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6例网脱病人的双眼详细检查,发现双眼网脱病例15例(14%),91例单眼网脱对侧眼存在与网脱有关的网膜病变病例有53眼(58%),其中裂孔形成21眼(23%),指出了双眼详细的全网膜检查的重要性。本组21例单眼网脱的对侧眼裂孔形成病例19例接受了预防性手术,18例均获得了预期的效果;而2例未接受预防性手术的病例均先后发生网脱。阐述了预防性网脱手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以来玻璃体切割手术挽救了许多玻璃体高度混浊病人的视力。术前对玻璃体混浊的形态、部位、后脱离、与网膜粘连部位、机化程度、网膜有否脱离等情况都需了解,超声检查可以较全面地观察玻璃体和网膜情况,是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本文分析了80眼玻璃体混浊在玻璃体切割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以及与手术所见的比较。资料与方法对象我院1987年10月至1990年12月经超声检查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  相似文献   

3.
Machemer(1970)开创玻璃体手术使过去不能治疗的增殖性玻璃体现网膜病变(PVR)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等重症视网膜玻璃体疾病有了治疗的可能。Zivojnovic(1977)对此类疾病在切除玻璃体后又注入硅油,使复位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就100例玻璃体手术合用硅油充填的效果及其并发症问题探讨如下。一、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术前对网膜功能的判断可预见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程度。传统的检查如光定位、色觉和瞳孔光反射不能较准确地估计术后视力,为弥补传统方法之不足,本文将近年介绍的新方法综述如下。一、内视觉现象(entoptic phenomena):其方法是:病人闭目后用小头照明器贴在眼睑上来回移动,此时病人如看到象淤泥的干裂或树叶脉络的黑线,说明网膜功能正常。病人看到的“黑线”是网膜血管的影子。但亦有些网膜功能正常的病人体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显微窥镜的发展对角膜内皮已容易观察,对手术而致角膜内皮的变化也正在做详细研究。关于糖尿病病人角膜厚度、知觉等改变,网膜光凝固对角膜的影响都相继报告。认为与角膜内皮同时受累的后弹力膜皱襞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高,它在糖尿  相似文献   

6.
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Custodis首先创用非引流术,以后由Licoff给予改良推广应用。确实提高了治愈率,减少手术中放网膜下液引起的并发症。我院自1975年1月至1987年5月间选择性施行了非引流术,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人选择:①玻璃体无增殖,脱离之视网膜活动性良好,经卧床后视网膜能复位或大部复位者。②裂孔位于上方,网膜脱离主要位于下方者。③任何部位的单个或相邻多个小裂孔,裂孔周围网膜脱离度浅  相似文献   

7.
JulesGonin学会第20届会议和美国视网膜学会第29届年会于1996年9月1日至6日在瑞士伯尔尼联合召开。会议交流和讨论了14个专题,即:诊断方法、眼组织病理学;肿瘤;器械、替代物、激光、玻璃体手术技术;录像血管造影术,激光扫描检眼镜;老年性或其它黄斑病变;非糖尿病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及脱离手术;黄斑裂孔;遗传性疾病,非糖尿病性机网膜病变,脉络膜病变;血管和新生血管研究;视网膜色素上皮;糖尿病;炎症性眼病;以及外伤等,本文介绍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增殖性玻璃体现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许多学者已开始尝试用药物来防治PVR,药物作用的环节包括抑制细胞的增殖、抗炎症、抑制纤维素的生成、抑制增殖的收缩、作用于细胞因子以及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8例(61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患者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随访3~13个月,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下降。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10.
手术获得成功的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视力与下述二个因素有密切关系: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及术前有否其它眼部的病变。作者研究了100例手术获得成功的视网膜脱离病人。这些病人术前的视力低于20/400、视网膜有裂孔和黄斑区完全脱离。其中包括无晶体病人48例,曾作过巩膜环扎手术的病人4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为4例,在另一眼有视网膜脱离或脱离病史的为12例,另一眼有裂孔的为9例,有其它眼部病变或视网膜脱离病程在一个月以上的为46例。手术方法是选用  相似文献   

