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昏迷病人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脑出血昏迷病人的护理。结果:28例患者痊愈出院17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4例。结论:加强对脑出血病人的急救及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8例,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方法,并对相关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营养支持与护理,显效36例(46.2%),有效41例(52.6%),无效6例(7.8%),其中,有2例自动放弃治疗最后死亡,3例因治疗无效死亡,1例还转院途中死亡;病死率达到7.8%。结论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需要采取各项治疗措施,并进行营养支持与护理及效果监测,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昏迷患者死亡率很高,其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收治9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对本院15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仍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2例,心率失常1例。治愈6例,好转6例。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病情,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相似文献   

6.
张新 《黑龙江医药》2014,(3):713-714
<正>脑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小动脉、小静脉的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前会有诱因,譬如剧烈的活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酗酒等等。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一般会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一侧肢体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短时间内出现晕倒、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  相似文献   

7.
8.
杨清秀 《淮海医药》1996,14(1):F003-F003
在各类中毒病例中,酒精中毒为多发性病例,近几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酒精中毒患166例。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多由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具有突然发病、急剧演变、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有效地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现将4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多由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具有突然发病、急剧演变、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  相似文献   

11.
急性高血压病脑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病脑出血病人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268例急性高血压病脑出血的预见性护理.结果治愈128例,治愈率47.76%,重残22例,轻残47例,致残率25.75%,死亡59例,死亡率22.01%,自动出院12例.结论急性高血压病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病残率极高[1],须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而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及时实施各项抢救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宝毅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112-112,114
我院自2001年10月~2006年4月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29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梁螽玲 《河北医药》2006,28(1):73-73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收治的心脑出血昏迷患者47例进行观察(病情、瞳孔、生命体征、肢体瘫痪等)及相关护理.结果 47例中治愈15例占32%,好转21例占45%,恶化6例占13%,死亡5例占10%,无1例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86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严格执行整体护理程序,对急性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整体护理能有效地控制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急性期脑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引起昏迷在内科临床是一种常见且急骤的疾病。其病情变化快威胁着患者生命,因此每个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情变化,病变特点,必须做到细致观察,记录准确,紧密配合医生抢救,才能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51~67岁,其中3例深昏迷入院,由于病情危重,抢救无效,临床死亡。4例在劳动后出现右侧支体偏瘫,失语,昏迷送入我院。2例饮酒后出现昏迷偏瘫,9例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偏瘫昏迷患者匀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史。2 护理体会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15~30min测一…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院前急救为观察组,院内急救为对照组,院前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压、纠正脑缺氧等措施。结果: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院内急救(x^2=4.797,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开展.对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合合并症,综合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NIM评分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改善预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的进行资料评估和严密的病情监测,从而为预见性护理实施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福兰 《北方药学》2014,(1):175-175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死亡率及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为急性脑出血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0.
韩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98-399
为了探讨脑出血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共对30例脑出血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本文介绍相关的护理措施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