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可通过交叉致敏途径呈递外源性抗原如肿瘤抗原,诱导CD8 的CTL应答。应用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将致敏DC作为疫苗回输体内可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少萍  杨宁 《现代免疫学》2002,22(2):135-137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 )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APC ) ,在发动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中处于核心地位。人们发现 ,多种途径能在体内外扩增、激活DC ,使其诱导更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 ,这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DC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1)免疫治疗: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2)基因治疗: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APC,近年来对DC的研究为热点,本文对DC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DC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各种形式瘤苗体外冲击致敏的DC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功能及机制,DC与肿瘤耐受等,并提出将DC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高朋芬  余佩武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68-169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人们力求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途径,达到控制甚至消灭肿瘤、维护机体健康的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不论在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中,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正不断出现令人鼓舞的新成就.本文从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成熟、抗原提呈机理及抗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 它通过吞噬、表达、移动等一系列过程, 启动体内免疫系统.而与之相关的肿瘤免疫逃逸或肿瘤转移已成为DC研究的热点.现对DC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其首要的功能是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近年来由于在细胞活化中共刺激机制的阐明,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及抗原呈递过程研究的深入,使得DC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DC与肿瘤预后的关系,DC抗肿瘤机制,DC疫苗的制备以及DC疫苗的临床试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免疫治疗 :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 ;②基因治疗 :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内专职的抗原提成细胞,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因此在免疫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DC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其发展迅速.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DC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DC在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式、DC疫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重点讲述了以DC为中心的基因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免疫治疗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②基因治疗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 (NativeTcell)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APC) ,具有强大的激活CD8+ CTL及CD4 + T辅助细胞的能力 ,控制着体内免疫反应的过程 ,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地位 ,因而成为肿瘤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DC可以在体外培养后用于体内免疫治疗 ,也可辅以细胞因子或其它因子如Flt 3等在体内扩增[1] 。用DC疫苗进行抗肿瘤治疗已受到重视[2 ,3 ] ,且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 ,对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日趋深入而广泛。1 …  相似文献   

12.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的研究对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TIDC的浸润程度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TIDC的表面分子尤其是MHC-Ⅱ类分子不表达或低表达有重要意义,肿瘤细胞分泌的TGF-β,VEGF和IL-10等可溶性的因子对TIDC的作用可能是其表面分子异常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疫苗在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这过程需要MHC分子参与,结合于MHC上的抗原多肽由不同的T细胞亚群所识别。将肿瘤相关抗原(TAA)致敏DC后,回输或接种至荷瘤宿主能显著地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许多TAA在分子水平上的确认以及对DC抗原提呈作用的深入研究,使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与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1973年由Steinman首先在小鼠脾脏中发现,后来Vanvoohis在人外周血液中也发现这种细胞.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目前所知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APC,是自体、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重要的刺激细胞,因其具有膜样或树突状突起而得名.在移植免疫和抗肿瘤免疫中,DC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DC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与抗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在抗原的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疫苗在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突状细胞(DC)具有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以及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外经肿瘤抗原刺激的DC回输到病人体内,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从而发挥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根据这一发现研制的DC疫苗目前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已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其首要的功能是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近年来由于在细胞活化中共刺激机制的阐明,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及抗原呈递过程研究的深入,使得DC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DC与肿瘤预后的关系,DC抗肿瘤机制,DC疫苗的制备以及DC疫苗的临床试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许多抗肿瘤效应细胞在体外的大量培养,使得这些细胞能成功地用于肿瘤治疗。本文综述以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以及细胞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它具有激活T淋巴细胞和诱导免疫反应的功能,如今DC体外培养的方法日趋成熟,以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改善DC疫苗效能使它能更好的为临床治疗肿瘤服务尤为重要。改善DC疫苗效能的方法有体外DC疫苗增效策略和体内DC疫苗增效策略。本文主要综述了体内DC疫苗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