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期别、不同肿瘤细胞组织学分化程度及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肿瘤细胞组织学分化程度的不同,其5年和10年生存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组织学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Ⅰa期患者单纯手术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75%.5年和10年存活率Ⅰ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3.1%;Ⅱ期患者分别为88.9%和33.3%;Ⅲ期患者分别为50%和0,提示5年和10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病理分级越高生存率越低.Ⅰ期病人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3 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 ,不同年龄及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 5年和 10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原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 ,5年和 10年存活率分别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患者 (<40岁 ,≥40岁 )的 5年和 10年存活率分别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临床Ⅰ期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与其预后有关 ,Ⅰ期患者单纯手术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卵巢颗粒细胞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75%。5年和10年存活率Ⅰ期患者分别为100%和93.1%;Ⅱ期患者分别为88.9%和33.3%;Ⅲ期患者分别为50%和0,提示5年和10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病理分级越高生存率越低。Ⅰ期病人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等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0年至1995年收治的5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核分裂相及早期患者治疗方法选择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对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近期复发(<10年)与远期复发(≥10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56例中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6%、71.43%.不同年龄组(≥40岁、<40岁)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Ⅰ期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77%、93.55%;Ⅱ期分别为68.18%、50%,Ⅲ~Ⅳ期均为0%,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分裂相<5/10高倍视野(HPF)的5年、10年生存率均为95.0%,而分裂相≥5/10HPF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2.38%、36.36%,分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方法不同的临床工期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复发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52个月,其中5例为远期(≥10年)复发.未复发者,以临床Ⅰ期多见;远期复发者多为临床Ⅰ期,核分裂相低者;近期复发多见于临床中、晚期,核分裂相高者.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核分裂相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21例患者,占同期2025例卵巢肿瘤住院患者的1.04%。成人型19例(90.48%);幼年型2例(9.52%)。FIGO分期Ⅰ期13例,Ⅱ期1例,Ⅲ期6例,Ⅳ期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9例,行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8例,行剖腹探查腹腔肿瘤切除术4例;其中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后再次手术3例。13例行辅助化疗;术后随访,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71.43%和52.38%。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卵巢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主张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影响卵巢颗粒细胞瘤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等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0年至1995年收治的5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的年龄,临床分期,核分裂相及早期患治疗方法选择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对复发与未复发患,近期复发(<10年)与远期复发(≥10年)患进行比较。结果:56例中53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6%、71.43%。不同年龄组(≥40岁、<40岁)5年、10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均无显性差异(P>0.05),临床Ⅰ期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77%、93.55%;Ⅱ期分别为68.18%、50%,Ⅲ-Ⅳ期均为0%,分别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5),核分裂相<5/10高倍视野(HPF)的5年、10年生存率均为95%,而分裂相≥5/10HPF3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52.38%、36.36%,分别比较,均有极显性差异(P<0.01)。治疗方法不同的临床Ⅰ期患,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性差异(P>0.05)。24例复发患平均复发时间为52个月,其中5例为远期(≥10年)复发。未复发,以临床Ⅰ期多见,远期复发多为临床Ⅰ期,核发裂相低,近期复发多见于临床中,晚期,核分裂相高。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核分裂相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法进行组别间生存率差异检验,采用OR值对各因素间进行危险度分析.结果:年龄、手术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以及术后化疗疗程数是卵巢上皮癌的预后生存指标.以FIGOⅠ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Ⅱ期、Ⅲ期、Ⅴ期的死亡风险分别为Ⅰ期的3倍、14.7倍、21.8倍;以术后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残余瘤直径>2cm的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的80.7倍;化疗疗程数<6疗程的死亡风险为≥6疗程的2.3倍.以高分化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中、低分化的死亡风险分别为高分化的2.4倍、3.8倍.结论:FIGO分期,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化疗疗程数、病理分化程度是卵巢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尽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术后辅以正规、足程的化疗是提高卵巢上皮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多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86-2002年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325例ESCC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性别、年龄、肿瘤长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7个可能对ESCC患者预后有影响的指标,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 325例ESCC患者术后1、3、5和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0%、53.0%、41.0%和1.06%。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长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ESCC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19.4%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50.2%。肿瘤长径大、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深、临床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其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COX多因素分析亦表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ESCC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而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可能是判断ESCC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临床期别及治疗方法等关系的研究。方法 对我院3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5年生存率的分析。结果 无性细胞瘤患者5年生存率73.6%,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80%,经手术加化疗加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90%。结论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5年生存率与组织学类型、临床期别及 治疗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璋琳  张广超  赵强  阎杰  曹嫣娜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2):684-686,689
