)各21例。3.0 T磁共振设备用于脑影像数据的采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SCL-90)进行精神症状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静息状态下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差异。MAUD组内,采用基于全脑体素的方法分析其脑区与精神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MAUD组焦虑、敌对、偏执及核心精神病性项目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敌对项目显著高于HUD组(P<0.05);HUD组与NC组无显著差异。三组间右侧小脑、右侧额中回、右侧壳核、右颞下回、左额上回、左顶下小叶、左侧丘脑及左侧梭状回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健康组相比,MAUD组ReHo值升高的脑区有:右额中回、右侧颞下回;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左额上回、右壳核;HUD组ReHo值升高的脑区为:右额中回;ReHo值降低的脑区为:左侧丘脑,左侧梭状回,右侧壳核,左顶下小叶。与HUD组相比,相同吸食时间的MAUD组右侧小脑、左额上回ReHo值降低,而右额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丘脑ReHo值显著增高。MAUD组内未发现脑区与精神量表的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与HUD组相比,MAUD组对司职情绪调节、听觉功能及记忆相关脑区的损害更严重,可能是其特殊精神症状发生的潜在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该文回顾和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进展,并介绍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认识。从中医辨证治疗,针灸疗法,手法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势性,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医家各有不同认识。如王履"以地黄为君",吴仪洛则"八味地黄丸主用之味为桂、附",现代7版《方剂学》与吴仪洛持相同观点。但以温补学派"一阳陷于二阴之中"理论分析,则以附子、地黄阴阳同补,以阳化阴,以阴涵阳,共为君药。根据炮附子配伍地黄的阴阳原理,近现代医家祝味菊又延伸出附子分别配伍磁石、茯神、酸枣仁等的用药规律,并用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方法评价不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D2receptor,DRD2) TaqIA基因型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海洛因成瘾者岛叶的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特征及意义。材料与方法 27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DRD2TaqIA A+型男性海洛因成瘾者和相匹配的20例A-型男性海洛因成瘾者,进行3.0 T核磁共振rs-fMRI扫描,并采集其后12个月内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的操守时间数据。影像学数据经dpabi软件分析,以双侧岛叶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两组被试全脑功能连接差异脑区,利用偏相关分析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操守时间的关系。结果与A-型相比,A+型组右侧岛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双侧尾状核功能连接强度显著减低(P<0.001,FDR校正,体素>5);右侧岛叶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强度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操守时间呈正相关(r=0.378,P=0.011;Bonferroni校正P<0.05)。结论不同DRD2TaqIA基因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的岛叶功能连接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涉及脑岛调节的抑制控制及奖赏神经环路的脑区,这可能是DRD2TaqIA基因型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复吸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保守治疗是跟痛症的首要选择方案,中医药在保守治疗跟痛症中优势显著。该文就针灸、热敷、熏洗、口服中药以及其他治疗等方面总结近些年中医药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在治疗跟痛症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HAN Qing;ZHOU Zhiliang;GENG Na;Gan Di(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50,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