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R3、T淋巴细胞激活上调性表达分泌因子S(RANTES)/CCR5在正常妊娠免疫耐受及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例自然流产患者(AP组)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NP组)的蜕膜和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蜕膜和绒毛组织Eotaxin/CCR3、RANTES/CCR5的表达,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NP组蜕膜、绒毛组织Eotax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和80%,显著高于AP组的35%和30%(P=0.011,P=0.001);NP组阳性表达强度亦显著高于AP组(P=0.003,P=0.002)。NP组蜕膜、绒毛组织RANTES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45%,显著低于AP组的80%和85%(P=0.01,P=0.008),NP组阳性表达强度亦显著低于AP组(P=0.002,P=0.002)。两组蜕膜、绒毛组织CCR5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P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NP组(P=0.018,P=0.029)。两组CCR3的表达阳性率及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P组中,蜕膜、绒毛RANTE...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LTB4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疾病患者64例,正常对照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4、IL-5、IL-13、IFN-γ、LTB4、RANTES和 Eotaxin水平.结果:①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L-4、IL-5、IL-13和 Eotaxin、LTB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FN-γ和RANTES在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IL-4、IL-5、IL-13和LTB4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④Eotaxin、RANTES和IFN-γ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⑤LTB4和Eotaxi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小鼠体内Th17/Treg细胞的表达差异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对正常妊娠小鼠胚胎丢失的影响。方法:孕4 d时分别给予正常妊娠小鼠(CBA/J♀×BALB/c♂)生理盐水和IL-17A构建正常妊娠组和给药组,给予自然流产小鼠(CBA/J♀×DBA/2♂)生理盐水构建自然流产组。孕14 d时计算胚胎吸收率,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17水平,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IL-17、RORγt及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自然流产组及给药组胚胎吸收率、胎盘组织中IL-17、RORγt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而Foxp3水平则低于正常妊娠组;自然流产组外周血IL-17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自然流产小鼠体内Th17/Treg平衡明显向Th17细胞偏移,IL-17是介导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hl细胞因子IFN-7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I.TB4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过敏性疾病患者64例,正常对照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IL-4、IL-5、IL-13、IFN-γ、LTB4、RANTES和Eotaxin水平。结果:(1)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L-4、IL-5、IL-13和Eotaxin、LTB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FN-7和RANTES在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IL-4、IL-5、IL-13和LTB4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4)Eotaxin、RANTES和IFNγ彼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⑤LTB4和Eotaxi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气道平滑肌细胞经哮喘致敏血清刺激后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血收集致敏血清。用致敏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气道平滑肌细胞,或同时予以致敏血清和地塞米松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Eotaxi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细胞中Eotaxin mRNA表达。结果致敏血清干预后,细胞培养上清Eotaxin水平和细胞内Eotaxin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107.09±7.12)ng/L比(0.63±0.56)ng/L,P〈0.05;1.39±0.04比0.05±0.01,P〈0.05],细胞内cAMP表达显著降低[(17.58±3.62)ng/L比(32.39±3.36)ng/L,P〈0.05]。地塞米松与致敏血清同时干预后,上清中Eotaxin水平[(64.18±4.04)ng/L]和胞内Eotaxin mRNA(0.77±0.19)表达较哮喘组显著降低,细胞内cAMP表达显著升高[(58.99±5.94)ng/L](P〈0.05)。上清Eotaxin水平与胞内cAMP水平呈负相关(r=-0.788,P〈0.01)。结论气道平滑肌细胞在致敏状态下Eotaxin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可能作为炎性自分泌细胞分泌炎症因子,通过cAMP信号途径参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孕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女性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析孕激素与IFN-γ/IL-4比值的关系。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孕激素、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21.74±3.14)ng·mL-1、(194.63±32.47)ng·L-1、(173.54±19.42)ng·L-1与对照组孕妇血清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孕激素水平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527,P=0.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的异常与孕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用不同浓度(0~10 ng/mL)TGF-β1刺激24 h或用5 ng/mL TGF-β1刺激不同时间(0~48 h),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8(IL-8)、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调节蛋白(RANTE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GF-β1能诱导HK-2细胞MCP-1、IL-8、RANTES的表达上调,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2 ng/mL TGF-β1作用24 h即可诱导MCP-1和IL-8 mRNA明显升高,5 ng/mLTGF-β1作用时达高峰。MCP-1和IL-8蛋白分泌分别于刺激后36 h和24 h达高峰。2 ng/mL和5 ng/mL TGF-β1均可诱导RANTES mRNA明显升高,2 h时RANTES mRNA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RANTES蛋白基础分泌水平极低,TGF-β1作用24 h时RANTES蛋白分泌开始升高,36 h达高峰。