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即脑卒中 ,属于中医缺血性“中风”的范畴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颇具优势 ,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 ,中医文献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唐宋以前 ,以“外风”学说为主 ,以“内虚邪中”立论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以后则突出了内风、火、痰、虚、气、血的作用。目前对中风发病机制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①气血逆乱 :发病在脑 ;②脉络闭阻 :半身不遂 ,认为由风阳内动 ,挟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或…  相似文献   

2.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该病被称之为中风,是因其发病急骤,变化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相似,故以“中风”命名。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所谓“风”不外乎“外风”还是“内风”致病两种理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及中医络病理论 ,结合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P)病机的认识及临床实践体会认为 :神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医络脉很相似 ,故应将其归属络脉范畴。DNP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完全符合中医“久病入络”及“久痛入络”的病理特性 ,是典型的络病表现 ,应将其归属“络病”范畴。DNP在发病机理上既存在瘀血 ,同时也存在络损 ,其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Na -K -ATP酶活性下降是瘀血络损这一中医学说提出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并提出瘀血络损是DNP发病的病机关键 ,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NP的根本法则。同时阐述了瘀血络损在DNP发病中的作用 ,旨在完善和丰富DNP的中医病机理论 ,为DN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朱述琳  赵艳霞 《山东医药》2007,47(22):74-75
将12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分别于烧伤后1 h内(A组)、2 h内(B组)、3 h后(C组)留置鼻饲管,比较三组患者的鼻饲管插管成功率、伤后不同时期体质量、电解质紊乱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鼻饲管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B、C组,体质量恢复优于B、C组,电解质紊乱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严重烧伤患者伤后1 h内留置鼻饲管,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促进创面的修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肩关节周围炎是現代医学名称,又称慢性閉塞性滑囊炎;中医称之为“冻結眉”、“五十肩”、“漏肩风”。此病系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发生广泛性創伤性退化病变,而引起关节囊及关节組織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在同上肌腱断裂或同上肌腱鈣化病例,肩峯下滑囊也能同样地遭受繼发性炎症。关节周围炎的发病,有的在病人患过心脏病、外科手术后,或是在急性传染病后并发本病。但多数并无特殊原因,而自动发病。祖国医学有外伤血凝、感受风寒、痰飲流注、气郁不行等学說及有則認为此症属“著痹症”。著痹主要原因是湿邪、气血受湿则濡滞,于是发生肢体沉重,肌肉及关节重痛。  相似文献   

6.
影响老年人颅脑外伤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影响老年入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986—1995年120例60岁以上老年颅脑外伤住院病人进引回顾性分析。入院CT检查诊断四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38例,脑内血肿42例,多发性血肿16例.脑挫伤21例,入院时CCS评分≤8分46例,≥9分74例。结果病程中出现脑疝(顺叶疝).其中双侧胶叶疝10例,伤前存在伴发病共28例,伤后出现并发症45例。本组病死55例,死亡串45.4%.其中38例因伤势过重死亡.17例则死于伤后并发症。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预后较硬膜外血肿,脑挫伤差.而颅内多发性血肿则预后更差;伤后CCS评分≥8及出现脑疝病人死亡率高,预后差;伤前存在伴发病的老年人其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恼前无伴发病组;另外老年人伤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死亡串高。结论作认为老年颅脑外伤病人的年龄、伤前伴发病、损伤类型、昏迷程度。伤后发生脑疝以及并发症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补液公式的不断完善,多数严重烧伤病人都能安全渡过休克期。然而,某些晚期入院病人,则常因未能及时补液治疗而使休克渡过不平稳,且在伤后一周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者死亡。因此,晚期烧伤病人的休克期补液洽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西医:祖国医学有“休克”这个名词么? 中医:在中医文献里,未见有“休克”名词的记载,就请您介绍一下有关休克的临床表现好么? 西医:在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过度失血或多次呕吐及腹泻后等情况下,患者常会感到身体支持不住,神经系统和其他各系统机能的处于抑制状态。其主要临床表现:初期病人,皮肤颜面苍白,肢体潮湿发冷,口渴、出汗,淡漠,脉搏快而弱,呼  相似文献   

