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免疫定位的实验结果。用人肺腺癌细胞株(LTEP-a_2)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出产生抗LTEP-a_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3次亚克隆后,注入BALB/c小鼠腹腔,产生腹水。Zetaprep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2.
<正> 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 SP2/0骨髓瘤细胞按 Kennett 方法作细胞融合,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2~3次后,建立一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6-B6),其培养上清经浓缩后作免疫球蛋白亚类签定为 IgM,杂交瘤诱生的小鼠腹水经 SEA 免疫  相似文献   

3.
用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脾内免疫BALB/c小鼠,将致敏脾细胞和小鼠SP2/0细胞融合,获得小鼠杂交瘤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初筛,将初筛克隆扩增后,用正常组织及新鲜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其抗体的反应性。然后用有限稀释法克隆3~5  相似文献   

4.
质粒DNA促进HBsAg-抗HBs复合型疫苗诱生的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BsAg 抗HBs 质粒DNA复合型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其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类型。方法 分别以HBsAg、HBsAg 抗 HBs(IC)、pI/AmpHBs、IC pI/AmpHBs及IC pI/Amp免疫小鼠 ,检测抗 HBs的效价 ,分析抗 HBsIgG亚类 (ELISA) ;取免疫小鼠脾细胞 ,体外抗原刺激 ,用竞争性RT PCR方法检测IFN γ及IL 4mRNA转录水平。结果 IC pI/AmpHBs诱生的抗 HBs效价明显高于IC或pI/AmpHBs单独免疫组 ,其IgG2a/IgG1比值高于IC免疫组 ,而低于pI/AmpHBs免疫组。IC pI/AmpHBs免疫小鼠脾细胞在HBsAg刺激下 ,IFN γ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免疫组 ,其IFN γmRNA的T/C(目的片段Target/竞争片段Competitor)比值为IC免疫小鼠脾细胞的 10倍 ;IC pI/AmpHBs免疫小鼠脾细胞IL 4mRNA转录水平亦高于其他免疫组 ,其IL 4mRNA的T/C比值为IC免疫小鼠脾细胞的 2倍。结论 HBsAg 抗HBs 质粒DNA复合型疫苗在增强体液免疫应答的同时可诱导脾细胞IFN γ的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己制备了HFRSV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又制备了HFRSV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为HFRS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们从HFRS病人血清制备了HFRSV特异性抗体(Ab_1),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初次免疫用Ab_1γ200μg加福氏完全佐剂乳化后腹腔注射.而后间隔两周以等量Ab_1γ加福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后同法加强免疫。融合前再以100μg Ab_1γ静脉注射追加免疫,3~4天后供细胞融合使用。细胞融合取供体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按常规方法进行。融合12~15天后,用ELISA间接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抗独特型体。在制备McAb_2的  相似文献   

6.
按常规方法将O型人红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和NS-1骨髓瘤细胞融合。两次克隆后,获得两株分泌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_4D_1和H_4E_(10)。细胞培养上清液经透析浓缩2~5倍,同小鼠Ig分型血清作免疫双扩散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人颗粒蛋白前体F片段(Grn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GrnF编码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酵母来源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HSA)的GrnF片段HSA-GrnF。用纯化的HSA-GrnF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ELISA筛选阳性克隆,并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法对所获得的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并用抗体亚类测定试剂盒检测所获得单克隆抗体亚类。结果成功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抗GrnF的杂交瘤细胞株(1G6及4E8),经鉴定这2株抗体重链亚类均为IgG1亚类。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GrnF片段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抗人颗粒蛋白前体F片段(Grn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GrnF编码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酵母来源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HSA)的GrnF片段HSA-GrnF。用纯化的HSA-GrnF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ELISA筛选阳性克隆,并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法对所获得的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并用抗体亚类测定试剂盒检测所获得单克隆抗体亚类。结果成功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抗GrnF的杂交瘤细胞株(1G6及4E8),经鉴定这2株抗体重链亚类均为IgG1亚类。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GrnF片段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制备抗3种类型中间丝的单克隆抗体;从人胼胝和HeLa细胞中分别提取角蛋白,从牛脊髓中提取神经细丝蛋白,从人胎脑中提取波形纤维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筛选和鉴定,并进行亚克隆培养,分别证明获得2株特异性不同的抗  相似文献   

10.
用人卵巢粘液囊腺癌细胞系细胞制备抗原,给BALB/c小鼠脾内注射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瘤细胞融合,HAT选择培养基培养21d,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经3次亚克隆培养,获1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  相似文献   

