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专科门诊病人情绪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胃肠疾病(GID)患者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523例在胃肠专科门诊初次就诊、并明确诊断的GID患者,予以Zung自评抑郁量表(A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各种症状,计算患者症状总积分;对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 GID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2.7%(498/1523),其中焦虑23.8%,抑郁16.9%。焦虑、抑郁兼有者8.0%,三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ID患者有较高的情绪障碍发生率。尤其功能性胃肠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对有多种主诉的GID患者更要注意其有情绪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43例AECOPD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用改良版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C)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43例AECOPD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为53.49%(23/43),焦虑评分为55.86±9.81,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0.47%(26/43),抑郁评分为54.84±10.70。焦虑组和抑郁组患者SGRQ-C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无焦虑组和无抑郁组患者(P0.05)。SAS评分与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0.399≤rs≤0.562,P0.01),其中焦虑情绪与疾病影响的相关性最好(rs=0.562,P0.01);SDS评分与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0.321≤rs≤0.436,P0.05),其中抑郁情绪与疾病影响的相关性最好(rs=0.436,P0.01)。结论 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评估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彤宇  孙晓堂  吴扬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59-2460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5例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测患者心理障碍发生情况。有焦虑或抑郁的患者32例,予以黛力新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更年期女性FD患者的躯体症状、抑郁、焦虑的积分较高,与同龄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黛力新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SDS,S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与女性更年期FD的发病有关,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治疗。黛力新对伴有焦虑和抑郁的FD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李艳芬  姚丰菊  张帆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28-1929
目的: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159例首发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住院第3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从第4d开始由专业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住院1个月再次用同样方法调查,并与健康教育前比较。结果:首发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经过健康教育,患者SAS及SDS评分、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有降低,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减轻或消除首发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其发生率,有利于脑卒中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抗抑郁组,每组各26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FD症状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抗抑郁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而常规组无明显改变(P>0.05);抗抑郁组总有效率为84.6%,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为88.5%、84.6%,而常规组总有效率为30.8%,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均为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而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既能显著改善症状,又能控制抑郁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6.
苗琳  娄百玉  薛荣亮 《职业与健康》2005,21(8):1265-1266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与55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47.69%,有肯定的抑郁占46.15%.心理干预后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降低.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应给予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定工具,对153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住院CKD(3~5期)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72.55%,其中公费医疗和自费医疗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0.00%及74.51%;与子女同住患者发生率为42.59%,独自居住为68.69%;公职人员发生率为23.47%,企业职工为48.39%,农民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故应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MH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2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16例,抑郁情绪29例,且主要集中发生在透析龄3~5年中。焦虑患者MOS SF-36量表各维度(除SF外)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患者MOS SF-36量表中RP、VT及MH维度评分与无抑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透析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均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调查表对60例 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 焦虑占31.67%,有肯定的抑郁占26.67%.结论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0.
于璐瑶 《智慧健康》2023,(3):190-193
目的研究偏头痛伴发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对患者残疾程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均确诊为偏头痛,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比组。2组对象均采取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DAS)、匹兹堡睡眠量(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进行评估,对比2组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及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发生率,并评估不同偏头痛患者HIT-6、MIDAS评分情况。结果与对比组比较,分析组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的结果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组比较,分析组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发生率的结果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偏头痛不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者比较显示,伴发前述症状患者的HIT-6、MIDAS评分结果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极易伴发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症状,这些症状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关键因素,所以临床治疗期间需辅助抗抑郁、抗焦虑、缓解睡眠障碍等治疗,以保障疗效,缓解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刘彩炼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4-1105
目的调查住院青年癌症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探讨综合的心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SAS、SDS评定结果。结果青年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0.65%、74.19%,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青年癌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综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功能性胃肠疾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应对方式和消化道症状评分进行比较评价,采用t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消化道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应对能力,有效改善自身症状,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末FD症状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4周末,观察组SAS评分(40.37±5.54)比治疗前评分(55.88±4.32)低,也比对照组(56.75±5.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DS评分(41.83±5.43)比治疗前评分(55.76±4.61)低,也比对照组(57.04±4.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8.407,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既能显著改善FD症状,又能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人口社会学特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北京市西城区180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36.40±5.30)和(38.25±4.14)分,焦虑发生率为12.2%,抑郁发生率为17.2%;其同事、朋友、家庭支持评分分别为(13.09±2.98)、(12.78±3.31)和(15.43±3.49)分。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同事、朋友、家庭支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同事支持评分、家庭支持评分与婚姻状况为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高,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状况呈现明显负相关,且社会支持状况能明显影响焦虑抑郁情绪,为此需要加强干预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异地求学的高一新生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心理辅导和灾后心理援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兰州求学的1 219名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4.4%,49.3%,62.2%。女生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情绪障碍与PTSD症状有显著相关(P<0.01);不同受灾经历学生的PTSD症状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泥石流后异地求学高一新生情绪障碍及PTSD症状检出率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受灾经历的学生灾后心理状况不同,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北方陆军官兵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非战时、非演习、常态环境中北方陆军官兵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为军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国北方2支陆军部队775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受测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为26.1%,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0.0%。焦虑标准分为44.5±8.4,抑郁标准分为51.6±9.6,均超过中国常模。(2)已婚、单亲家庭和患身心疾病等因素对于焦虑情绪的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家人通讯方便、有业余爱好和人际关系良好对于抑郁情绪的产生为保护性因素,患身心疾病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官兵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应引起足够重视,应采取有针对措施加以改善,改变官兵的某些不良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孕产妇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59例孕妇,比较孕妇在孕期、产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并以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42 d,EPDS≥13分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结果产时SAS评分(46.02±9.12)和SDS评分(53.24±9.45)明显高于孕期SAS评分(36.12±11.51)和SDS评分(45.0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13分(产后抑郁症)9例,阳性率为15.25%。9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时焦虑与抑郁评分较高。结论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孕期重;产时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三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探讨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及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对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四所普通中学的390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男生218名,女生172名)。【结果】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筛查阳性(SCARED总分≥23)的158名,占总人数的40.31%;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筛查阳性(DSRSC总分≥15分)的有56名,占总人数的14.29%。心理弹性评分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高三学生焦虑各因子及总分、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4~-0.46,P0.01)。【结论】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问题,心理弹性好的学生,其焦虑抑郁症状较轻。因此,应注意增强高三学生的心理弹性,以更好地帮助其应对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其情绪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住院第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量表方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责任护士的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从第2d开始由专业护士进行的针对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出院时再次用同样方法调查,并与健康教育前比较.结果 脑卒中无意识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经过健康教育,患者SAS及SDS评分、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均有降低,同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可减轻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其发生率,有利于脑卒中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将36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时分析干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三大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症状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评分数值,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正规护理干预后发现,抑郁、焦虑、恐惧三大心理症状在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数值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的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