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宇 《内科》2008,3(2):166-167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1)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二氧化碳血症。(2)70例重症肺结核中以肺部感染为诱因者32例(45.71%),其他诱因为咯血14例(20.00%)、病灶进展13例(18.57%)、气胸11例(15.71%)。(3)70例均合并呼吸衰竭,其中Ⅱ型呼衰63例(90%),Ⅰ型呼衰7例(10%)。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3例(47.14%)。(4)经常规治疗70例中有51例缓解,19例死亡。第一次呼吸衰竭至死亡时间平均为2.6年,并发MOF者病死率高达82%。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呼吸衰竭,肺感染为最常见诱因,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肺内感染及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结果:54例合并肺部感染40例(74.1%)。I型呼衰35例(64.8%),Ⅱ型呼衰19例(35.2%)。结论:呼吸衰竭是肺结核严重的并发症,需加强营养支持、基础疾病治疗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并慢性肺心病病人缓解期肺换气功能特点为低氧血症,氧离曲线略左移和肺泡通气正常。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共同特点为进一步加重的低氧血症。此外,Ⅰ型呼衰氧离曲线左移,肺泡通气正常或过度;Ⅱ型呼衰与此相反。呼衰并心衰后主要影响氧合功能。呼衰发生时的氧合和肺泡通气状态在缓解组与死亡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救治后缓解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死亡组与之相反。而肺泡通气的改善则因型而异。应选择PaO_2/F_1O_2、P_(50)和PaCO_2作为肺结核病人重症监护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1000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有详细病程纪录的1000例患者,其中Ⅰ型呼吸衰竭(呼衰)574例,Ⅱ型呼衰426例,呼衰诊断和分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作出。男性557例,女性443例,平均年龄40±25岁。原发病为外科疾病694例,内科疾病113例,呼吸系统193例,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32±17天。在通气连接方式的选择上,清醒合作的患者,主要为Ⅰ型或部分Ⅱ型呼衰,采用无创鼻(面)罩连接通气(BiPAP),效果不佳者及时改用气管插管。Ⅱ型呼衰病情允许时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紧急时采用经口插管,有些预计需较长…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并慢性肺心病患者于缓解期的肺换气功能特点为低氧血症,氧离曲线左移和肺泡通气正常。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共同特点为进一步加重的低氧血症。此外,Ⅰ型呼吸衰氧离曲线左移,肺泡通气正常或过渡;Ⅱ型呼衰与此相反。呼衰并心衰后主要影响氧合功能。呼衰发生时的氧合和肺泡通气状态在缓解组与死亡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救治后缓解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死亡组与之相反。而肺泡通气的改善则因型而异。应选择PaO2/FIO2、P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用动脉血PaCO2诊断吸氧后Ⅱ型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方法以吸氧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依据,373例老年病人分为Ⅱ型呼吸衰竭组和对照组,在吸氧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分析氧合指数和PaCO2对吸氧后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和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氧合指数和PaCO2对Ⅱ型呼吸衰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各为0.94,0.93,与吸氧前动脉血气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值0.76,0.84);PaCO2和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94)。结论结合临床只用动脉血PaCO2诊断吸氧后Ⅱ型呼吸衰竭有一定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CV)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将HCV分为四种不同的基因型(Ⅰ、Ⅱ、Ⅲ、Ⅳ)[1,2]。杜绍财等[3]根据中国HCV的感染情况,设计了一项简便酶切分型方法,证实中国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Ⅲ型。1995年陈志等[4]根据Ⅰ、Ⅱ型和Ⅲ、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孙刚  王峰 《高血压杂志》1997,5(3):215-2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压变化。结果I~Ⅲ期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率分别为18%,15%;8%,7%;1%,2%;昼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6%,Ⅲ期84%。Ⅰ期夜间SBP下降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并慢性肺心病病人肺换气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结核并慢性肺心病病人缓解期肺换气功能特点为低氧血症,氧离曲线略左移和肺泡通气正常。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共同特点为进一步加重的低氧血症。此外,I型呼衰氧离曲线左移,肺泡通气正常或过度;Ⅱ型呼衰与此相反。呼衰并心衰后主要影响氧合功能。呼衰发生时的氧合和肺泡通气状态在缓解组与死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救治后缓解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死亡组与之相反。而肺泡通气的改善由因型而异。应选择PaO2/F1O2、P50和P  相似文献   