11.
双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晓玲  郭静秋 《眼科学报》1991,7(4):190-195
双眼上斜肌同时麻痹称为双上斜肌麻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眼科学者的重视。本文报告13例,均是我科近年来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观察3个月以上者。13例病人都无明显外伤史,发病在出生时及出生后早期,为先天性病变。手术次数1~2次。临床特征:不对称病变以单眼上斜视,代偿头位为主要表现,其中有一部分病人为潜在型双侧病变。对称型以两侧同向注视时的反向上斜视为主要表现,双侧Bielschowsky征为阳性。不少病人同时有V型斜视。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一般应做双眼手术。可根据病情决定是同时做双侧手术,还是分次做,以及术式、术量。术后大部分病人能获得满意的头位及眼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25例甲状腺眼肌病变术前检查、治疗选择和手术结果。 25例病人中23例有甲亢的实验室诊断,2例有与甲状腺功能紊乱一致的临床体征和症状。21例病人接受某些甲状腺治疗,全部或部分切除、碘~(131)治疗、或服药。术前所有病人至少维持6个月的甲状腺机能低下,或甲状腺机能正常。 12名病人试用三棱镜企图恢复双眼单视,仅3例病人用三棱镜免除了手术。其余22例手术治疗,其中5例病人在眼肌手术前曾行眶减压术。术前检查包括视野以确定有无视神经累及,虹膜动脉造影以确定术前有良好的前节血供给,双眼复视检查以及在不同注视位置测眼压。在眼运动受限制情况下如甲状腺眼肌病变,眼向受限方向转动时眼压上升。在甲状腺肌病变诊断中另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效果及光凝后的远期效果,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将最近三年我院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FFA检查具有光凝指征的病人分成二组,治疗组白内障术后行网膜氩激光光凝30例;对照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拒绝氩激光光凝26例。结果白内障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及时光凝的病人,DR病情稳定或减慢发展,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视力稳定。未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的病人,DR加重,部分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伴有DR的病人及时检查FFA,如发现光凝指征应及时行氩激光光凝治疗,将减少其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班体视网膜手术(VRS)在Terson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10眼)Terson综合征病人均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10 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力恢复至0.1,半数达0.5,长期随访大部分没有术后并发症,仅两倒术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经再入院手术平伏。结论:玻璃体现网膜手术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早期手术,切除玻璃体出血,不仅能够尽早恢复病人的视力,而且  相似文献   

15.
分枝静脉阻塞光凝治疗后随访观察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李萌昌分枝静脉阻塞是网膜血管异常所致的一种疾病与其他血管性网膜病变一样可并发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及视网膜脱离等。因此对分枝静脉阻塞应引起重视。本文对76例分枝静脉阻塞进行随访观察。材料和方法我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全网膜光凝固术的治疗效果已被公认,但对于因该症而并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剥离的病例,单作光凝固治疗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必须有赖于作玻璃体手术。历来对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本手术的适应症是:①未能被吸收的玻璃体出血,②牵涉到黄斑部的牵引性视。③牵引性裂孔所致的视网膜剥离④黄斑前纤维性增殖并引起高度视力障碍者,等等。但是,按以上手术适应症来说,增殖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手术偶尔引起视功能障碍,视路暂时的缺血和视网膜拴塞是视野发生改变的常见原因。体循环手术后的病人发生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报告较少见,本文报告二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术后出现双侧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短期疗效观察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杏,周文炳,葛坚,叶天才,蔡小于血液流变学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变,在眼科也常用于治疗机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糖尿病性机网膜病变I’-’I,但未见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方法 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视网膜脱离14例14眼的患者背景、术中所见及术后观察。结果 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在20-204天(平均96.5天),初次手术6眼施行了巩膜环扎术,8眼玻璃体手术。经玻璃体手术者视网膜全部解剖复位,3眼巩膜外手术复位失败,后经玻璃体手术网膜复位。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原因是睫状沟缝合时医源性裂孔3眼,前部玻璃体牵拉性网膜裂孔11眼。术后视力提高者5眼,不变者6眼,3眼视力下降。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后前部玻璃体的牵拉是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有效的。另外,由于血一眼屏障的破坏易发生前部增生性玻璃体病变,早期的玻璃体手术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本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定义、发病机理、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特点进行了综述,目前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常用两种方法:①巩膜外顶压术。可使网膜得以复位,但有导致网膜下出血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有时还导致眼球循环障碍、角膜散光等与术后视力恢复有关的并发症。②玻璃体手术。优点在于手术中易检出网膜裂孔及切除与裂孔相关的玻璃体牵拉条索,同时可以在眼内确切地排除网膜下液使脱离迅速复位,而且利用光凝封闭裂孔,对裂孔损伤小,对那些术后必然发生晶状体进行性混浊的高龄患者同时进行玻璃体白内障手术。因此玻璃体手术不仅复位效果良好,而且迅速恢复良好的视机能,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对某些特殊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效果优于巩膜外顶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