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需医疗中心实施护理管家服务后对护理服务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设立护理管家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及实行方案,制定考评方法及监督机制,将管家式服务贯穿患者入院-治疗-出院-院后随访全过程。结果 实施护理管家主导的护理服务模式后,科室的危重症护理技术、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病区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明显提高。结论 在特需医疗中心试行开展护理管家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肿瘤单病种病房的运行模式及护理管理。方法 成立前列腺肿瘤单病种病房,建立运行模式:优化收治流程、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加强延续护理管理;通过实施单病种病房管理:优化服务质量、强化团队培训、强化安全管理、依托信息平台、实行弹性排班,确保病房安全有效运行。结果 建立前列腺肿瘤单病种病房运行模式及实施护理管理后,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得到提高(P<0.001);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日、入院前等待日缩短(P<0.00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 前列腺肿瘤单病种病房的建立能够提高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缩短患者住院日和等待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增强专科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由手术室护士主导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以期在同类型医院手术室推广。方法 创建手术室护士主导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断脐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范,组织相关培训及工作坊,规范新生儿断脐技术、体格检查、文书书写及复苏抢救配合相关事项,组建手术室特色新生儿断脐护理团队。经过2年的实践,统计该模式实施后手术室护士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手术室护士自身反馈满意度。结果 更改模式后,手术室护士新生儿断脐、复苏抢救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合格率均为100%,2019、2020、202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8%、0.36%、0.27%,医生、手术室护士自身对该模式的满意率分别为91%、87%。结论 该模式实现手术室内部闭环管理,利于护理管理者更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岗位,控制院感发生、缩短手术非必要等待时长,利于急诊、绿色通道等手术的进行。此模式更加契合临床需求,开拓护士新岗位新技能,提升护士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模式在护理优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65 355例作为护理优良事件分享学习实施前临床资料,采用传统护理不良事件及优良事件管理,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患者145 747例作为护理优良事件分享学习实施后临床资料,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护理优良事件管理制度,并将SBAR模式用于优良案例的汇报和学习。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良事件上报率及患者对护理安全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优良事件上报率和患者对护理安全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采用基于SBAR模式在护理优良事件分享学习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优良事件上报率及患者对护理安全满意度,有效提升护士病情观察评判能力,进而提升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麻醉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组织多名麻醉护理专家,根据国家级、省级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指引,感染防控的相关标准,以及多家学会、医院的麻醉医疗和手术室防控策略与建议,结合麻醉护理工作特点,制定麻醉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建议。结果 制定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包含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的麻醉护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麻醉护理工作的日常防护。结论 此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供省内外各地医院,麻醉护理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手供(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措施在胸腔镜手术器械周转时间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手供一体化管理措施并结合品管圈活动,观察其用于缩短胸腔镜器械的周转时间的实际效果。结果 通过连续观察155份胸腔镜器械平均周转时间,采用手供一体化管理使得周转时间由122 .30 min缩短为100.82 min,胸腔镜器械预处理合格率由90.32%提升至98.07%。结论 通过手供一体化管理,可有效缩短胸腔镜器械周转时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适用于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PACU治疗监测及管理提供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为依据,借鉴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及其他国内外麻醉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形成指标初稿,运用德尔菲技术进行3轮专家咨询,结合帕累托定律确定指标的内容和科学的测量方法。结果 构建了包含复苏时间中位数、收治各类麻醉患者比例、低体温干预有效率、术后疼痛干预有效率等11项指标的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4、0.9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5、0.256和0.356(P<0.01)。 结论 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涵盖麻醉后监护的关键内容,可操作性强,专科特色鲜明,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基于数据的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PACU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4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静脉-动脉体外肺膜氧合(VA-ECMO)辅助下行心包穿刺心外膜射频消融术的术中护理经验。方法 4例患者在心血管内科、ICU、麻醉科、介入手术室、护理等多学科团队协作下,术前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应急预案和具体分工,由多学科团队联合提供手术全程监护,术中护理重点包括:注重术中的低体温、出血、溶血及灌注量变化、管道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严密观察病情和配合手术,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出凝血监测,进行管道和穿刺口安全管理。结果 4例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2.50±2.06)d。1例在术后当天出现心源性休克,及时以CRRT配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VA-ECMO能在术中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提高手术成功率。术中护士与团队紧密配合,加强术中体温、出血/溶血、灌注量的监护,实施并发症的预见护理,可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血栓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和骨科医护血栓防控一体化管理小组、规范化血栓风险筛查与诊断流程、标准血栓预防护理流程、多渠道血栓出院延续性护理,以实现全程化与同质创伤骨科血栓管理策略。比较多学科合作模式运行前(2012年1月—2014年6月)、运行后(2014年7月—2017年12月)患者血栓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血栓防控一体化模式运行后,血栓发生率从2012年的0.27%提高至2017年的4.90%;2012年发生的3例血栓患者全部死亡,2017年发生的86例血栓患者零死亡;模式运行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骨科多学科合作血栓防控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有利于降低血栓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并观察其在癌症疼痛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同质化管理,采用整群研究的方法,比较2016年—2018年癌症疼痛的规范化护理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情况。结果 构建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后,所有住院癌症患者均进行疼痛筛查评估,癌症疼痛患者随访及时率从30.28%提升到96.44%,完成率从54.78%提升至99.84%;爆发痛处理及时率从85.21%提升到96.54%;疼痛护理记录书写正确率从86.23%提升至95.21%,癌症患者疼痛护理质量控制得分从88.32分提高至96.89分,疼痛控制情况满意度从85.82分提升至94.96分,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对保证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