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敏 《北京中医》2005,24(6):380-38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主治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升降,兼见肝郁气滞之血证。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配伍桔梗、牛膝理气活血,调和升降。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祛气行,则诸症可愈。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洪云 《山西中医》2004,20(3):53-55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引起的多种病证。后世医家将该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将近几年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 内科1.1 循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淑娟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4-72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11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其在中医现代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对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邵淑娟 《北京中医》2008,(9):724-72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11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其在中医现代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对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血府逐瘀汤始见于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原方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枳壳、柴胡、甘草、桔梗、牛膝等11味药物组成,主治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的多种病证,全方配伍精当,方简力宏,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目前,血府逐瘀汤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及妇产科等多种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笔者系统整理近5年来有关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的文献,以期为该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治验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南京210004)贾永宪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血管神经性头痛理气活血王某,女,42岁,1994年4月15日初诊。患偏头痛10余年,迁延不愈,1月来因工作紧张,情志不畅,致头痛频繁发作,几乎每周1次,每次持续1~3天,...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是中医学行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因其活血化瘀作用显著,而备受中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近20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临床应用之广泛,疗效之确切,为其它活血化瘀方药所无法比拟,堪称活血化瘀之首选品。血府逐瘀汤由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20g,红花10g,枳壳10g,赤白芍10g,柴胡5g,桔梗5g,川芎7.5g,牛膝15g,生甘草10g等11味药组成,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在用其药延其理,更其量,加其药的指导思想下,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种病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氏所著《医林改错》中著名方剂之一,后世很多医家,使用本方治愈不少顽症怪疾,医学刊物亦不乏报导,笔者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精神,将此方运用于临床,亦获得满意疗效。有关血府逐瘀汤的主治与王氏其它方剂一样,多罗列一些孤立症状,而略于辨证,因而影响本方更广泛,更确切地应用。为了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古为今用,本文用祖国医学藏象学说,辨证论治原则,及理法方药一体性,来认识分析血府逐瘀汤及其应用。一、方药组成1.原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4克半赤芍6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9克牛膝9克柴胡3克枳壳6克桔梗4克半炙草3克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在妇科疾病中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著名的五逐瘀汤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能,是行气活血代表方剂。虽然原书没有明确指出是否适用于妇科病症,但因本方既能活血,又能调气,后世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多年来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痛经、黄褐斑、血管性头痛等病症,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1冠心病心绞痛于某某,女,55岁,2008年6月5日初诊,自诉心前区疼痛十余年,痛时牵扯后背及左上臂,伴汗出,气短,乏力,多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作。有心梗病史,高血压病史。近期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造示:一处狭窄达90%。曾于当地  相似文献   

11.
血府逐瘀汤制剂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波  孙倩  李小林 《中成药》2002,24(12):965-96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方由桃仁、红花等11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是当代中医学行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因其作用显著,而备受中西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以及多种疾病,目前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新生、内皮细胞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领域.本文对20年来该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山  张秀梅 《光明中医》2009,24(12):2343-2344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功用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原方由桃仁四物汤以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组成.  相似文献   

14.
白晓莉  刘红燕 《陕西中医》2006,27(3):360-360
1顽固性失眠刘某,女,42岁。2004年1月27日来诊。患者失眠已近3年,入睡困难或彻夜不眠,痛苦不堪,胸闷,面色晦暗,口唇发青,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沉细而涩。诊为失眠,证属气滞血瘀。治宜理气化瘀、安神定志,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香附、枳壳各12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合欢皮、夜交藤各30g,益母草、川牛膝各15g,柴胡9g,桔梗6g,每日1剂,水煎服,调治近1周而愈。按:此例患者病久,面色晦暗,口唇发青,舌质紫暗,究其原因则在于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所致。血瘀瘀阻心、肝、脑之脉络,气血运行失畅,卫气出入失常,阴阳失交,故失眠反复不愈。治…  相似文献   

15.
胡亚丽 《四川中医》2005,23(8):36-37
血府逐瘀汤功效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血瘀所致的胸痛、头痛等症,以胸痛、舌黯红、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根据其辨证要点,引伸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哲 《河南中医》1999,19(4):60-61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原著该方所治症目有“头痛、胸痛、胸不任物……”等19种之多,是王氏诸逐瘀汤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笔者临床应用,颇有所得,现整理如下,请同道斧正。1头痛(三叉神经痛)张某,女,60岁,市民,1992年9月20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主要功能为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多用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此方在临床中应用颇广 ,笔者根据此方组成特点 ,临床中辨证加减治疗属气滞血瘀者各科疾病 ,获满意疗效 ,现举例如下 :1 不寐例 1,李某 ,女 ,5 0岁。 30岁起即出现不寐 ,病情时好时坏。近一月因工作紧张 ,情志不遂 ,发为通宵不寐 ,服用安定及各种镇静成药 ,仍子夜早醒 ,至天明不眠 ,遂来诊。症见 :面色不华 ,头昏乏力 ,心情不佳 ,急躁易怒 ,口干不欲饮 ,舌暗红 ,有瘀斑 ,苔薄白 ,脉沉弦。经四诊合参 ,辨证为久病入络 ,肝郁血瘀 ,属血瘀不寐…  相似文献   

18.
黄为 《广西中医药》1994,17(2):32-33
<正>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牛膝、桔梗、柴胡、枳壳、赤芍、甘草等11味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开胸散结,行气止痛。1990年以来,笔者使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甚佳。现举病案3则如下。 1 多发性神经炎 庞某,男,36岁,因四肢麻木,软弱无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5天,于1990年5月9日入院。诉1990年5月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指、掌及足趾麻木,疼痛,活动障碍,软弱无力,不能提物及拿碗筷,站立、行走不稳,伴食欲下降等,未行治疗。入院查体:神清,体温36.2℃,呼吸20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4/10kPa。自动体位,颈无抵抗,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  相似文献   

19.
王世录 《新中医》1990,22(6):40-41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方由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生地、甘草组成。笔者近几年将本方应用于临床曾治愈一例右侧  相似文献   

20.
1乳癖李某,女,41岁,已婚,1997年4月5日初诊。左乳房外侧有一肿块半年余,初期无任何症状,近1个月来硬节触之则痛,月经前胀痛加重,胸闷不舒,心烦善太息,月经延期且量少色黑。检查:左乳房外侧有2cm×2.5cm大小的圆形肿块,质硬,压痛,乳房外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