结论TGF-β1诱导能明显上调趋化因子MCP-1、IL-8和RANTES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因此,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减轻肾间质炎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间质炎症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用不同浓度(0~10 ng/mL)TGF-β1刺激24 h或用5 ng/mL TGF-β1刺激不同时间(0~48 h),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8(IL-8)、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调节蛋白(RANTE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TGF-β1能诱导HK-2细胞MCP-1、IL-8、RANTES的表达上调,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2 ng/mL TGF-β1作用24 h即可诱导MCP-1和IL-8 mRNA明显升高,5 ng/mLTGF-β1作用时达高峰.MCP-1和IL-8蛋白分泌分别于刺激后36 h和24 h达高峰.2 ng/mL和5 ng/mL TGF-β1均可诱导RANTES mRNA明显升高,2 h时RANTES mRNA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RANTES蛋白基础分泌水平极低,TGF-β1作用24 h时RANTES蛋白分泌开始升高,36 h达高峰.结论 TGF-β1诱导能明显上调趋化因子MCP-1、IL-8和RANTES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因此,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减轻肾间质炎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Survivin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异常,及与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RSA患者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及蜕膜组织内survivi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比较、计算其平均阳性单位值(PU). 结果 Survivin在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蜕膜中均有表达,正常早孕组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细胞survivin的表达分别为PU=15.12±2.05、PU=10.81±2.02,RSA组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细胞survivin的表达分别为PU=8.86±2.31、PU=6.93±2.15,正常早孕组survivin的表达明显强于RSA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妊娠绒毛及蜕膜组织中低水平表达,可能是导致反复性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和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25例健康生育年龄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分离和培养,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表达水平.结果 (1)在PBMC诱生培养上清液中,内膜异位症组IL-4的表达水平为(33.6±11.7)ng/L,明显比对照组[(23.4±4.8)ng/L]升高(P<0.01),而IFN-γ的表达水平(1 038.8±356.7)ng/L较对照组[(1463.1±348.3)ng/L]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IFN-γ/IL-4比值(38.5±18.2)较对照组(73.2±13.6)也明显下降(P<0.01).(2)在血浆中,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组IL-4水平[(30.1±10.8)ng/L]高于对照组[(21.4±5.7)ng/L](P<0.05)外,IFN-γ的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存在Th1/Th2失衡,使子宫内膜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及杀伤而在异位种植,引起内异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的变化、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 mRNA的表达及环境因素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河南省开封市妇产医院就诊的50例习惯性流产非孕期患者作为病例组(HA组),同期某社区50例正常非孕妇女为健康对照组(NNP组),分别抽取抗凝静脉血5 mL,应用聚多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亚群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IL-4和IL-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bet 、GATA-3和STAT-3 mRNA的表达.同时进行环境因素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各环境因素的差异.结果 ①HA组患者Th1、Th17细胞百分比[(11.66±3.45)%、(3.65±0.75)%]均明显高于NNP组[(7.05±1.83)%、(0.7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的百分比[(1.15±0.33)%]低于NNP组[(3.5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A组IFN-γ和IL-17在的含量分别为(1163.27±45.25)μg/L和(162.26±25.28)μg/L,明显高于NNP组[(736.25±44.32)、(57.45±11.2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的含量[(118.45±26.75) μg/L]低于NNP组[(220.45±24.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NNP组比较,HA组T-bet和STAT-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GATA-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HA组BMI≥24.0 kg/m2者所占比例为58%,明显高于NNP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习惯性流产患者IFN-γ、IL-17的水平较高,而IL-4的水平较低,提示习惯性流产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分化失衡,且此种失衡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 mRNA的调控有关,同时肥胖可增加习惯性流产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IL-12、IFN-γ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探讨IL-12和IFN-γ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SA患者30例(RSA组), 血清IL-12、IFN-γ水平,并以正常早孕妇女25例 (NEP组)及健康未孕妇女25例(NNP组)作为两个对照组。结果: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及正常未孕妇女(P<0.05),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性(r=0.580,P<0.01),正常早孕妇女血清IL-12、IFN-γ水平低于未孕妇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次数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12和IFN-γ在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68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8+、NK细胞组成(单位为%)及血浆细胞因子IL-4、IL-10、IL-12、IFN-γ水平(单位为ng/L)。