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渗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比剂渗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扫描图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育联合血管通路耐高压预警评估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防控对比剂渗漏及不良反应,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颈外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上肢血管穿刺特别困难、行CT血管成像检查者提供有效的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途径。方法对105例上肢血管条件特别差、确定穿刺困难、心脏功能无重度损害、行CT血管成像的检查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安置留置针、建立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通路,以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团注跟踪感兴趣区平均CT值、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为评价指标,观察此路径用于该检查的有效性。结果经颈外静脉通路高压注射碘对比剂行CT血管成像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1.4%;团注跟踪感兴趣区平均CT值为(351.11±112.98)HU;碘对比剂外渗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图像质量达诊断要求。结论采用经颈外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通路行CT血管成像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于血管条件特别差、无心脏病史或心脏功能≤III级、上肢静脉穿刺困难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颈外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穿刺特别困难者提供一条安全的增强检查途径。方法选择上肢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者为对照组(n=50);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为观察组(n=40),观察组均为上肢血管条件特别差、穿刺困难者。建立不同路径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评价表,其观察指标包括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渗漏率、碘对比剂剂量、注射速度、延迟时间、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注射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等。结果对照组有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8%,无渗漏发生;观察组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穿刺后等待检查过程中留置针滑出。对照组和观察组注射前后心率[(3.25±11.53)次/min比(-1.31±7.91)次/min]、舒张压波动值[(-6.75±24.24)mmHg比(3.04±8.82)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9,-1.91;P均〉0.05),收缩压波动值[(-2.60±13.09)mmHg比(7.39±13.52)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两组均无临床症状及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图像质量高;对血管条件特别差的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穿刺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只是技师在进行扫描时适当调整碘对比剂的剂量、扫描延迟时间。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对于心功能正常者安全可靠,对穿刺特别困难者进行增强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肿瘤内科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CT增强扫描首次使用普通留置针(Y型BD静脉留置针20 G)作为对照组,而第2次CT增强扫描经耐高压双腔PICC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及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结果 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发生外渗情况,对照组有6例(6.0%),观察组有1例(1.0%),2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检查前无须进行血管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改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有效地避免对比剂外渗。方法:将2050例CT增强扫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0例和对照组750例。观察组患者用静脉套管针穿刺,对照组采用蝶式头皮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情况;同时统计分析不同穿刺部位对渗漏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1)。大静脉渗漏率低于小静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积极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是关键,不仪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渗漏率,而且可确保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碘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医院影像中心CT增强检查的31 9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12月CT增强检查的32 10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列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制订改进方案,计算干预前后患者失效模式风险优先系数(RPN),并调查干预前后患者对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运用的认知水平、完全水化率、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健康宣教不足、用药注意事项交待不足、各区域宣教设施不足、健康宣教方式不当、信息化程度不足的RPN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碘对比剂运用的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应用于预防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中,可提高患者执行检查注意事项的依从性,进而降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影像检查服务的满意率,改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射器腕上区“平行”静脉穿刺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注射器腕上区平行静脉穿刺法的效果。方法:应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患者2929例,分成观察组1292例和对照组163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腕上区平行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腕上区平行静脉穿刺方法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CT增强扫描成功率,能有效减少对比剂外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两组均行CT增强扫描,研究组应用颈外静脉穿刺,常规组应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穿刺舒适度[采用舒适度量表(BCS)]、碘对比剂外渗率、患者满意度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碘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碘对比剂外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B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静脉通路护理不当是碘对比剂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CT增强扫描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安全性均较高,并且可以缩短穿刺时间、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在增强 CT 检查中对降低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600 例行增强 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使用的碘对比剂采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加热至 37 ℃后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的碘对比剂从医用恒温箱(18~22 ℃)取出来直接注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 CT 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 30 min 内发生过敏样反应及碘对比剂外渗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 CT 检查中,使用新型便携式恒温箱对碘对比剂进行提前预热,能够有效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艳 《当代护士》2021,28(5):122-124