10.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正逐步成为呼吸衰竭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的一线治疗。我科从2000年开始应用NIV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其中从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共COPD呼衰60例,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婴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疾病诊断情况,探讨病原学结果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经血清HCMV IgM和抗凝外周血PP65抗原检测确定的HCMV活动性感染的婴儿378例,对其疾病诊断、病原学结果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107例患儿,使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加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进行HCMV糖蛋白B(gB)基因分型。结果在378例HCMV感染患儿中,全身性感染和单脏器感染分别占27.78%和72.22%,肝炎、HCMV包涵体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炎等4种疾病分别以33.07%、27.78%、13.49%、6.35%占较大比例。≤2周HCMV包涵体病患儿的比例,明显多于3~12周(P〈0.05)和〉12周的患儿(P〈0.01)。高水平PP65阳性细胞率的患儿全身性感染率明显高于低水平PP65阳性细胞率的患儿(P〈0.01)。HCMV IgM和HCMV PP65、HCMV IgM和HCMV DNA、HCMVPP65和HCMV DN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31.4%、61.4%、57.1%。三项指标均阳性的患儿全身性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一项或两项指标阳性的患儿(P〈0.01);IgM和HCMV PP65两项阳性的患儿全身性感染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中一项阳性患儿(P〈0.01)。107例患儿HCMV糖蛋白B(gB)基因的分型结果为gBI型53例,gBⅡ型20例,gBⅢ型18例,gBⅠ、Ⅱ混合型7例,gBⅠ、Ⅲ混合型5例,gBⅡ、Ⅲ混合型4例,未发现gBⅣ型。gBⅠ型占多数(49.53%)。结论婴儿H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多种指标的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婴儿HCMV感染,以gBⅠ型HCMV占多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藏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与方法根据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区基因序列,合成一条通用引物和四条型特异性引物用于RT/PCR扩增反应,所得不同长度的扩增产物分别对应于HCVⅠ、Ⅱ、Ⅲ、Ⅳ的基因型,用此方法对采自西藏的69例藏族和新疆的81例维吾尔族的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了分析。结果藏族的69例中3例为Ⅰ型(3/69,4.3%),33例为Ⅱ型(33/69,47.8%),4例为Ⅲ型(4/69,5.8%),29例为混合型(29/69,42.1%);维吾尔族的81例中8例为Ⅰ型(8/81,9.9%),14例为Ⅱ型(14/81.17.3%),3例为Ⅲ型(3/81,3.7%),56例为混合型(56/81,69.1%),这同我国内地汉族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明显不同。结论 HCV基因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血压重症基底节区血肿50例的临床表现、CT分型及手术预后。根据血肿范围分型,Ⅰ型(17例)位于内囊外侧,Ⅱ型(14例)侵犯内囊,Ⅲ型(6例)侵犯内囊和下丘脑或丘脑,Ⅳ型(5例)以丘脑出血为主,Ⅴ型(8例)血肿扩延到中脑或桥脑。手术死亡率为42%,其中Ⅰ型17.65%,Ⅱ型28.57%,Ⅲ型83.33%,Ⅳ型20%,Ⅴ型100%。Ⅰ、Ⅱ型重症基底节区血肿应争取早期手术;早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之Ⅲ型慎用手术;Ⅳ型仅作脑室外引流即可;Ⅴ型无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并比较两组动脉血气结果、呼吸频率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死亡率,提高PaO2,是治疗呼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低压高频喷射通气加可拉明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李耀华,施美君,曹作炎,武汉430060高频通气应用于临床以来,为危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了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新技术,它对Ⅰ型呼吸衰竭(呼衰)的治疗取得了肯定疗效,某些方面优于常...  相似文献   

16.
72例新月体肾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72例新月体肾炎,占全部肾活检的1.37%,按免疫病理分型,Ⅰ型9例(12.5%),Ⅱ型48例(66.7%),Ⅲ型15例(20.8%),原发病因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25例),急进性肾炎次之(18例),血管炎居第三(10例),在贫血,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程度上Ⅰ型重于Ⅱ型和Ⅲ型,而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Ⅲ型多于Ⅰ和Ⅱ型,Ⅲ型新月体肾炎中ANCA,MPO-ANCA,AECA阳性率分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兴奋剂联合短时加大氧流量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对90例肺心痛Ⅱ型呼衰患者,采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控制性氧疗,实验组在持续底流量吸氧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并联合短时加大氧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氧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ao2P<0.01,paco2P<0.01.结论 呼吸兴奋剂联合加大氧流量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高于持续低流量吸氧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沈莉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61-1462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通过2h、24h后2组比较,治疗组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较好。  相似文献   

19.
3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与血pH的关系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李佩韶,雷翠蓉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533000)黄桂忠,罗英琳,彭建华,李淑杰慢性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在急性加重期约60%患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呼衰),部分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瘤性、非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腺管开口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放大观查判定腺管开口为Ⅰ~Ⅴ型的结肠病变标本(Ⅰ~Ⅴ型各20例),Ⅰ、Ⅱ型纳入A组,Ⅲ、Ⅳ型纳入B组,Ⅴ型纳入C组。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判断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不同腺管开口结肠病变中Ang-2表达情况及MVD值,分析3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FICE放大内镜对非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92.5%,符合率为90.2%;对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和91.7%,符合率为93.2%;对结肠病变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2.0%。结肠病变中Ang-2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在A组(Ⅰ、Ⅱ型合并组)、B组(Ⅲ、Ⅳ型合并组)、C组(腺管开口V型)3组逐渐升高。且Ang-2阳性表达组MVD值明显增高。结论FICE放大内镜对结肠病变腺管开口分型的判断可基本准确区别瘤性、非瘤性病变,结肠病变中Ang-2的阳性表达、肿瘤血管的生成与其腺管开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