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科收治住院的湿疹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患者40例(观察组)和传统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患者40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网状弹力绷带固定氧化锌糊包敷治疗湿疹效果良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弹力网状绷带固定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祥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2):68-68
作者2005年3月--2005年7月对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00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采用不同固定材料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用品的不断更新,留置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安全的穿刺工具[1]。它操作简便,可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及减轻病人痛苦,方便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5.
正湿敷是皮肤科治疗急性皮损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指将浸满药液的纱布敷于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此,妥善固定药液纱布,防止药液纱布移位或滑脱是湿敷治疗有效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固定药液纱布的方法为无菌治疗巾辅助包裹固定并嘱病人湿敷过程中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变。鉴于难以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变,病人经常因肢体活动、体位改变等因素发生纱布移位或滑脱,导致必须重新调整药液纱布位置,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以及床单浸湿率,严重影响了敷药效果。其中头面部是我科湿敷治疗中最常见部位,也是药液纱布最难固定的部位,同时也是我科湿敷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留置针在临床输液中的广泛应用,因其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不愉快和身体上的痛苦,被所有的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对于不合作的患儿,留置针传统的固定方式除透明敷贴外,外加小夹板固定并用胶布反复缠绕,将固定过紧,易发生远端肢体的缺血坏死,固定过松,患儿易将留置针拔出,我料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微孔胶布粘贴固定,观察比较两组平均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及不适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针头脱出和皮肤过敏,可增加患者舒适感和安全感,可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在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儿科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采用3 M透明敷料加纱布条固定法,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采用3 M透明敷料加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分析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8.8±14.2)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65.3±15.8)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在新生儿肢体留置针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轻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家长及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临床监护仪是病人术后、危重病人常用的仪器,因病人躁动,容易致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导致接触不良,影响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又易缩短其寿命。我科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血氧饱和度探头,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根据病人手腕的粗细选择适合型号的弹力绷带,宽度为2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小儿头部易出汗,易受其它物品摩擦等而导致保留时间短。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头皮留置针固定。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适用范围 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其它头皮表浅静脉。 2 弹力网状绷带的选择 1个月~1岁患儿可选择小号弹力网状绷带。1岁以上患儿选择中号弹力网状绷带。 3 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弹力网状绷带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以减少化疗药物输液外渗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妇科住院需要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输注化疗药物时对照组采用普通固定方式,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输液外渗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输液Ⅰ期外渗为4例(8.3%),Ⅱ期外渗0例;对照组发生输液发生Ⅰ期外渗为10例(20.8%),Ⅱ期外渗6例(12.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总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弹力网状绷带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9)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固定新生儿肢体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中心新生儿病房中收治的120例采用肢体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观察,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无菌透明胶布固定留置针,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炎、液体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体留置针患儿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效果优于无菌透明胶布固定,保证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留置针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闫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1):I0016-I0016
急诊患者往往发病突然,意外情况较多,常伴有神志不清、躁动或昏迷,患者家人多数不能陪在身边,因病情紧急,需立即开通静脉通道予以补液、用药,病情稍稳定后,还需护送到放射科、功能科等做进一步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将部分患者转入病房继续治疗。在转诊、转运过程中,如果搬运不当或患者躁动就会出现留置针滑脱或意外拔针致液体外渗等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留置导尿管是骨科病人大手术后常留置的引流管,因病人术后麻药未过躁动或翻身时容易致尿管脱落、扭曲、折叠,导致引流不畅或堵塞引起尿潴留,又易致尿道口感染。我科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导尿管,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留置导尿管是骨科病人大手术后常留置的引流管,因病人术后麻药未过躁动或翻身时容易致尿管脱落、扭曲、折叠,导致引流不畅或堵塞引起尿潴留,又易致尿道口感染。我科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导尿管,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切口引流管是骨科病人术后常留置的引流管,主要用于引出切口内的积血或积液。因病人躁动或翻身时容易导致切口引流管脱落、扭曲、折叠,导致引流不畅或堵塞,影响其手术效果,又易导致切口感染。我科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切口引流管,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人住该中心儿科的1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条固定法,干预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采用3M透明敷料加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法。对比两组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固定成功54例,二次固定2例,留置针脱出3例,输液外漏1例;对照组患儿固定成功40例,二次固定8例,留置针脱出7例,输液外漏5例,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固定成功率明显升高,二次固定、留置针脱出及输液外漏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肢体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留置针部位出现皮肤过敏1例(1.67%),渗漏肿胀1例(1.67%),总发生率为3.34%;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部位出现皮肤过敏3例(5.00%),感染1例(1.67%),渗漏肿胀2例(3.33%),总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新生儿肢体静脉留置针能显著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弹力网状绷带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7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2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带绕头1周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拔针时患儿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拔针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留置针意外脱出和患儿皮肤过敏,增加患儿舒适度与配合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