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医药》2007,(2):59-59
随着医疗保健,化妆美容及许多人类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蜂胶产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消费热点之一。由中国养蜂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兼蜂胶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振山研制的“首创蜂胶露”于1997年应运而生,开时代先河,是国际上唯一不用乙醇或乙醚溶解的蜂胶,从而完整  相似文献   

2.
蜂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些年研究表明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介绍蜂胶在抗病原体、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心血管保护、抗肿瘤、抗氧化、防治糖尿病、镇静麻醉以及肝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蜂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综述了近年来蜂胶在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抗类,护肝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蜂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酚酸类化合物是蜂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根据结构所属的基本骨架对蜂胶中已发现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分类汇总,旨在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为全面评价蜂胶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蜂胶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蜂胶对两种溃疡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蜂胶可显著抑制利血平溃疡的形成,对醋酸烧灼型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识蜂胶     
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已经懂得用蜂胶制作木乃伊;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知道用蜂胶医治刀伤,。感染和皮肤病。但一直到20世纪初,蜂胶才真正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蜂胶的研究与开发高潮迭起,其应用领域迅速进入医药、保健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蜂胶的药理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对蜂胶的药理活性研究较为广泛,主要以直接或处理后的单味蜂胶和复方蜂胶制剂为对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研究方式都很好地证明了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抗炎等作用,且毒性很小,为今后蜂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有关蜂胶的药理作用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归纳,介绍蜂胶的抑菌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肌、增强免疫等几个主要药理作用,为蜂胶的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蜂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媒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从蜂胶中获得了两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PPLCC和PPLSE,体外抗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口腔癌细胞(KB)试验表明,浓度为50μg/ml的PPLCC和PPLSE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87.4%和35.1%,IC50分别为17.5μg/ml和1151.2μg/ml;对KB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4.9%和59.8%,IC50分别为21.0μg/ml和33.6μg/ml。结果表明,蜂胶可作为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天然来源。  相似文献   

11.
蜂胶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研究表明蜂胶具有多种成分和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蜂胶在抗病原体、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心血管保护、抗氧化以及肝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蜂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蜂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抗氧化作用、降血脂作用、护肝作用、降血糖作用、抗菌作用、提高记忆力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文献,阐述蜂胶的药理作用,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证;阐述蜂胶的良好开发前景,为蜂胶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蜂胶的用法     
蜂胶又称“蜂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附着力很强。它如果粘在手上或容器上就很难洗掉。如果将蜂胶液滴在白开水中,马上就会形成一层浅黄色的漂浮物质,若轻轻搅动就会形成混浊液。而且在搅动时,就会有部分蜂胶粘在筷子及容器壁上,用水也冲不掉,造成浪费。为此,在服用蜂胶时,最好根据自己的习惯,将它放在奶粉、麦乳精、咖啡、柠檬晶或蜂蜜中,搅拌后加入温开水冲服。也可将蜂胶加在牛奶、豆浆或米粥上面,不经搅拌直接喝下。这样既好喝,也可避免了浪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蜂胶的毒性.方法 根据30d喂养试验方法将大鼠分为3个剂量组及溶剂对照组.连续喂养30天后.摘眼球采血作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测定,取出肝、肾、脾、睾丸称重.并对肝、肾、脾、胃肠、睾丸、卵巢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及其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剂量组血生化、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故认为无生物学意义.其他各剂量组动物血常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各项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大鼠的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受检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 大鼠连续服用蜂胶30 d,对机体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不影响蜂胶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的前提下,优化蜂胶的除蜡工艺,提高蜂胶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率。方法根据蜂胶与蜂蜡的理化性质的不同,利用水提除蜡的方法对蜂胶进行除蜡,以蜂蜡得率和所得蜂蜡层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除蜡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蜂胶-水)为1:12,提取时间为40 min,冷凝温度为25℃(室温)。结论水提除蜡工艺简单可行,不仅可以去除蜂胶中的大量蜂蜡,还可以提高蜂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6.
蜂胶降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是工蜂从植物体上采集的树脂与其上腭腺的分泌物和蜂蜡形成的有粘性的固体胶状物,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本试验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蜂胶观察其对血糖的影响,为蜂胶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蜂胶8问     
通过近年来媒体对蜂胶的介绍,以及蜂胶切实的保健功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蜂胶。不过,蜂胶毕竟是一种新兴的保健品,人们对它还有不少疑问,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解答.希望对大家科学服用蜂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蜂胶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国家标准GB/T5009.37的酸价测定方法,建立可行的蜂胶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方法 对样品前处理、滴定方式等进行试验研究以及方法学考察。结果 样品经石油醚溶解提取、滴定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能明显、准确地观察终点。结论 改进方法终点判定明显、准确,适用于本身颜色和原辅料颜色较深的蜂胶软胶囊的酸价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蜂胶HPLC指纹图谱,对蜂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5 nm。结果通过对10批蜂胶的10个主要色谱峰进行色谱峰匹配,得到对照指纹图谱,对35批蜂胶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相似度均>0.90,可区别于杨树胶。结论所建立的蜂胶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为蜂胶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蜂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良  范晓红  马莉莉 《河北医药》2009,31(14):1801-1802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复发、灼痛明显的慢性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多数患者表现出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有口腔癌的恐惧。本病病因复杂,研究报道的发病因素甚多,但尚无统一确切的说法,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