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粘膜生物粘附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粘附释药系统是应用于口腔粘膜的一类新型制剂。本文综述了生物粘附的机制、材料、常见剂型,测定粘附性的实验方法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一种人工合成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加入牙膏后体外抗粘附作用。方法 3 H标记细菌羟磷灰石法观察含多肽牙膏体外抗变形链球菌粘附作用。结果 加入多肽的牙膏有抗细菌粘附作用 ,K12 可削弱多肽的抗细菌粘附作用。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生物防龋制剂 ,含多肽牙膏有抗细菌粘附作用 ,可阻止细菌形成致病性牙菌斑  相似文献   

3.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在夫机物、有机物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它具有特定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在细菌对牙齿及其他生物体表面非特异性粘附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氢键在粘附中的作用及在生物体内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在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它具有特定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在细菌对牙齿及其他生物体表面非特异性粘附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氢键在粘附中的作用及在生物体内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复方中药口腔粘膜粘附缓释片的研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了增加口腔用片对口腔粘膜的粘附力,延长药物对口腔粘膜溃疡的作用时间及提高疗效。方法:将其制成生物粘附片,进行有关质量的检测及临床观察,并与普通片剂进行对照。结果:该制剂粘附力强,吸水膨胀后可粘附于口腔溃疡的创面上,不易移动,既可起到治疗作用,又可保护创面,维持较长的药效。结论:该片剂疗效显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一种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体外抗粘附作用。方法 :H3标记细菌羟磷灰石法观察多肽体外抗粘附作用。结果 :对于S .mutansIngbritt和S .sobrinus 6 715 ,1pmol%D 1μmol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随多肽浓度增加而增加。多肽浓度在 1μmol有较强抑制作用。 结论 :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具有体外抗粘附 ,降低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于羟磷灰石的作用 ,并且该多肽无直接抑菌作用 ,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防龋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外共培养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活菌及其灭活菌对牙龈角化上皮细胞株KB细胞的粘附,以及La对口腔致病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rn nuclearum,Fn)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粘附拮抗作用,以期为牙周疾病益生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不同生命状态(活菌、灭活菌)的La4356作为研究菌,运用光镜以及革兰染色法,分析不同状态的嗜酸乳杆菌对口腔牙龈上皮细胞株KB细胞的粘附指数,以及La作用于Pg和Fn后,Pg和Fn粘附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种生命状态的嗜酸乳杆菌对KB细胞均有粘附作用,活菌的粘附指数略高于灭活菌。La和其灭活菌均可与Pg和Fn竞争对KB细胞的粘附,显著降低Pg和Fn对KB细胞的粘附指数;同时在允许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的益生菌的粘附拮抗作用较低浓度时明显。当益生菌和致病菌浓度比大于1:1时,La灭活菌抑菌作用略强于La活菌。结论益生菌La及其灭活菌均可粘附于上皮细胞,且均对Pg、Fn具有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可用作牙周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8.
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体外抗粘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种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体外抗粘附作用。方法:H3标记细菌羟磷灰石法观察多肽体外抗粘附作用。结果:对于S.mutans Ingbritt和S.sobrinus 6715,1pmol-1μmol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多肽浓度增加而增加。多肽浓度在1μmol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多肽具有体外抗粘附,降低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于羟磷灰石的作用,并且该多肽无直接抑菌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防龋制剂。  相似文献   

9.
口腔乳杆菌对胶原的粘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包被在羟基磷灰石上的人I型胶原与^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的乳杆菌的粘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乳杆菌对胶原有较高的亲和力,该粘附具有特异性,粘附量随人I型胶原浓度,粘附时间的增加而递增,并在2h达到饱和。pH值对粘附有显著影响,pH值越低,粘附量越大,离子浓度对粘附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变形链球菌初始粘附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高龋组、无龋组变形链球菌初始粘附能力的差别。方法 选取高龋组、无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 c型)临床分离株各10株及1株参考株UA159,用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SHA)模拟口腔中牙面情况。各菌株分别在含3H的0.2%、1.0%、5.0%葡萄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配成菌悬液。菌液与SHA作用90 min,清洗、吸干,液体闪烁计数测量各样本中粘附于SHA的细菌的量。各变形链球菌菌株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SHA的粘附能力以粘附量CPM值表示。结果 变形链球菌高龋组分离株初始粘附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分离株(P<0.05);同时变形链球菌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营养条件下其初始
粘附能力也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5.0%葡萄糖组粘附力最强,0.2%葡萄糖组粘附力最低,1.0%葡萄糖组粘附力界于两者之间。结论 ①变形链球菌的初始粘附能力可能与龋病的发生有关;②葡萄糖可能与变形链球菌的初始粘附相关,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可能会促进变形链球菌的 初始粘附。  相似文献   

