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方蕾  王艳波  裴霄  李芳 《护理学报》2023,30(8):29-33
目的 探讨内省智能理论应用在精神卫生护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019级护理本科生95名为观察组,将发展护生内省智能相关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2018级9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护生的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总评成绩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并评价观察组护生内省智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及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课后内省智能水平比开课前高(P<0.05),内省智能属于中上能力;观察组总评成绩排名前15与后15的护生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授课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省智能理论融入精神卫生护理学课程,可提高教学效果,考核形式与授课方式多样性能更好发展护生内省智能,激发学习兴趣,为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大专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方法 在大专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级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在线学习平台,观察组采用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比较2组的在线自主学习情况、期末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在线自主学习情况、第2学期的“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的健康教育策略在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2例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并发症模拟体验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末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量表、自护行为量表评分以及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结果 出院后3个月末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量表评分于干预后平均增加8.9分(73.90±1.66 VS 65.00±14.28,P<0.01)。自护行为量表评分中饮食、血糖监测、药物3个条目分数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足部护理、吸烟3个条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并发症模拟体验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饮食、用药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对住院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及自我效能感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治疗相关管理、社会心理管理及自我管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死亡态度现状,为开展ICU护士的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1月选取广东省8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331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31名ICU护士死亡态度5个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自然接受(3.86±0.64)分、死亡恐惧(3.05±0.78)分、死亡逃避(3.03±0.80)分、趋近接受(2.75±0.74)分和逃离接受(2.63±0.8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恐惧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级别、婚姻状况、学历、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逃避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学历、是否有丧亲经历、所在医院是否开展死亡教育、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自然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医院级别、是否有宗教信仰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趋近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ICU护龄、医院级别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逃离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31名ICU护士的死亡态度趋于正向,又存在矛盾心理。不同特征的ICU护士,其死亡态度不尽相同。建议开设死亡教育培训或讲座,针对不同特征护士的死亡态度采用针对性的对策,使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及积极的死亡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课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及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1日至9月30日在帮扶的甘肃省某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和纸质版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课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宣教可以提高西部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宣教效果,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各临床护理单元选配信息管理护士1名,对比选配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较应用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信息管理护士前每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5%上升到98%。结论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纳入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住院到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水平,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组心理压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00,P<0.001;2 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71,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 个月末、3个月末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2 个月、第3个 月服药依从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同伴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程度,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治疗用药知识,减少不良服药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在早产儿照护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我院新生儿科的116名早产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6名)和对照组(n=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早产儿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生长发育达标率、再入院率的情况,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照护者出院家庭准备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产儿家庭准备度自评表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提高早产儿照护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东地区6所高校共199名护理硕士毕业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问卷,Spearman秩相关分析满意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名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总分为262.00(244.00,284.00)分。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培养单位类型、学位类型、导师制形式、毕业年限、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数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日制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高等教育者与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开展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科研护士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36名有意向申请2021年科研护士岗位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在“金课”理念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式,围绕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更加侧重学员的“分析、评价、创造”3个高级认知阶段,分别展开护理科研培训与实践。结果 培训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识别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并比较不同心理压力类型护生在人口学、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特征差异。