目的 探讨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碘对比剂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3689例CT增强检查患者.对照组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71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818例CT增强检查患者,采取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在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扫描前后的心率和舒张压值以及渗漏、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头晕、恶心、皮疹、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增强扫描前后心率、舒张压较稳定,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漏、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敏感指标控制的护理方案在CT增强检查中对预防碘对比剂的负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其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减少毒性反应、渗漏等情况发生,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检查中患者心率及舒张压也相对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碘对比剂CT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20例碘对比剂CT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组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碘对比剂CT检查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能谱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射科行能谱CT增强扫描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蝶翼头皮静脉针。比较两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评分、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扫描成功率及渗漏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护士未发生针刺伤;而对照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发生针刺伤11例次,占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34)。观察组患者穿刺处疼痛评分为(3.1±0.52)分,而对照组患者穿刺处疼痛评分为(6.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高压注射过程中有3例发生对比剂外渗。而对照组高压注射过程中有16例患者发生对比剂少量外渗,其中3例患者发生对比剂大量外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P=0.043)。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了造影剂渗漏率,保护了护士职业安全性,减少护士因针刺伤所引发的职业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便于患者肢体活动,且一旦发生并发症时便于抢救给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后对比法,对强化头皮针组(60例)和静脉留置针组(60例)对比剂渗漏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强化头皮针组60例病人中有12例发生对比剂渗漏,渗漏发生率为20%,静脉留置针组无一例发生渗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头皮针组影像质量优良率为76.7%,静脉留置针组影像质量优良率为9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T血管成像检查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注药可提高注药速度、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7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30mL对比剂,对照组患者使用70mL对比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CT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T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T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CT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4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不影响CT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图像质量,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肿瘤放疗患者行CT模拟定位高压注射造影剂时,提高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的穿刺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272例肿瘤放疗CT模拟定位下高压注射造影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方法,即穿刺点选择暴露血管远心端,增大进针角度,进针后不经过皮下潜行,套管针尖端位于血管直的部位。对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渗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79,P=0.039);静脉渗漏显著低于对照组(Z=1.382,P=0.044)。结论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高压注射造影剂时,穿刺点选择暴露血管的远心端,增大进针角度,进针后套管针尖端位于血管直的部位的改良穿刺方法较传统穿刺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CT増强扫描使用密苏里? XD 2001 CT-高压注射器注射碘对比剂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控制。方法 2018年1月至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和密苏里? XD 2001 CT-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将2018年1月至3月CT增强扫描患者8 263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检查过程中高压注射器报警和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制定评估、静脉留置针穿刺和高压注射流程,组织相关培训和考核,并应用于后续的检查中(2018年4月至6月检查8 9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高压注射器报警率、碘对比剂外渗率。结果 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后,高压注射器报警率由8.79%下降到3.34%(P<0.05);碘对比剂外渗率由0.42%下降到0.27%(P>0.05)。结论 实施重点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患者CT增强扫描顺利、安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381例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80例和观察组1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外渗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为0.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68(P0.05)。结论 CT增强检查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对比剂外渗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丽  李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29-1930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时对比剂渗漏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我科2009年行CT增强检查中11例渗漏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找出对比剂渗漏原因。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注重患者穿刺前的健康宣教、血管的评估选择、穿刺技术的提高、穿刺针的选择、对比剂注射压力的选择等方面,对有效减少渗漏,确保高压注射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患者能谱CT增强检查前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预防碘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脏能谱CT增强检查的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以在增强扫描前是否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增强扫描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而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4例患者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其中轻度反应12例、中度反应2例;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度反应1例。结论在注射造影剂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可以预防或减轻碘过敏反应,提高患者能谱CT增强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高压注射对比剂发生静脉渗漏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降低渗漏的发生率,从而取得满意的影像资料,提高疾病诊断率。方法本院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时高压注射对比剂的1850例,其中有3例发生血管渗漏,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静脉渗漏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生渗漏的原因有药物的理化因素、患者的血管因素、护士的操作水平等。结论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会降低静脉渗漏的发生率,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静脉渗漏,使患者顺利接受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