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5例正常血压者及35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发现,血压波动有昼夜变化规律,受日常活动。睡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比正常血压者大,收缩压波动比舒张压大,动态血压能发现诊室难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消除“白大衣高血压”现象。提示连续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诊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血压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笔者发现有很多年轻人的血压经常波动在高血压前期(根据JNC7的标准,即血压波动在120~139/80~90mmHg)。JNC7指出55岁血压正常的人,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为90%。因此及早对这一部分人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波动规律与合并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高血压的24h动态血压波动与其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100例高血压的24h动态血压昼夜变化,标记血压昼夜变化曲线图及测量血压昼夜节街的变化。结果 无合并症高血压组与有合并症高血压组的 夜血压波动曲线和血压昼夜节律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102例高血压患者分6个时段作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改变。结果血压波动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r=0.71、0.76,P〈0.01);血压波动以第一时段(6:00~10:00)较为显著(P〈0.01)。结论血压波动与升高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应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进45-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8例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用BH250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h监测次数、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24h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及24h血压总负荷。结果:与无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64例相比,脑卒中组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的24h血压波动昼夜节律大多数消失,而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基本存在。结论:脑卒中患者血压波动昼夜节律大多消失。了解其24h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对辨别具有潜在危险的高血压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昕 《新疆医学》2007,37(1):50-51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提出了血压昼夜节律波动的规律,有报道认为血压昼夜节律状况与高血压的预后有关,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受体力活动,内分泌改变,睡眠和清醒状态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184例中老年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及昼夜节律波动情况,以探讨年龄因素对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明  姜松青  胡国强  石晓峰  胡菂菂 《吉林医学》2012,33(12):2491-249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容量超负荷和水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123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血压类型分为三组,即血压持续升高组,血压波动组及血压正常组。其中血压波动组又细分为血压正常和血压升高两组。对三组所有患者采用生物阻抗分析仪评估容量指标。结果:三组所有患者行生物阻抗分析后显示,血压持续升高组与血压波动组中血压升高患者的细胞外液(ECW),总体液量(TBW)及总体液清除量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与血压波动组中血压正常患者(P<0.01)。所有患者的总尿素清除指数K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量超负荷现象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高血压时常伴随出现,此现象发生时患者的纳和液体的清除均会发生明显增高。其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患者饮食中水和盐的摄取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潜伏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患者的高血压发病年龄、合并症、生活方式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潜伏期的发生与高血压始发年龄呈线性负相关。血压无明显波动者的潜伏期明显长于血压有明显波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及合并症等也会影响潜伏期,危险因素越多,潜伏期越短(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预防除了要对高血压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外,还必须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得到延缓。因很多患者不能有效监测自己的血压,所以,进行高血压普查与防治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增高;其昼夜节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夜间血压呈高负荷状态,故与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提出给予高谷峰值比率的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平稳维持24小时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王寅 《求医问药》2008,(12):14-15
血压的长期增高或波动较大,容易造成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致残(如瘫痪等)及死亡的总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做到平稳地控制血压,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到平稳地控制血压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给予系统心理护理加音乐疗法,对照组只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二者血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病人血压波动小,发生再出血的几率下降,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加音乐疗法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获得较好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68例高血压者和76例正常血压者ABPM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两者血压变化均呈白昼较高、夜间较低的规律,白昼血压波动大于夜间;高血压者昼夜血压波动曲线在波动幅度明显减小或消失,SBP和DBP负荷值在两者差异较显著(P〈0.01),提示可将其作为诊断动态性高血压及决定高血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MP)对中青年正常血压及高血压分级的诊断参数以及24h血压波动规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0例正常中青年人及17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的动态血压(ABP)。根据WHO/ISH标准进行分级,172例中,高血压Ⅰ级52例,Ⅱ级60例,Ⅲ级60例,将24hABPM提供的血压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血压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与  相似文献   

14.
王萍兰  张新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84-4185
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低、病程长短与心脏等靶器官损伤程度关系很密切。降低血压对心脏等靶器官的保护十分重要。高血压病昼夜血压的波动变化已证明与其预后及病变程度有显著相关,但血压的波动是否可以诱发急性心肌缺血,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否与心肌缺血的程度相一致,以及是否还有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病Ⅰ、Ⅱ级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Ⅰ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0mmHg,DBP波动均值为28mmHg;Ⅱ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8mmHg,DBP波动均值为35mmHg。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SBP和DBP呈双峰双谷状,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Ⅱ级高血压病患者表现尤为明显。结论血压变异性高低对判断高血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晓云  李宗军  陈翔 《重庆医学》2003,32(2):162-163
目的 探讨离血压病人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126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级离血压32例,三级高血压67例,三级高血压15例,收缩期离血压12例,合并左室肥厚68例,心肌缺血76例,术后发生心肌梗塞2例,心衰2例,死亡2例。结论 高血压病人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应作好充分术前准备,使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水平,术中发生血压波动应尽早处理,术后密切观察,防止心衰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晨起血压增高的老年患者进行有效地血压监测及护理,有效地控制清晨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方法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给予有效地血压控制及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血压监测及控制,有效的护理,在67例晨起血压增高的老年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增高的有效护理,能有效地控制及减少清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彭晓云  李宗军  陈翔 《重庆医学》2003,32(3):339-34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26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一级高血压32例,二级高血压67例,三级高血压15全,收缩期高血压12例,合并左室肥厚68例,心肌缺血76例。结果:术后发生心肌梗塞2例,心衰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病人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应作好充分术前准备,使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水平,术中发生血压波动应尽早处理,术后密切观察,防止心衰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184例中老年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揭示了血压昼夜节律波动的规律,血压昼夜节律状况与高血压的预后有关,其变化受体力活动、内分泌改变、睡眠和清醒状态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为探讨年龄因素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本文观察了184例中老年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及昼夜节律波动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7,9(21):191-191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即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者。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点:①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脉压差增大。②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