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诊科除完成一般急诊工作外,还要实施对各种急诊危重病员的抢救,应付各种突发灾害的救护.目前,绝大多数急诊科技术力量、医疗条件和设备均较薄弱,在遇救治伤病员时只能简单处理,不能立刻有效地阻断严重危及伤病员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贻误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因此,作为县级医院进一步完善急诊科的功能,将一些确定性抢救治疗措施从住院部前伸到急诊科和院前急救实施,使急救抢救成功率提高,同时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尽管随着脑梗死的诊疗救治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病死率已有明显降低,但存活的患者中大多留有运动、语言、吞咽、心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我院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开展对脑梗死患者健  相似文献   

3.
钟金妹  黄键  储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28-1029
目的通过对3年来救治的危重患者的诊治过程、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和管理程序进行探讨,以提高急诊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提高急诊应急处理。方法统计3年来抢救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共622例,总结救治方法程序和管理模式。结果成功救治587例,死亡35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94.37%。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要成功地对患者实施救治,就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健全而又有指挥力的抢救管理是抢救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效率.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创伤休克病人68例,在医师到达前主动实施初步的抢救措施,按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根据病情结合创伤程度、损伤部位和病员生命体征的变化,初步判断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 68例病人经抢救67例恢复正常,死亡1例,成功率为98.5%.结论 在救治中及时有效、争分夺秒地实行各项护理及治疗,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是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还需注意预防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回顾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102例患者资料,记录了各环节的救治情况。结果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为207min,入院至确定性治疗时间为64.34min;死亡19例,抢救成功率92.87%。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加快严重创伤患者确定性治疗前的院内通过时间,使急救工作更加规范、合理,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医疗设备在舰船上安装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战时海上伤病员救治需要,提高海上卫勤保障能力,近年来,海军成功研制了系列大型骨干卫生装备,初步形成了海上医疗后送装备体系。在大型骨干卫生装备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安装上船。各种医疗设备的正确固定和安全使用对于保持设备完好率、提高诊疗质量、挽救伤病员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医疗设备在舰船上固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血液发放是安全输血链条中的最后环节。为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血站必须及时、准确发放合格血液。血液及血液制品出库合格率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零差错,准确无误发放血液,建立完善的血液发放程序,实行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核对制度至关重要。它是血液的质量保证,是血站的生命。以下为我站就采供血机构建立、完善血液发放程序的情况总结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抢救分工程序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实施抢救分工程序前处置的多发伤患者46例(对照组)和应用抢救分工程序救治后的54例(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的平均时间和抢救平均时间比对照组分别缩短了7min和25min(P<0.01),抢救成功率提高了13.3%(P<0.05). 结论 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实施抢救分工程序,可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影像学检查基本程序设计在学员临床学习中的作用。对87名实习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际考评,了解学员对影像学检查基本程序的掌握情况,结果掌握优良16%,一般48%,差36%。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了影像学检查基本程序并进行专题讲座。掌握优良72%,一般28%。作者认为,影像学检查基本程序设计作用明显,可提高实习学员合理使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程序.方法 运用急救程序对56例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施治,安全转运.结果 36例患者4日内痊愈出院.20例患者6日内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院前急救程序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中,明显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个综合、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其评估、诊断、计划、措施、评价5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每个步骤都有赖于前一步骤的正确性。2003年5月至今,我们运用护理程序指导发热门诊的护理工作,控制医院感染,切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使每位来诊,因病种而异,得到了妥善处置,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了信任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医学模式的变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护士不是单纯协助医师进行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而是对其负责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疾病,而且还要面向健康。通过各种护理行为使患者减轻痛苦,维持生命,增进健康。因此,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是战时威胁战士生命的首要伤情。在美军“自由伊拉克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中,虽然早期救治机构未配置神经外科专科力量,但通过早期介入以及积极有效的救治策略稳定伤员病情,为后续确定性治疗提供基础,使得战士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效果甚至优于同期平民。笔者通过分析美军早期救治机构在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价值、任务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军重型颅脑创伤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色通道中的急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建设生命绿色通道中,急诊护理工作的方法,验证在急救中急诊护理程序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急诊护理实际工作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提出有效的急诊护理程序预案,验证其在绿色通道中的可行性及重要性。结果:针对急诊医学迅猛发展的势头,及时地提出有效的急诊护理程序预案,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其可行性,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开展及绿色通道的畅通。使急诊护理工作程序化,救治规则更趋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在建设生命绿色通道中,急诊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急诊护理程序化是抢救生命的需要,也体现了急救医学快速反应的理念,使生命的绿色通道更畅通。  相似文献   

15.
儿童牙科规范诊疗程序是儿童牙科开展临床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对防止医疗纠纷,减少医疗过错也有一定作用,对医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对规范儿童牙科诊疗程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脾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患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1]。脾动脉瘤对人体潜在的威胁是瘤体破裂大出血,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合理的诊疗程序和及时的外科处理是救治脾动脉瘤破裂的关键。从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成功救治此类患者5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各种原因引起的创伤性休克的患者日益频繁,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中,强调时间概念,即在医师到达前主动实施初步的抢救措施,按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根据病情结合刨伤程度、损伤部位和病员生命体征的变化,补步判断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效率,是创伤性休克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一环。现将我科自1999年8月—2003年2,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56例成功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护理程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提供身心整体护理。方法 在98级护理班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试验并做了对比研究。结果 试验班护理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与对照班比较有显差异。结论 把护理程序运用于教学中,其效果优于传统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临床医师诊断病理学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 《医学教育》2005,(6):80-81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直接参与、指导临床诊疗过程,但是临床医师对于诊断病理学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程序等缺乏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拳文通过对诊断病理学在诊疗工作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对临床医师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临床医师进行诊断病理学继续教育的各项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发展,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完整、系统的护理工作方法 ,把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灵活的运用到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中 ,既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 ,又能提高护理质量 ,使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操作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