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期十步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按照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干预组的受试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三期十步法",而对照组仅施行常规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来评估脑卒患者中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NIHSS、BI量表评分分别在入院第7天及出院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随访出院后30天时2组的mRS量表评分亦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三期十步法",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音乐疗法。比较两种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NIH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MoCA、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干预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促进负性情绪改善,提高认知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期十步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接受"三期十步法"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I患者中应用"三期十步法"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在入院时及护理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HAMA及HAMD(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对2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情感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卒中后情感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李静  李芙蓉 《全科护理》2020,18(14):1733-1735
[目的]探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采用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病人中应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遵医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 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为93.33%, 满意度为96.6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和80.00%(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 改善神经功能和睡眠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71-972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患肢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十步法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2组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的Barthel指数在干预1周、2周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策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接受“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出院时和随访2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比同期干预前降低,Glasgow预后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比同期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随访2个月后,2组的身体、社会、心理和物质功能评分均比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实施“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预防理念的萧氏双C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基于预防理念的萧氏双C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开展基于预防理念的萧氏双C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风险,对加快患者身体恢复、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阿替普酶)和观察组(40例,阿替普酶+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浆黏度(PV)、生活质量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5、1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PV低于对照组,ADL、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遵医嘱行为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F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心理平衡及规律用药的患者占比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合理饮食、心理平衡及规律用药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基于健康理念的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一般性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的睡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临床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并加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16年4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30例ACI后遗症患者为观察组,在其康复锻炼期间给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I、FMA及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CI后遗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χ2=13.295,P<0.05);观察组溶栓后6h NIHSS评分为(12.33±2.62)分低于对照组(t=8.469,P<0.05),溶栓后24h为(8.42±1.25)分低于对照组(t=9.738,P<0.05),溶栓后7d为(7.05±1.11)分低于对照组(t=8.517,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溶栓后NIHSS评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完善急性脑梗死护理措施。方法将30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血清IL-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多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血清IL-6的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疏经通络操结合中医情志干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经通络操结合中医情志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肢体功能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其血管再通,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雅安市中医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08±1.12)分及(79.28±6.41)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脑梗死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且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