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为观察评价“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度实习护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按医院常规进行岗前理论知识培训,实验组除按常规岗前理论知识培训外增加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演示与训练。两组护生培训后均接受自制“护生防范针刺伤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共16个项目按Likert5级评分法计分),比较两组护生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度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对防范针刺伤理论知识、操作行为知识掌握较好的护生占比(问卷各项得分≥4分)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率2.0%也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 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生对针刺伤防范知识和操作行为规范的掌握,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导师制带教在本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2018学年59名、2018—2019学年57名新入院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2018学年)和观察组(2018-2019学年)。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全程联合专科”双导师带教进行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比较2组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评价和临床带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本科实习护生科室月度理论和操作考核、学校中期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医院终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带教满意度为 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7,P=0.031)。结论 “全程联合专科”双导师带教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及临床带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大专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方法 在大专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级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在线学习平台,观察组采用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比较2组的在线自主学习情况、期末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在线自主学习情况、第2学期的“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123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Sandwich教学法(观察组)和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培训后,向2组发放临床思维能力问卷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应用2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临床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对技能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可达83%~96%(均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使护生更快地掌握护理技能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5名护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57名,对照组58名。观察组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2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自学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6月74名2015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接常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将2018年3—6月57名2016级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用《健康评估学习自我效能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水平,同时分析其期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差异及课程反馈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习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期末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课程的反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慕课的“健康评估”混合式教学改革比传统教学能更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改善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对课程的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7.
朱章玲 《护理学报》2019,26(9):74-76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5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6年1—3月收治的99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6月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口头式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视频宣教,比较2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2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时机、教育效果及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宣教可提高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康复。[关键词] 视频宣教;白内障;日间手术  相似文献   

8.
杜静  余红  徐倩  张帆  赵诗婷  欧子杨 《护理学报》2021,28(13):70-73
目的 探究坐卧式“六字诀”功法锻炼对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后抑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坐卧式“六字诀”功法锻炼,2次/d,15~20 min/次,干预28 d。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8 d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受试对象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前,2组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 d末,2组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28 d末,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坐卧式“六字诀”功法练习可改善卒中后轻中度患者的抑郁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识别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并比较不同心理压力类型护生在人口学、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特征差异。方法 于2020年3—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2 999名河北省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可分为“就业压力突出型”(n=570)、“普遍低压力型”(n=1 163)、“普遍中压力型”(n=610)和“普遍高压力型”(n=65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压力类型的本科护生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职务、父母亲朋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报考护理专业原因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遍低压力型”相比,“普遍高压力型”(OR=0.579,P<0.001)和“就业压力突出型”(OR=0.496,P<0.001)与专业认同得分呈负向关联。结论 本科护生心理压力存在异质性,识别出4个心理压力类型。尤其关注“普遍高压力型”和“就业压力突出型”护生,为各心理压力类型的护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引导其正确应对,以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0.
薛宇宁  潘闯  杨帆 《护理学报》2019,26(13):12-17