11.
大鼠抗—HBs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纯化的小鼠单克隆抗—HBs和纯化的大鼠多克隆抗—HBs免疫LOU/C大鼠,取免疫大鼠脾细胞与IR983F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两株(TD_1、TD_2)持续分泌抗—HBs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抗—Id,Ab_2)杂交瘤细胞系。对TD_2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TD_2的Ig类型为IgG,亚类为IgG_(2?),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数为65条。通过ELISA竞争抑制和中和抑制试验表明,TD_2所分泌的Ab_2既能被不同来源的抗—HBs所中和。又能被HBsAg.所竞争,且都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将纯化的TD_2IgG免疫同系大鼠,诱导出了具有抗—HBs活性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b_3)。上述结果证实,TD_2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是带有HBsAg表位内影像,具有HBsAg免疫源性的抗—HBs的单克隆抗—I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7-H1蛋白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方法。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疫苗和B7-H1蛋白疫苗联合免疫HBV转基因小鼠,应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小鼠在不同时间点血清抗B7-H1抗体滴度,同时在免疫后第14周末处死小鼠取脾细胞,检测不同的免疫方法对小鼠脾细胞产生HBsAg特异性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对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数量及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完成小鼠的免疫计划,5周起血清中即能测到B7-H1抗体,同一时间点各组之间的抗体滴度值并无明显差异。加B7-H1蛋白免疫各组与相同剂量单用HBsAg蛋白免疫各组相比:IL-2均明显减低(P<0.05),分泌IFN-γT的T细胞数量下降,但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MTT法测定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各组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B7-H1蛋白疫苗可诱导HBV转基因小鼠产生明显的抗B7-H1抗体应答,但不能增强抗HBsAg的免疫应答。较小剂量的HBsAg即可引起HBV转基因小鼠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的分泌以及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抗-HCV高变区1(HVR1)合成肽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固相合成的HCV HVR1合成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抗-HCV HVR1 mAb。经HAT、HT选择培养及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后,用相关的试剂盒鉴定小鼠mAb的Ig亚类;经中和抑制后用ELISA法检测mAb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法检测mAb腹水的效价及相对亲和常数。结果:获得1株可分泌抗-HCV HVR1合成肽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1A9G9F11。该株mAb的Ig亚类为IgG3;腹水效价为3.125×10-5;相对亲和常数为1.0×106L/mol。该株mAb与HBsAg、HBeAg、HBcAg、HAAg、牛血清白蛋白、酪蛋白和胸腺5肽均无交叉反应,与HCV HVR1合成肽-牛血清白蛋白出现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建立了1株可分泌抗-HCV HVR1 mAb的杂交瘤细胞1A9G9F11,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生化鉴定与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血小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抗人GPIb 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获得mAb;免疫双扩散鉴定其抗体亚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放射法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与鉴定鼠抗C-myc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C-myc蛋白做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单克隆抗体Ig亚型鉴定,获得2株能够稳定分泌抗C-myc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再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入小鼠腹腔诱使小鼠产生腹水。结果获得2株可稳定分泌抗C-myc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SHH-1H11,SHH-2A9,Ig亚型分别为IgG1亚类和IgM。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10240、1:5 120;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64 000、1:32 000。结论制备的C-myc单克隆抗体仅与C-myc蛋白反应,与其他蛋白没有交叉反应,表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很高。  相似文献   

16.
用单克隆抗体HBc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到1C12、2G12两株分泌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属于IgG2a亚类。经ELISA独特型结合试验,抗原—抗体结合抑制试验进行鉴定,证实为抗乙肝病毒核心  相似文献   

17.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乙型肝炎疫苗微球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聚乳酸 聚乙二醇共聚物 [poly dl lactide poly(ethyleneglycol) ,PELA]包被汉逊酵母表达的HBsAg制备所得乙型肝炎PELA疫苗微球 (PELA·HBsAg)的免疫原性。方法 应用PELA·HBsAg皮下免疫BALB c小鼠 ,在体液免疫方面 ,采用固相放免法测定抗 HBs的水平 ,对抗 HBs中IgG的亚类进行了ELISA测定。在细胞免疫方面 ,于免疫后用3H TdR法测定单个核细胞 (MNC)对ConA、LPS和HBsAg的增殖反应性 ;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的发生程度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检测HBsAg特异性CTL活性等评价细胞免疫。结果 ①免疫 4周后 ,PELA·HBsAg与HBsAg混合 ,产生抗 HBs的滴度高于铝佐剂的HBsAg[Al(OH) 3 HBsAg]的 2倍多 ;②PELA·HBsAg与HBsAg混合以及PELA·HBsAg产生的IgG2a与IgG的比例显著高于与铝佐剂的HBsAg ;③PELA·HBsAg免疫 2 5d小鼠脾细胞的MNC体外经ConA、LPS刺激后SI最高 ,达到 133.5 9、4 7.4 8,显著高于Al(OH) 3 HBsAg组 (2 8.98、2 1.81)和HBsAg组 (34.95、14 .75 ) ,P <0 .0 5 ;④PELA·HBsAg免疫小鼠后对SRBC所诱导的DTH反应程度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P <0 .0 5 )。⑤PELA·HBsAg与HBsAg混合后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对P815 HBs细胞的特异杀伤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别 (P <0 .0 5 )。结论 以PELA为佐剂的HBsAg所  相似文献   

18.
用过氧酸氧化法把地高辛结合于卵蛋白(Dig-OVA)或牛血清蛋白(Dig-BSA)上。用Dig-OVA采取14天免疫程序免疫BALB/c系小鼠(用完全福氏佐剂一次初次免疫,细胞融合前用0.4mg加强免疫四次),14天后取出小鼠脾细胞,与Sp2/0-Ag-14系融合。以Dig-OVA做为固定抗原,经过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亚克隆,制得八株能分泌抗地高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系。对8种MAbS(FD_1-FD_3)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高度特异性。FD_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准确的狂犬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将狂犬病病毒CVS-11株纯化浓缩后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细胞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小鼠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量单克隆抗体并测定腹水效价,用G蛋白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间接ELISA法和间接荧光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类型、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细胞融合率达100%,经克隆筛选获4株稳定分泌抗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效价分别为1×104,1×105,1×104和1×105;4株单抗均为IgG类型且特异性好.结论 制备的单抗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贯序免疫法依次用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BEL-7402、SMMC-7721免疫BAC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经检测细胞抗原的EL-ISA方法筛选,连续克隆4次后,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肝癌单抗的杂交瘤株HL_2。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