目的:对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40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对不同发病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水平及不同化疗方案分别进行生存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中位生存期3年2个月,2年无瘤生存率55.00%;不同原发部位似对生存率无影响;未成熟畸胎瘤的生存率高于含内胚窦瘤成分肿瘤,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Ⅳ期;诊断时血清AFP正常的病例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AFP升高者;铂类化疗方案较其它方案明显提高了2年无瘤生存率.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儿童颅外生殖细胞瘤尤其是恶性生殖细胞瘤的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前AFP水平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卵巢颗粒细胞瘤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慧  李艳芳 《肿瘤学杂志》2011,17(5):375-378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63例,分析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等因素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全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和62%。Ⅰ、Ⅱ、Ⅲ、Ⅳ期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71%、50%和38%,差异有显著性(P=0.033)。Ⅰ期患者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和/或放疗),10年生存率无差异;但Ⅱ~Ⅳ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10年生存率(78%)高于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者(0)(P〈0.001)。全组患者中复发21例,复发率37.5%,中位复发时间42.5个月。Ⅰ期及Ⅱ~Ⅳ期患者复发率分别24.3%和35.0%(P=0.392)。Ⅰ期患者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复发率无差异;而Ⅱ~Ⅳ期患者中,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者的复发率(27.8%)低于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者(100%)(P=0.042)。[结论]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对于临床Ⅱ~Ⅳ期患者,术后予以化疗和/或放疗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邓婷  经香  刘华  白明  黄鼎智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0):1187-1189
目的:比较第7 版和第6 版AJCC食管癌分期系统对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的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1 月至2004年12月间398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有完整资料患者的临床病理和5 年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法描述生存过程,Log-Rank检验不同分期的生存率的差异,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按照AJCC第6 版及第7 版两种不同的TNM分期方法对398 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分期,总的5 年生存率为26.9% 。新分期后,由于转移淋巴结数目和肿瘤分化程度的标准不同,Ⅰ期及Ⅳ期的例数均有所增加,各期别生存差异较第6 版更加显著。其5 年生存率分别为62.5% ,33.9% ,15% ,3.4% 。结论:AJCC食管癌第7 版分期能够更好的反映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对预后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收治的289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活检和(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采用人访、电话和信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始每6个月随访1次,建立完整的个人记录档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患者间生存率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变量引入Cox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不同年龄、肿瘤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肿瘤直径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对患者手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的肿瘤分化程度与TNM分期为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和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53例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预后.结果:53例透明细胞癌占同期本院卵巢上皮癌的4.3%,根据FIGO分期,Ⅰ~Ⅱ期38例占71.70%,5年生存率36.84%,复发率30.23%;Ⅲ期患者15例,5年生存率28.67%,复发率46.67%.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Ⅱ期/Ⅲ期患者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0.00%;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均为0,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联合铂类/传统铂类为主的化疗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33%/26.32%,两者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术后联合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50.00%,与术后单纯化疗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OCCC术后联合免疫治疗组与非联合组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3),但2年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0.00%/40.00%;25.00%/18.70%,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P<0.05).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以早期患者多见,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复发,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有效率与传统铂类化疗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OCCC患者应行理想细胞减灭术,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尤为重要,术后联合放疗、免疫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3年 11月~ 1997年 12月 2 36例Ⅰb~Ⅱb期 (FIGO分期 )宫颈癌根治术后证实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生存曲线用Kaplan Meier方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 :本组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为 82 0 % ,中位生存时间 10 0 0月。本组患者的复发和 (或 )转移率为19 5 % ,五年生存率为 16 9% ,中位生存时间为 15 0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Ⅱb ,宫颈肿瘤巨大 ,非鳞癌组织类型 ,低分化 ,深肌层浸润 ,宫旁浸润 ,阴道残端有癌残留 ,脉管有癌栓的患者预后不良 (P <0 0 5 )。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 12个临床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年龄 ,宫颈肿瘤大小 ,组织学类型 ,分化程度 ,宫旁浸润和阴道残端癌残留是影响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P <0 0 5 )。结论 :Ⅰb~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预后较好 ,但宫颈肿瘤巨大 ,非鳞癌类型 ,低分化 ,宫旁浸润及阴道切缘阳性的患者预后不良 ,也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以减少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986~ 1995年 4 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总生存率 59 0 9% ,其中ⅠA 10 0 % ,ⅠB 50 % ,Ⅱ期72 72 % ,Ⅲ期 4 4 4 4 %。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 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 :ⅠB期以上的宫颈腺癌应予以综合治疗 ;影响宫颈腺癌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子宫颈腺癌96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简单随机法抽取同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 腺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4%,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2.9%、51.5%、13.3%、0.子宫颈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体积、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是否保留卵巢与预后无关.对ⅠB期患者,综合治疗组的预后好于单纯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腺癌的发病率为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早期诊断对于提高子宫颈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早期年轻的子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不影响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临床疗效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分为3组,即A组(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B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3支)、C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6支),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应用6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后5年生存率要高于应用3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三组在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N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淋巴结阳性数.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程长、预后好,难以组织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在我国也没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共识,影响预后的因素也鲜有大宗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分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可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可供分析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20例,平均随访8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全切、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分期与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96.6个月随访,无病生存率为78.3%,总生存率为94.2%。疾病分期晚的患者无病生存率低(P=0.029);滤泡状癌较乳头状癌无病生存率低(P=0.001),总生存率低(P=0.003)。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及甲状腺全切对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