目的 探讨以护生为主体拍摄教学视频,并借助微信传播以辅助基础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学校教师及临床带教老师总结护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综合往届护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细化知识点,搭建包含2个一级栏目的护理操作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某护理学院抽取2个班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92)和观察组(n=88)。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学期末比较2组护生4项护理操作技术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生4项护理操作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33±9.78 VS 70.15±10.97,t=0.484,P=0.630)。干预后,对照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65±9.64 VS 77.73±6.77,t=4.073,P<0.001)。结论 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引入微信辅助教学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护生操作水平、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患者化疗前后免疫调节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化疗科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稳定组、无效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者30名为正常组.比较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IgA[(2.11±0.89)g/L]、IgM[(10.65±4.61)g/L]、IgG[(1.25±0.45)g/L]、CD8+[(28.12±3.56)%]、CEA[(40.33±16.24)μg/L]、CA199[(76.34±21.56) kU/L]、CA242[(29.34±9.57) kU/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IgA[(0.93±0.36)g/L]、IgM[(6.46±3.59)g/L]、IgG[(0.65±0.32)g/L]、CD8+[(25.02±4.78)%]、CEA [(1.81±0.55)μg/L]、 CA199 [(7.51±2.67)kU/L]、 CA242 [(3.35±1.21)kU/L](t 值分别为 6.958、3.600、6.495、3.435、12.952、17.370、14.773,P<0.05),而 CD3+[(64.12±5.12)%]、CD4+[(34.12±4.10)%]、CD4+/CD8+(1.09±0.28)低于正常组 CD3+[(71.23±7.14)%]、CD4+[(39.78±5.20)%]、 CD4+/CD8+(1.47±0.40)(t 值分别为 5.376、5.592、5.192,P<0.05).胃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46/58),无效率为20.69%(12/58).有效组患者经两个疗程化疗后的IgA、IgG、IgM、CD8+明显低于化疗前(t值分别为3.925、3.745、4.036、2.661,P均<0.05),而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化疗前(t值分别为3.520、3.077、3.218,P均<0.05),同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细胞水平明显优于稳定组、无效组(P<0.05);有效组、稳定组患者经两个疗程化疗后的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242 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 AGC患者在化疗后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明显的变化,其水平高低可以指导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在儿科新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帮带教学法进行培训;选择2017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试验组,采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观察组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得分(82.25±4.67)及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得分(81.35±4.76)均高于对照组(73.45±6.97,68.25±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护士对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法认同率较高,观察组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能提高儿科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获益感及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护生职业获益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9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94名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93.79±23.97)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5.83±15.00)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3.28±13.11)分;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获益感、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611~0.711,均P<0.01)。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人文关怀能力与护生职业获益感、主观幸福感呈密切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关注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加以干预,从而间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体验,为制定过渡期干预方案,建立家属协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 10 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本次研究的5个主题,即:患者缺乏康复运动知识、缺乏家庭支持、运动带来气促和疲劳等不适体验、运动受居住条件和疾病情况的影响、运动意愿受心理状态和既往锻炼习惯的影响。结论 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缺乏康复运动指导,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医院到家庭过渡期的管理和运动干预,有针对性的提供康复运动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临床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本院临床数据分析,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聚焦于过程质量指标下的一级指标1项即肠内营养规范符合率;4项二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溶液配制落实率和肠内营养输注护理落实率;每项二级指标下级包括依次为3项、2项、3项、13项,共21项三级指标。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指导护士行为,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活体评价人类结肠癌耐药性及可能分子标志物。材料与方法 8只耐药与8只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于肿瘤最大径大于1.5 cm后,分别行1H-MRS检查后,过度麻醉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坏死(HE染色)及P-gp、MRP1、PKC、γ-GCSh、γ-GCSl、GSHS、GST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裸鼠模型Cho峰、Lac峰、Glx1峰、Lip及Ins峰/Cr峰面积较不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5-FU裸鼠模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切片上,组耐药组与不耐药组均见少许坏死,两组组织坏死面积差别无显著性,不耐药组组织间隙较耐药组增大。耐药组PKC、P-gp、MRP1、γ-GCSh、γ-GCSl、GSHS、GS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不耐药组(P<0.05)。Cho峰、Lac峰、Glx1峰、Lip及Ins峰/Cr峰面积与肿瘤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Cho峰、Lac峰、Glx1峰及Ins峰/Cr峰面积比有可能作为活体监测结肠癌SW480耐药性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实施磁性护理文化建设前后护士执业环境满意度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院在职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受试对象进行测评。将干预前(2016年)护士对执业环境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作为对照组,基于该结果采用磁性护理文化建设相关措施进行专项改进,为期1年,1年后(2017年)将护士对执业环境满意度的再次评估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改进前后结果。结果 实施磁性护理文化建设后,观察组护士执业环境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磁性护理文化建设能有效提高护士执业环境满意度,构建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纳入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住院到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水平,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组心理压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00,P<0.001;2 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71,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 个月末、3个月末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2 个月、第3个 月服药依从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同伴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程度,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治疗用药知识,减少不良服药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人因可靠性分析,设计并应用护理不良事件数据库,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逐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体系。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71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人因可靠性分析,运用Delphi法构建护理不良事件操作过程的行为影响因子分类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每项行为影响因子的人因可靠性的期望效应作为基准人因失误概率,构建具有人因分析及预测功能的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2017年将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应用于临床科室,计算人因失误概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概率,让管理者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较易出现的或易被忽略的护理不良事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P<0.05)。结论 应用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可靠性数据库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人因失误可能性,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并为发展新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