11.
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医用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及整形外科种植体等,但钛表面细菌的聚集和粘附,易导致修复体、种植体等周围组织的炎症,是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钛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形链球菌(变链菌)在牙面上的粘附和定居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变链菌的葡萄糖基转移酶、表面大分子物质等自身生物学特性可能参与了变链菌在牙面上粘附定居的全过程。唾液中的某些蛋白作为变链菌粘附的受体促进其粘附,而另一些唾液蛋白凝集变链菌而有利其清除。本文对与变链菌粘附有关的自身生物学特性和唾液蛋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变形链球菌牙面粘附唾液受体的筛选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和纯化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简称变链)的牙面粘附唾液受体。方法:用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形成实验性获得性膜(SAP),后用1mol/L NaCl和0.5mol/L磷酸盐缓冲液分步洗脱,再用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和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对SAP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用细菌粘附实验和细菌粘附竞争抑制实验筛选受体,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淀粉酶活性测定等  相似文献   

14.
义齿软衬材料表面微生物粘附的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口腔微生物在树脂类软衬材料和硅橡胶类软衬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和材料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方法将树脂类软衬材料和硅橡胶类软衬材料制备成不同粗糙度的标准试件,以硬质基托树脂为对照组;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在试件表面粘附后脱菌、稀释、培养计数,分析3种菌在试件表面的粘附量。结果两种软衬材料的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均大于硬质基托树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硅橡胶类软衬材料的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粘附量大于树脂类软衬材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粗糙度的同一种材料表面3种菌粘附量也有差异。结论软衬材料比硬质基托树脂更易粘附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硅橡胶类软衬材料比树脂类软衬材料更易粘附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表面粗糙度对口腔微生物的粘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3H标记变形链球菌遗传分型Ⅰ型S.mutansJBP和ⅢS.sobrinus6715,观察细菌在经兔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表面的粘附量,以研究唾液对两种菌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mutansJBP和S.sobrinus6715对经唾液包被的HA上的粘附量有明显差异,I型JBP的粘附量显著多于Ⅲ型6715,在无唾液包被的HA上,两者粘附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变形链球菌I型S.mutans粘附的  相似文献   

16.
E-Cadherin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粘附可分为细胞—细胞粘附和细胞—基质粘附两大类。前者又可根据参与细胞的类型分为同质粘附(homotypicadhesion)和异质粘附(heterotypicadhesion)。同一种类型细胞间的粘附称同质粘附,两种以上细胞间的粘附称异质粘附[1]。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分离鉴定出四类与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抗OMZ176菌(d血清型)和抗MT6R菌(c血清型)表面蛋白抗原220KD和185KO分子量的单克隆抗体(McAb)对血清型变链球菌c、d作用后,通后3H核素标记测试细菌的粘附性。结果显示:抗220KD、抗185KD表面蛋白抗原的McAbs对相应血清型的变链球菌的粘附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McAbs对不相应血清型变链球茵的粘附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认为McAb通过局部被动免疫抗粘附原理对变链球菌粘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念珠菌粘附于宿主上皮细胞是其在宿主中集落形成及入侵体内的第一步。口腔内唾液、共生性细菌、细胞外基质及SIgA等均对白色念珠菌的粘附有影响。本文总结了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阻断白色念珠菌粘附口腔上皮细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变形链球菌对唾液成份的选择性结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吸附于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唾液成份促进变形链球菌粘附的能力。结果表明:下颌唾液明显地促进了 S.mutans,S.cricetus 和 S.rattus 菌株的粘附,而对 S.sobrinus 菌株的粘附无影响。实验菌株对层析分离的各唾液组分的粘附也展示了明显的差异。本实验结果说明变形链球菌与唾液成分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不同唾液成份促进了不同变链菌株的粘附,提示不同的变链菌株具有不同的粘结素,它们粘附到实验性唾液膜的不同受体上。  相似文献   

20.
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粘附能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耐氟突变后,其粘附能力的改变。方法用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亲代及耐氟菌株粘附至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SHA)表面的粘附量及粘附百分率,并比较两者的粘附能力。结果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亲人菌株与耐菌株间粘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远缘链球菌与变形链球菌相比,其粘附百分率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变形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粘附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