结果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CD3+、CD4+百分比分别为(39.38±6.98)、(24.34±3.18),较手术前的(62.58±8.67)、(30.63±4.19)低(P<0.05);CD8+、NK水平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细胞因子IL-4、IL-10分别为(29.83±7.99)、(87.54±2.89),较手术前的(10.35±8.76)、(64.25±2.54)升高(P<0.05);手术前、后的IL-12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D3+、CD4+、CD8+、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细胞因子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IL-2、IL-4、IL-10)、1干扰素(IFN-γ)等相关因子的失衡情况,分析其与哮喘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1月于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62例首诊急性哮喘发作期患者[急性组,此组按病情再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18例)及重度组(22例)3个亚组]及58例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采用流式细胞仪与ELISA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浓度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细胞浓度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0)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与6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组患者Th1[(5.25±3.18)%]、IL-2[(124.52±42.14)ng/L]、IFN-γ[(133.12±10.25)ng/L]、Th1/Th2(0.59±0.08)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Th1(9.15±2.85)%、IL-2(195.32±45.13)ng/L、IFN-γ(58.96±12.14)ng/L、Th1/Th2(0.82±0.06)]及对照组Th1(12.98±0.67)%、IL-2(215.36±51.32)ng/L、IFN-γ(64.98±10.42)ng/L、Th1/Th2(1.15±0.18)],而Th2[(22.15±4.58)%]、IL-4[(127.52±57.14)ng/L]、IL-10[(90.25±21.04)ng/L]、IGE[(412.63±212.15)×10^3U/L]、IGG[(228.21±112.46)×10^3U/L]水平则高于缓解组[Th2(15.68±3.12)%、IL-4(51.25±14.35)ng/L、IL-10(46.78±11.98)ng/L、IgE(212.48±115.62)×10^3U/L、IgG(125.14±45.85)×10^3U/L]及对照组[Th2(1.48±0.65)%、IL-4(46.79±13.57)ng/L、IL-10(34.52±8.15)ng/L、IgE(48.75±22.95)×10^3U/L、IgG(42.36±18.96)×10^3U/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中,重度组患者Th1、IL-2、IFN-γ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中度组,而Th2、IL-4、IL-10、IgG、IgE水平则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4、IL-10与IgG、IgE均呈正相关,而IL-2、IFN-γ均与IgG、IgE均呈负相关。结论 Th1/Th2细胞的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原因与关键环节;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失衡与哮喘病程进展关系密切,在哮喘防治过程中应重视对Th1/Th2失衡细胞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术患者血浆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评价麻醉下人工流产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做人工流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无痛人流组(A组)和普通人流组(B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开始手术前(T1)、扩宫口时(T2)、手术结束后30min(T3)三个时点,在患者非输液侧前臂采集静脉血2mL,采用ELASA法测定血浆IFN-γ和IL-10浓度。结果: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IFN-γ和IL-10浓度变化不大,而无麻醉组IFN-γ浓度显著降低,IL-10浓度显著升高。结论:无痛人流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术中便于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降低了病人因手术刺激引起的血浆IFN-γ和IL-10变化,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GF-β1在体外对小鼠胚胎发育及胚胎种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收集小鼠2-细胞期胚胎,在含不同剂量TGF-β1的M16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进行胚胎移植,观察着床率;②测定移植后小鼠外周血及胚胎种植部位母胎界面IL-10/INF-γ水平.结果 ①1 ng/mL和10 ng/mL TGF-β1能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其中TGF-β1 10 ng/mL时作用最显著,TGF-β1浓度过高对体外胚胎发育不利;②M16+TGF-β1 10 ng/mL组体外培养囊胚移植后母胎界面INF-γ低于M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9±11.31) pg/mL vs. (43.23±18.09) pg/mL,P<0.05].两组间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小鼠胚胎体外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TGF-β1可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②TGF-β1可能通过促进体外胚胎发育速率和质量,改善胚胎和内膜发育同步性,促进母胎界面Th1/Th2平衡向Th2偏移而促进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RSA组的IFN-γ和IL-17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SA发生时不仅存在Th1/ Th2平衡失调,也存在TH17/Treg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检出情况,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口臭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儿童口臭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北京市某幼儿园17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含量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挥发性硫化物的检测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OralChromaTM. 使用SPSS 13. 0软件包,进行VSC与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等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检出口臭的儿童占全部受检人数的34. 4%. 女童口腔中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H2S)[(1.59 ±2.41) ng/10 mL]和VSC总量[(2.14 ±4.42) ng/10 mL]高于男童(P<0.05). 舌苔指数高的儿童的H2S[舌苔面积(1.68 ±2.48) ng/10 mL,舌苔厚度(2.18 ±2.69) ng/10 mL)和VSC总量[舌苔面积(2. 26 ± 4. 31) ng/10 mL,舌苔厚度(2. 41 ± 3. 02) ng/10 mL]高于舌苔指数低的儿童(P<0. 01). 简化软垢指数记分值≥2的位点数值与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CH3SH)和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CH3)2S]浓度呈正相关(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儿童口腔中H2S值[(1.19 ±1.62)ng/10 mL]显著低于母亲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的儿童(P<0. 01);甜食进食频率高的儿童H2S浓度[(1. 04 ± 1. 55) ng/10 mL]低于频率低的儿童(P<0. 01);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CH3SH和(CH3)2S浓度[(0. 29 ± 1. 92) ng/10 mL,(0. 37 ± 2. 06) ng/10 mL]显著高于没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儿童(P<0. 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舌苔指数高、母亲教育程度低的儿童VSC高于舌苔指数低和母亲教育程度高的儿童. 结论:学龄前儿童口臭检出率高,性别、舌苔指数、软垢指数、母亲教育程度、甜食进食频率、张口呼吸等因素是儿童口臭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导致不同VSC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