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腹内脂肪的影响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2004-2006年曾在我科住院并诊断为Ms的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在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对照组不予任何调脂药,观察两组血压、血糖、体质量、腹壁、腹内脂肪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在12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周后患者的腹内脂肪厚度显著减少[非ACEI/ARB治疗:(41.76±3.61)mm vs (33.23±2.47)mm;ACEI/ARB治疗:(42.86±3.49)mm vs (30.49±2.87)mm,P〈0.01],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非ACEI/ARB治疗:(77.59±20.90)mg/24h vs (35.20±14.45)mg/24h;ACEI/ARB治疗:(78.39±19.78)mg/24h vs (32.91±13.87)mg/24h,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对MAU增多有影响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年龄、腹内脂肪。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少MS的腹内脂肪厚度,并对肾损害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内脏脂肪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瑛  岳茂兴  郑琦涵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44-2245
目的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输液速度均为1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0.25)mmol/L、(1.7±1.7)mmol/L、(1.5±1.3)mmol/L和(0.7±0.5)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0.40)mmol/L、(2.7±3.1)mmol/L、(2.4±2.8)mmol/L和(0.7±0.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3组,分别以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空腹血脂(三酰甘油)。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1.46±0.72)mmol/L,(1.40±0.65)mmol/L]高于治疗前[(0.87±0.37)mmol/L,(1.24±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利培酮、喹硫平可影响脂代谢,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8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12~26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那格列奈每餐30—60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l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l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s/m^2 vs (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短期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予辛伐他汀4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FMD由治疗前的(5.65%±3.81%)上升至(8.36%±4.51%),p〈0.05,阿托伐他汀组FMD由治疗前的(5.81%±3.64%)上升至(8.77%±4.60%),p〈0.05,均显著改善。结论短期的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干预能直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依赖于血脂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238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评价疗效。结果:1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25.2±5.3)分vs(8.8±6.9)分],疼痛强度评分(COVAS)[(13.2±2.8)分vs(3.3±1.5)分],排尿评分(VS)[(5.3±2.3)分v s(2.1±0.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6.7±1.8)分vs(2.8±1.1)分],最大尿流率(Qmax)[(11.9±2.8)ml/s vs(16.8±2.4)ml/s];对照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24.8±5.2)分vs(11.1±8.7)分],COVAS评分[(13.0±2.3)分vs(4.3±1.6)分],VS评分[(5.1±2.1)分vs(2.8+1.4)分],QOL评分[(6.7±1.6)分vs(4.0±1.8)分],Qmax[(11.5±3.0)ml/s vs(16.7±2.6)ml/s];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与血尿酸、尿素氮之间的关系。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酸和尿素氮并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尿酸(415±112)μmol/L、(486±123)μmol/L,尿素氮(5.7±3.7)mmoL/L、(7.8±4.7)mmol/L。治疗后尿酸(335±82)μmol/L、(367±68)μmol/L,尿素氮(4.3±2.8)mmol/L、(5.6±3.5)m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0.01)。结论:检测尿酸和尿素氮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患者经过4周饮食控制期后符合:(1)LDL-C〉3.64mmol/L(140mg/dL);(2)TC〉5.72mmol/L(220mg/dL)且LDL-C〉2.59mmol/L(100mg/dL);(3TC〉5.72mmol/L(220mg/dL)且HDL-C〈1.04mmol/L(40mg/dL)并同时满足TG〈4.52mmol/L(400mg/dL)者随机接受瑞舒伐他汀5mg/d或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8周.结果 160例患者进入研究阶段,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80例.瑞舒伐他汀组经过8周治疗血浆LDL-C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为40%,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组35%(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LDL-C降低幅度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相对高约15%.瑞舒伐他汀组LDL-C达标率(ATPⅢ)比阿托伐他汀组(85%&70%)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幅度也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6%&1.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舒伐他汀在降低TG(18.7%)和TC(33%)的幅度同阿托伐他汀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8%和30.3%).所有患者对两种药物均能很好地耐受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研究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全面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整体血脂水平,并与阿托伐他汀相比较可以产生更大程度的LDL-C下降,且二者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社区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对75例MS患者进行社区饮食和运动干预指导治疗。控制MS患者饮食摄入量,增加其运动量。通过连续3个月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观察MS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变化。同时以70例MS患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治疗组在干预治疗前体重指数为26.7±2.4kg/m^2,平均动脉压95.7±11.0mmHg,空腹血糖6.08±0.37mmol/L,甘油三酯4.27±1.00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9±0.21mmol/L,总胆固醇5.41±0.72mmol/L;经过3个月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后上述数值分另0为25.9±2.0kg/m2,93.1±9.1mmHg,5.68±0.54mmol/L,4.16±0.80mmol/L,1.66±0.24mmol/L,5.28±0.64mmol/L。其中,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值在干预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检查指标在干预前后3个月均无显著变化(P〉O.05)。结论社区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MS患者的体重,改善MS患者的糖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30R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lc〉9.0%),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于7.0mmol/L和10.0mmol/L为目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全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治疗后B组SDBG、MAGE和CV—FBG三个指标均低于A组[SDBG:(1.48±0.41)vs(1.75±0.43)mmol/L;MAGE:(3.24±0.75)vs(3.86±1.02)mmol/L;CV—FBG:(16.35±2.34)vs(19.43±3.25),均P〈0.05],同时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和灵30R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索和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血糖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