方法 于2020年3—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2 999名河北省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心理压力类型可分为“就业压力突出型”(n=570)、“普遍低压力型”(n=1 163)、“普遍中压力型”(n=610)和“普遍高压力型”(n=65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压力类型的本科护生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职务、父母亲朋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应对方式和专业认同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报考护理专业原因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遍低压力型”相比,“普遍高压力型”(OR=0.579,P<0.001)和“就业压力突出型”(OR=0.496,P<0.001)与专业认同得分呈负向关联。结论 本科护生心理压力存在异质性,识别出4个心理压力类型。尤其关注“普遍高压力型”和“就业压力突出型”护生,为各心理压力类型的护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引导其正确应对,以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初次行肾移植术成功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察比较2组肾移植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肾移植患者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可提高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及在线学习效果水平,分析本科护生网络素养的潜在分类及特征,并根据其分类比较在线学习效果。方法 选取某高校有在线学习经历的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在线学习效果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7.4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SPSS 23.0比较不同分类的在线学习效果得分情况。结果 共纳入490名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较低水平网络素养组(8.4%)、中等水平-低发布技能组(54.1%)、中高水平-低互动创新组(24.3%)和高水平-不良网络发布组(13.2%)。4个潜在类别的在线学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140,P<0.001)。结论 本科护生网络素养水平可分为4个类别,不同网络素养类别的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建议基于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同质群体,有针对性的干预式,以期提高其在线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育舞蹈对初产妇产时的疼痛程度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初产妇在活跃期后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生育舞蹈助产,主要指导孕妇放松并保持直立位、骨盆倾斜运动、前后左右及转圈式扭动及振动骨盆等舞蹈动作每小时活动1次,每次持续30 min以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待产,包括家属陪伴、自由体位。比较2组产妇干预前、干预后30 min、60 min、90 min产痛评分及分娩控制感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痛得分在干预后30 min、60 min、90 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控制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育舞蹈助产可以降低初产妇活跃期产痛水平,提高分娩控制感,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创客模式开展护理创新课程,探讨对本科护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2016级护理本科的一个教学班级护生(n=57)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创客模式的创新课程教学,比较创新课程教学前后护生的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调查法了解护生对基于创客模式创新教学的效果评价。结果 课程干预后本科护生的创造力倾向与创造性思维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创造力得分为(109.52±7.48)分,干预后创造力得分为(114.02±6.47)分;干预前创造性思维得分为(17.54±4.58)分,干预后创造性思维得分为(21.12±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创客模式的创新教学有助于激发本科护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并提高其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主”视角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方法 围绕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3方面,采取强化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完善课程思政系统、构建“LOVE”和“HEART”2大思政模块、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等措施,在2019级护理本科生中进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果 学生和督导评价中,教师德育能力均分超过上一年度,且获得了一些奖项;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好、线上学习积极、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平均分超过80分,思政素养得分超过90分者占比超过80%。结论 “三主”视角下“课程思政”教学可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激发学生课程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效果和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同妻群体负性情绪的特征及来源,为开展心理健康护理和干预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促进同妻群体的心理健康。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月14日起开始关注百度贴吧中“同妻吧”中的发帖动态,利用 Python爬取百度贴吧“同妻吧”中截止到2021年11月07日的帖子,最终获取72 680条帖子的数据。通过分词、TF-IDF算法得到词频排名前50的高频关键词;利用 Gephi 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利用Boson提供的情感词典判断所提取高频关键词的情感正负程度,计算每个小时内发帖数量,并分析发帖内容的正负性情绪特征。结果 凌晨3:00—5∶00用户活跃度最低(占3.01%),晚上20∶00 —23∶00同妻活跃度最高(占23.04%)。偏正性情感表达的有29 414条,其中情感得分>0.5的帖子有29 386条,占总发帖量的40.40%,情感得分=0.5的有28条(0.03%);情感得分<0.50分的有43 266条,均表达了负性情绪,占总发帖量的59.50%,各个时间段的平均情感得分均偏负性。在表达负性情绪时,“恶心”、“怀疑”、“痛苦”、“不好”、“伤害”是被提及最多的词语,发帖的内容主要围绕婚姻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百度贴吧“同妻吧”中的同妻普遍倾向于表达负性情绪,婚姻问题是同妻负性情绪的主要来源。同妻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及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提升这个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对同妻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汪苗  杨燕  李远珍  管慧  陶秀彬 《护理学报》2022,29(11):20-24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角色理论、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小组讨论、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并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科学性好,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导师与研究生不同视角,探讨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佳学习方法,为研究生的教与学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经过查阅文献、相关规范文件,在“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内容专家函询问卷”基础上,拟定“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方法”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20名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121名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答此问卷,比较导师与研究生不同视角下的最佳学习方法。结果(1)导师建议的学习方法包括自学(18.2%)、课堂讲授(15.1%)、临床查房(13.5%)等;研究生选择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堂讲授(20.3%)、临床查房(16.7%)、新媒体(13.7%)等。(2)师生在公共理论、科研方法等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方法的选择差异明显(P<0.05)。结论无论对于导师还是危重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与学的方法多样且存在差异。导师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灵活选择教的方法,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并创新课堂讲授形式,开展“对话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学生则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多种学的方法,注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