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训是一种训诂方法。了解与掌握这种方法,有助手解决阅读古医籍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训诂最基本的功能是解释词义。解释词义的途径可以不同:直接解释词义者谓之“义训”从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说明词义者谓之“形训”;以字的读音为线索来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1982,(12)
医古文部分古医籍的通借字问题古医籍中,使用通借字之处颇多,不明通借,遇之必捍格难通或误解其义。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所以阅读古医籍,要明通借之理。所谓通借字,是指古籍中有一些音同或音  相似文献   

3.
医古文部分句中词义的确定古医籍中,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情况,这给我们确定句中的词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阅读古医籍,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当句中某个词的词义难于确定时,便去查字典辞书,那上面列举了许多义项,到底用哪个义项去解释更贴切呢?有时字典辞书也不能告诉你。因为字典辞书的举例是有限的,而有些词在  相似文献   

4.
崔锡章  陈婷  张宝文 《北京中医药》2010,29(12):909-911
叠音词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汉字组成,共同表意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适合中医学对不同疾病症状的客观描述、脉象细微差异的准确辨识和药物形态性能的生动比况,故在古医籍中频繁使用,并逐渐成为中医古籍语言风格之一.通过比较研究,说明古医籍叠音词义或在常用工具书中缺漏,或与一般常用义有细微差别,已成为阅读古医籍时准确理解意义的障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为当今研究古医籍中的语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总结近代学者对古医籍中语词训诂的研究概况,认为近代学者从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词义,从医理角度进行训释,解释命名理据,并提出新见解以开拓思路,为现代中医训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1982,(12)
祖辉同志所提的这个问题颇大,在这里只能扼要谈谈。将古医籍译成白话文,以便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运用,这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但是要想把古医籍准确地译为白话文。实非轻而易举的事,它牵涉到文字、词义、语法、句读、训诂、校勘等等方面的问题,它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广泛的学问,是很难把这一工作做好的。  相似文献   

7.
动物胆汁的药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熊胆、蛇胆、猪胆、牛胆、羊胆等动物胆汁的古医藉记载、临床应用近况、最新的有效成分研究、药用价值、药源前景等。  相似文献   

8.
训诂与古医籍的整理工作密不可分,不仅可以运用"因形索义""因音求义""因文定义"等训诂方法解释词义,还可以通过训诂来分析句读进而正确标点,而训诂之理校更可帮助校勘出更佳的版本。把训诂运用到古医籍整理中去,是提高古医籍整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科技出版社于1983年3月出版由汪巽人,陈竹友编著的《古医籍词义》一书,全书共702词,以单音词为主所列词义为一般字典、辞书所未见,而为中医药学特有与常见的,立意深远,独具一格,堪为启迪后学攻读古典医书之优良工具书。我省著名中医赵棻教授、俞慎初主任医师特为该书写了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1983,(4)
古医籍中的语言是古代的书面语言,古人在遣词造句中,相因相承,逐渐形成了许多句子的固定形式,即所谓“句式”。古医籍中的句式多种多样,要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除了积累词汇之外,积累句  相似文献   

11.
<正>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或假借字,是指意义不同的两个字,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将甲字借作乙字。如“输”是输送之输,“俞”是俞穴之俞,二字意义完全不同,可是由于二字读音相同,所以古人在书写时常用“输”字代替“俞”字使用。《扁鹊传》中:“因五脏之输”即是一例,这里的“输”便是“俞”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医籍中非常之多,若望文生义,便格格不入,实为阅读古医籍的一大障碍,尤其是青年读者更为感到困难。故此,我们从有关的古代医药书籍中择出习见者凡三  相似文献   

12.
李戒 《中医药文化》2001,18(1):27-28
迄今存世的最早的医学或养生学实物文献,考证结论比较可靠者,可能要算战国初期的玉杖首《行气铭》了。因为《万物》虽然可能比它更早,但《万物》属“药学”而不属“医学”或“养生学”。一般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汉代,而后来马王堆出土的十几种古医籍和张家山出土的《脉书》、《引书》,其中好多种都是《内经》的祖本,比《内经》早,而这些古医籍多被学术界定位在战国至汉代。《行气铭》“最早”这一事实,决定了它在医学学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学说”、“天人相应学说”、“顺逆学说”,健身气功中的…  相似文献   

13.
施奠邦(中医研究院院长,京津片古医籍整理负责人):毛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遗产和宝,大部分蕴藏在古医籍中,因此,整理中医古籍,是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目前,中医队伍还存在着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词类活用主要指下列情况;古医籍中的一些实词,原本属于某类词,通常情况下,它们在句子里和同类的其它词一样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只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临时当做另一类词用,事实上具备了另一类词的特征。语法书上管这种情况叫实词活用,或“某(类)词活用作某(类)词”,如名词活用作动词等。比如“衣”的意思是“衣服”(“人所依从蔽体者也”)。通常情况下,它在古医籍中是当名词来用的。例如: “衣被不敛”《素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问题或证实自己的论点,行文中引用前人的言论或事例,这种文法在修辞学上叫“引用”。“引用”在古医籍中十分常见。一、注明引文出处的叫明引。一般提示出书名或人名。这样,无论引文是否规范均易辨认.通过查证可很快解意。例一、“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与薛寿鱼书》) 例二、“《孝径》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  相似文献   

16.
“风”在古医籍中作为病邪及病因的名称,在《素问》中就有专篇论述。“风”病与肝相关,作为病名,接受了外风与内风的特点,使用广泛,后世有很大发展。以“风”名病,具有起病或发作急剧、症状鲜明、病情多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为古医籍的常用术语,如八法之一。其形音义何如?《中医大辞典》和《简明中医辞典》皆作“清”;未标音,其一义是“与浑相对”,知音qing青;义有寒凉、凉药、寒治、谷不化等。《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未专收。今版古今医籍,无不如此。连新《辞海》“清”字下收的诸医词也皆作“清”,并将“清热”之“清”解为“清除”。为了辨识“清”字的形、音、义,首先看古医籍原文。  相似文献   

18.
崔锡章 《中医杂志》2006,47(5):388-390
张仲景的《伤寒论》在对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在古医籍词义发展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书中某些医学术语的意义由特定义向一般义以及由一词多义向词义单一转变的两大突出特点对于医经的临床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使著作内容明确,易读易懂;使医者便于掌握,不出歧义与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药学方面的典籍都是用古代汉语记录下来的。因此,要学好中医就需相应地学习一些医古文方面的知识,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供初学者参考。一、扫清“拦路虎”,解决识字问题。学习古医籍,碰到的“拦路虎”,主要是字的读音、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古籍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具体体现。前人总结积累的丰富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主要寄存于这些古医籍中。由于现存诸多古医籍,远者已有千余年,近者亦有数百年或上百年,经多次传抄翻刻,或散失后重新整理,或整理人随意笔削损益及妄加改动,加之语言文字的变迁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许多古医籍不同程度地存有失真之处,给后来的读者,增加了许多困难,甚至造成某些理论上的错误。整理研究,使其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本来面貌,乃是对古医籍正确理解与运用的首要条件,而校勘则是古医籍整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下面就校勘问题,加以简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