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58例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彩霞  王中原 《河南中医》1996,16(5):301-302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58例临床观察报告高彩霞王中原郑州市中医院(450007)主题词/路志正/中医师胸痹/中医药疗法当今人们治疗胸痹多着眼于心,而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主任医师独具慧眼,提出以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3.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冯惠莲主任医师认为,胸痹的病机虽为阳微阴弦,但同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均能导致胸痹或胸痹加重。通过脾胃论治、心胃同治,再结合运用《金匮》理法方药治疗胸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宋建平  陶士忠 《河南中医》1993,13(5):209-210
笔者认为胸痹虽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上焦症状为主,但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注重中焦是<<金匮>>治疗胸痹特点之一。其理由有如下几点:脾胃与上焦部位相邻,经络沟通,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胃机能失常是胸痹的重要成因:从西医观点看,许多食管、胃及肠道疾病亦可引起胸背痛或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浅谈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金匮要略》中关于胸痹心痛病的病机出发,结合经典和临床体会,探讨了脾胃在胸痹心痛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的思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凤芹教授对冠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调理脾胃及活血化瘀通络治疗胸痹心痛,常获良效.本文通过论述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理论基础、心胃同病的病因病机,归纳、总结了徐教授从调理脾胃,斡旋中州入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思路与经验,并对其相应的治法及遣方用药经验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心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杜毅  杨关林  陈旭 《中医药学刊》2011,(9):2142-2143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整体观念对胸痹心痛治疗的应用体现,从综合调理脾胃、肝胆、活血化瘀祛痰、通补结合、五脏整体观念探讨胸痹心痛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心胃同治胸痹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总结张仲景有关心胃同治胸痹的理法方药,从而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思路。结果:虽然胸痹病位在心,然仲景对胸痹的论治不独着眼于心之本脏,因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仲景对胸痹之病常从脾胃进行论治,心胃同治是其治疗胸痹的有效方法之一。结论:仲景心胃同治法为临床治疗胸痹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胸痹作为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证治方法甚多。笔者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治疗非典型胸痹1例获得良效,本文结合文献对其证治进行简要评述,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从脾胃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附验案,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建飞  鞠斓宁  魏来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829-1831+1839
《脾胃论》中曾提出“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的理论,启示我们胸痹的防治可以从调和脾胃的角度出发。周亚滨教授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虚为本,痰瘀实为标,在治疗时不拘泥于化痰药及活血药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顾护后天之本的脾胃,同时还重视养心安神药物的应用。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周亚滨教授认为“健脾养心,化痰祛瘀”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本文总结了周亚滨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胃有联系;中焦阳气不足与胸痹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不得上奉于心而心血不足,不荣而痛;脾气虚清阳不升,中气不举,致使贯心脉行气血的宗气亦虚,气虚无以化,心失所养,不荣而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理中丸治疗胸痹,在古典医书中对中焦阳气不足导致胸痹颇多阐述,现代文献中以温中阳法治疗胸痹获效屡见报道。可分别从理论依据、方剂配伍及脏腑辨证方面来阐明理中汤温阳法在胸痹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路志正教授精通中医典籍,对脾胃学说的研究造诣尤深,行医60余年,形成一套独特的临床经验。路老师善用调理脾胃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其中运用调理脾胃法辨治胸痹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组成部分。现就笔者学习心得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中华医典中清代治疗胸痹中药处方及症状,分析清代中医药治疗胸痹核心症状、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和常用方药特点。方法 复杂网络分析法将每首方剂中的症状、中药名、作者、书名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表格中进行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分析,使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清代治疗胸痹的核心症状以及常用药对,并用雷达图对中药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处理,并对药物功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257条,纳入213条。运用多维检索查询分析得出:清代胸痹核心症状是胸痛、肩背疼、胸闷、咳嗽、咳痰、喘息、短气,治疗的核心药物(频次 ≥ 15)为瓜蒌、薤白、半夏、白术、茯苓、枳实、陈皮、附子、干姜、细辛、吴茱萸、桂枝、木香、沉香、人参、白芍、甘草、生姜,全体药物的归经大部分集中在肺经以及脾胃经方向,而分布在心经部分占全体药物约为1/5左右而已。在所有药物的功效的分析中进一步发现药物功效几乎全部集中在肺脾胃三个脏腑,而散结药在清代胸痹药物的运用中极大的多于其他药物。结论 清代胸痹绝大部分以脾胃和肺病为主,仅包含少量心病;辛开苦降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心与脾胃部位相邻、经络相通、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制5个方面讨论心胃相关,探讨"心胃同治法"的理论依据;强调心与脾胃生理关系密切,病变易互相影响,调理脾胃对胸痹、心痛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心胃同治"法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文章通过分析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胸痹论治部分,发现其继承《金匮要略》胸痹治疗思想,且多有发挥与创新,治疗胸痹暗含从脾胃入手,心病治脾,补脾益心,并从气机升降角度分析其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疗胸痹的特点,结合后世传承与发挥进一步探析其治疗胸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胃紧密相关,心与脾胃位置相邻,生化相因,五行相系,主因是正气亏虚,寒、痰、湿、瘀是主要病理因素,治疗方法以健运中气补益宗气、补益脾胃充营养血、芳香醒脾运化湿浊、健脾化痰温阳通痹、温中健脾散寒通痹、调节升降通畅气机,保持脾胃功能健旺,对胸痹的预防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痰湿停聚、心脉闭阻是胸痹的主要病理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同时兼顾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20.
略谈胸痹与脾胃失调及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篇从胸痹的病因病证、辨证施治诸方面论述,胸痹发病除与心关系密切外,与脾胃失调密切相关,调理脾胃也为胸痹的重要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