9.
“毒损脑络”理论是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随着大量中医临床实践,多位医家反复推敲逐渐形成中医脑病学理论,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脑病的诊疗。现综述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研究,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脑病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六淫者,暑湿燥风热寒,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内;其如饮食饥饱,呼叫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症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这是陈言“三因论”的主要论述。问世以下,历代因陈,多是以褒。建国来几番中医院校的中医理论教材中,亦多溢类之词,而且往往与《内经》、《金匮》相提并论。如《中医历代名家学说》说:“陈氏博览医籍,搜集众长,尤善于由博返约,他将《内经》、《金匮》之旨,前贤明哲之论,悉心深究,从而务研受病之源,阐发“三因学说”。《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说:“宋代陈无择又引申《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 然而,揭开“三因论”的字里行间,细细斟酌其文字陈述,不难感到其文字逻辑混乱,表达概念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1.
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后早期阶段,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创伤患者常伴有肝功能不全,约27%的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然而创伤性肝损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原因有:肝脏创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感染、危险相关分子模式等.临床上对创伤性肝损患者常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因此明确创伤性肝损的相关机制,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规范合理地提高创伤性肝损的诊治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创伤后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机制及主要诊疗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血虚”、“血枯”、“血证”、“虚劳”、“血损”等范畴。中医对血液生成的认识有:“心生血”,“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脾肾分主气血”,“肾主骨生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肝藏血”,“肝肾同源”等。根据这些认识,可见心肝脾肾四者均与造血有关。今人认为肾与造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就为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部闭合伤在平时多见于交通事故,矿山工厂运输推车的挤压,房屋倒塌等;战时则多见于坑道和防空洞震塌胸部受挤压。近年来由于对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治疗方法上有所改进,本文主要根据作者近几年来临床中积累了一些严重胸部闭合伤,如气管切开治疗多数肋骨骨折,肺破裂,纵膈气肿,心脏损伤等,结合文献,对治疗提出以下措施。外伤性湿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Burfovd和Burbank就提出胸部损伤即使无肋骨骨折,肺组织间隙内、肺泡内的液体要比正常多,同时由于胸壁疼痛,咳嗽受限制,因此不能使气管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E.B.Sanborn观察胸部挤压伤伤后三小时死亡病例,发现在早期有下列现象:(1)肺泡破裂,血外渗;(2)肺泡及  相似文献   

14.
手部严重电击伤、热压伤及手掌深度烧伤愈合后重度畸形与功能障碍,一直是整复外科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设计了“双开门式”手术试用于10例严重畸形病例,经术后及随访观察证明其疗效明显。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1.5~18岁。其中高压电击伤3例,高温热压伤5例,烧伤2例。术后随访6~8个月,畸形基本纠  相似文献   

15.
概说:麻疹是小儿科方面一种危害性最大、流行性最广的急性传染病,我国自古有之。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最早文献“黄帝内經”已曾提到:“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論中亦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及“风气相搏必发瘾疹”等記載。虽然泛泛而言,但至今麻疹亦包括在“阳毒”、  相似文献   

16.
张平  西永明  常西海 《山东医药》2012,52(41):64-66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盆骨折患者15例,骨折按AO分型:A型3例,B型8例,C型4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 h~2 d。9例术中一期闭合复位内固定,6例术前因骨折移位严重或严重合并伤需先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再行闭合内固定。结果术中共置入空心螺钉28枚,平均每枚置入时间为53 min。除1枚耻骨空心螺钉置入受髂骨螺钉干扰改用骨圆针固定外,均一次性准确置入,成功率为96.4%。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失败。15例均获随访,根据Majeed骨盆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在有效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同时,可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从痰瘀论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称为“眩晕”“冒眩”“郁冒”等,《杂病广要》云“眩者玄也,谓忽然眼见黑花昏乱,少顷方定。晕者运也,谓头目若坐舟车而旋转也,甚有至于卒倒而不知者”。对其病因病机的探讨,认为多为风、火、痰、瘀、虚。现试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其发病基础,以寻找其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学者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传统中医“络病学”理论,形成了系统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1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的形成研究证  相似文献   

19.
“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治则,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论述较多。不少人曾根据这一理论,辨证施治,很有效验。近几年来,我院内、外、妇、儿、五官、中医各科,运用“活血化瘀”治则,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浆IL-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仁荣  霍然  王明青  孙茜  冉丽 《山东医药》2005,45(36):53-54
将38例烧伤总表面积(TBSA)达30%~90%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HBO)组28例(烧伤后3d内行HBO治疗)和非HBO组10例(不给HBO治疗)。两组于烧伤后16h和1、2、4、7d抽静脉血,用火箭免疫电泳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非HBO组IL-8水平在伤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下降缓慢;HBO组血浆IL-8水平明显低于非HBO组(P〈0.01或P〈0.05),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至伤后7d接近正常(P〉0.05)。表明严重烧伤能诱导机体产生大量IL-8;HBO治疗可明显降低严重烧伤患者血浆IL-8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