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在早产儿照护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我院新生儿科的116名早产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6名)和对照组(n=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早产儿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生长发育达标率、再入院率的情况,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产儿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提高早产儿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翟巾帼  吕海荣  李静  王文娟 《护理研究》2023,(13):2294-2300
目的:探讨群组化母婴保健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对孕妇孕期体质指数(BMI)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妊娠风险及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深圳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一项阶梯式楔形随机对照试验,将349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65例和对照组1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组给予群组化母婴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孕期BMI增长、妊娠风险、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及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孕妇从基线到住院分娩时的BMI增长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妊娠期贫血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孕妇妊娠风险评估均有所上升,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化母婴保健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孕妇孕期BMI的增长,降低妊娠期贫血发病率,提高孕妇对产前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群组式护理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综述,为探索适合国内的围产期保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回顾,总结归纳国内外群组式护理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结果 群组式护理在产前和产时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妊娠、新生儿结局、降低孕产妇分娩恐惧及提高孕产妇认知方面,在产后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促进高效适当的避孕方式选择、促进产后新家庭的规划、提高家庭支持方面。结论 群组式护理模式具有确切的围产期保健应用效果,有待结合国情促进国内实施群组式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在产科新入职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A、B区新入职护士(n=42)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区的新入职护士纳入对照组(n=21),B区为观察组(n=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培训前及培训3个月末,比较2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前,2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3个月末,观察组的护理行为能力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产科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手术和化疗,口服药物实施内分泌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干预24周末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U=3.771,P<0.05);干预24周末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服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基于行为改变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院校结合模式培养高职助产专业人才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培养适应现代母婴保健事业发展需求的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雅安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三年制专科助产专业2个班共8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1名),观察组采用院校结合模式培养,对照组以传统模式培养,采用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核心能力评估,并比较2组学生的助产学成绩、就业情况、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核心能力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道德和责任维度、关心维度得分均靠前,但得分靠后的维度不同,观察组为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维度,对照组为一般临床技能维度;观察组临床生物医学维度、一般临床技能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助产学成绩、就业情况、教学模式满意度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校结合模式优势显著,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高素质助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张曙  吕海霞 《护理学报》2019,26(8):71-73
目的 探讨基于317护APP对内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消化内科住院并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12月—2017年4月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7年9月4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317护APP实施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内容及健康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317护APP对内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内容,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方蕾  王艳波  裴霄  李芳 《护理学报》2023,30(8):29-33
目的 探讨内省智能理论应用在精神卫生护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019级护理本科生95名为观察组,将发展护生内省智能相关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2018级9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护生的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总评成绩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并评价观察组护生内省智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课后内省智能水平比开课前高(P<0.05),内省智能属于中上能力;观察组总评成绩排名前15与后15的护生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授课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省智能理论融入精神卫生护理学课程,可提高教学效果,考核形式与授课方式多样性能更好发展护生内省智能,激发学习兴趣,为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新入职的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入职的1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演示训练传统的培训模式,观察组按照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比2组新护士的侧卧位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培训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的侧卧位安置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临床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工作坊在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新护士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效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最终达到正确安置患者体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在置入PICC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20年2月—2021年3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导管维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可为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提供及时安全、连续的居家护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计划-构思-实施(Plane-Conceive-Implement,PCI)带教模式对内科实习护生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择内科实习的80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观察组应用PCI带教模式进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培训。比较两组的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观察组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质量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带教模式可提高实习护生的静脉输液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产期分级保健照护方案对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质量及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 基于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医联体内区域协作,构建孕产期分级保健照护方案。选取在我院医联体内社区医院建档的312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信息化孕产期分级照护方案的保健服务,对照组实施基础孕产期保健服务,收集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助产士保健服务覆盖率、孕早中期助产士保健服务覆盖率、孕产期保健知识平均得分、自然分娩率、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孕期体重增长达标率以及孕产妇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孕产妇失访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产期分级保健照护方案可有效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促进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琦  张静  甄珍  孟琛 《天津护理》2021,29(3):280-282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健康指数、一般感情指数以及情感得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护责任感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并发症防治、高危因素、饮食注意事项、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胡芬  袁敏 《护理学报》2019,26(23):21-24
目的 建立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6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2018年7—12月收治的颅脑疾病鼻饲患者的90名主要照护者及其30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应用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结果 观察组营养风险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及护理人员营养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管理APP使护理评估更科学,提高了营养风险筛查率,增加了学习自主性,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颅脑疾病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夏斌  李文君  黄伟 《妇幼护理》2021,1(1):226-228
目的 探讨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对孕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母乳 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8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62 例孕妇,随机分为研 究组(n=31)与常规组(n=31)。常规组孕妇实施常规产前护理,研究组则应用集中群组化产前 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焦虑、抑郁情况,同时记录两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 率、母乳喂养情况和孕妇孕期的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与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率分别为 96.77% 和 93.55%,较常规组的 80.65%和 70.96%高(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0.00%,明显低 于常规组的 12.90%(P>0.05)。研究组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值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孕 妇体质量正常增加的几率高于常规组(P<0.05)。,体质量异常增加的几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对孕妇实施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产前抑郁、焦虑等情况, 利于控制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孕妇进行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1 日—2020 年6月 30 日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手术室治疗的68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前后时间段分别取样分组,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术后2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溶栓时间、入院-股动脉穿刺时间、转诊时间和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致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医疗环境外,观察组对医护服务态度、团队业务能力、护理应急能力及主动性、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和患者需求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急诊介入手术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干预,可提高抢救患者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救治结局,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123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Sandwich教学法(观察组)和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培训后,向2组发放临床思维能力问卷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应用2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对技能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可达83%~96%(均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使护生更快地掌握护理技能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邓妍  胡露红 《护理学报》2020,27(2):21-23
目的 探讨符合国情的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并在乳腺癌患者中实践以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按照所在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由单独的个案管理师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围术期护理及出院后居家延伸护理、随访;观察组实施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下的全程个性化管理。结果 干预6个月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淋巴水肿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乳腺癌双职双轨个案管理模式实现了乳腺癌患者全程个性化管理,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梁瑞媚 《天津护理》2020,28(6):635-638
目的: 探讨Seminar-CBL联合模式对强化护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护患沟通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 基于《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将147名大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的传授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则采用Seminar-CBL联合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人际交往效能感、护患沟通能力、课程考核成绩、护生满意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eminar-CBL联合模式有助强化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5名护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57名,对照组58名。观察组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2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自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