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粤  李辉  陈纯波 《广东医学》2001,22(10):929-93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动态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 32例 ,脑梗死 46例 ,并以 45例Ⅰ期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 ,对全部患者住院第 1天均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均明显异常。结论 血压的动态变化与脑卒中的类型有关 ,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琳  石树君 《重庆医学》2016,(35):4983-4985
目的 探讨脑卒中TFGBR2基因多肽性和患者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其中脑出血患者32例(脑出血组),脑梗死患者28例(脑梗死组);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患者TGFBR2基因rs6785358片段多态性,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检测,分析患者TGFBR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A/A基因型均占5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G/G基因型比例(60.0%)高于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史和脑卒中史的患者A/A基因型分别占51.4%和60.0%,高于无高血压史和无脑卒中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24 h动态脉压指数均高于基因型为A/G和G/G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TGFBR2基因rs6785358基因型以A/A为主,且A/A基因型患者血压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寇锋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15-1016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和QT离散度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急性脑出血、2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0例正常对照组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观察心率和QT离散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增高,脑出血更显著,而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心室率显著增快,尤以急性脑出血最为显著。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QT离散度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率与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发生脑出血;54例发生脑梗塞:以同期65例Ⅰ期高血压对照,全部患者均作1—3天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于第二天始每隔12小时记录1次,连续记录7天,至第14天再记录1次: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24小时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但脑出血组较脑梗塞组更明显,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平均舒张压和下午平均收缩压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差异显著(P<0.05)。血压下降率在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亦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组、脑出血的危险性分别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4倍:急性脑卒中后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于12小时达到高峰,4天内逐渐下降至低水平。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自然规律。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2组,分别观察2组得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结果脑卒中患者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在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上均出现不同能够程度的差异。其中,脑出血组的血压显著高于脑梗死组,不管是SBP还是DBP,二者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糖方面,脑出血组略高于脑梗死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不显著(P〉0.05);血脂方面各指标表现不同情况的差异,其中总甘油三酯(TG)脑出血组高于脑梗死组,而总胆固醇则是脑出血组低于脑梗死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同样表现出不同的趋势。结论脑卒中病因比较复杂,与脑卒中相关的因素也比较多,表现在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桂凤 《中外医疗》2013,(34):88-88,90
目的 深入分析脑出血、脑梗死在急性期血压的波动,探讨与其血压变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该院脑科门诊在2011年6月-2013年4月期间的实际情况,对首次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采取抽样调查方法,选取100例患者分为脑出血组(43例)和脑梗死组(57例)进行血压的对比观察,以获取血压与脑部病变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 在对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后发现,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第1天血压急剧上升;到第2天脑出血患者的舒张压持续升高,而脑梗死患者血压无明显波动;到第3天以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恢复到正常值.结论 血压的升高与波动是脑卒中患者发作时的重要体征,另外,可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来初步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108例急性脑卒中早期动态血压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早期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10 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 48例 ,脑梗塞 60例 ,并以 62例高血压病Ⅰ期患者为对照组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个 2 4h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脑卒中患者平均血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并且昼夜节律变化明显异常。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血压普遍偏高 ,脑出血者高于脑梗塞者。脑卒中患者的夜间血压常处于较高状态 ,故应加强夜间血压的控制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与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脂的特点。方法选择198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74例,脑梗死124例,正常对照组86例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含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脂各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脑梗死、脑出血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55岁组人群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组病人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脂与脑卒中有一定联系,脂质代谢紊乱是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同时监测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将2011年5~11月确诊为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1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确诊为高血压不伴脑卒中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同步记录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观察24 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S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动态血压以非杓型与反杓型为主。杓型和反杓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杓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态心电图比较,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室性早搏和ST段改变检出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室性心动过速、T波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病人血压呈非杓型类型比例大于正常人群,夜间血压反而升高,呈反杓型。由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并发心脏损害,特别是重症患者,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要进行心电血压监护,急诊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心肌酶谱检查,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避免并发严重心脏事件。同步监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 对急性脑出血39例(A组),急性脑梗死59例(B组),在发病一周内行24小时HRV监测,并与健康对照组32例(C组)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HRV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右大脑病变的患者其HRV降低较左侧明显;脑出血组HRV较脑梗死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在急性脑卒中组中分析了27例死于心脏事件者(并发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的HRV,发现其HRV降低明显,其较存活病例的HRV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严重失衡,导致心率变异性(HRV)降低;易于发生心脏事件导致患者死亡,上述结论与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结论一致.其中右大脑半球卒中较左侧更明显地导致HRV降低.提示早期、动态监测HRV,有助于判断病情的演变,尽早识别高危患者,提早干预,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脑卒中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分析瘦素与胰岛素抵抗、血压和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瘦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127例发病48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病人(脑出血组65例,脑梗死组62例)及健康自愿者60例(对照组).测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指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组血清瘦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FINS、ISI、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93~20.588,P<0.05).脑出血组血清胆固醇(TC)和F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97、4.286,P<0.05).脑出血病人血清瘦素与FPG、FINS、血压呈正相关(r=0.38~0.5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8,P<0.01).脑梗死病人血清瘦素与FINS呈正相关(r=0.3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1,P<0.05).结论 高瘦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则ISI降低,胰岛素抵抗加重.瘦素可能加重脑卒中病人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A)患者动态24h血压变化.方法:选择新近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A 41例(合并OSAHA组)和同期住院未合并OSAHA脑卒中55例(对照组),两组接受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评估.结果:合并OSAHA组上、下午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检测指标(P均<0.05~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合并OSAHA患者血压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31-3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为急性脑卒中的防治寻求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8月石河子地区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9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90例,高血压非脑血管病9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分别于次日晨测定其血压、尿酸(UA)、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按照评分分别将高血压伴脑梗死、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分成两个亚组,即0~4分为轻型组,5分及以上为中-重型组。结果 (1)四组比较,BMI、UA、FBG、TG、TC、LDL在高血压伴脑梗死组高血压伴脑出血组高血压非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相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非脑血管病组及高血压伴脑梗死组、高血压伴脑出血组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高血压伴脑梗死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越高,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为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与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杰伟 《广西医学》2008,30(5):666-66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QT离散度与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79例脑出血、79例脑梗死患者和67例健康老年人,分别测定QT离散度、心肌酶,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Q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脑出血组、脑梗死组QTd值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1.043、9.373,P<0.01),但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QT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心肌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脑出血组、脑梗死组(AST、LDH、CK)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脑出血组AST、LDH、CK亦高于脑梗死组(P<0.01),但脑出血组CK-MB与脑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44,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QT离散度、心肌酶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脑卒中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意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东  阳军 《当代医师》1998,3(11):12-14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意外关系,笔者对12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追踪随访。对后来并发心脑血管意外的180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进行研究,100例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病患者作比较。结果显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三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血压昼夜波动呈非杓形。脑梗死组和急性左心衰组收缩压呈持续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后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 对126例急性脑卒中和126例非脑卒中(对照组)患者发病后7d的血压进行了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发病后首次血压升高,脑卒中组、对照组分别为84%和21%(P<0.01).在未采用降压治疗的情况下,脑卒中血压自然下降,第4d两组下降的幅度为4.00/2.00 kPa、0.93/0.67 kPa,然后趋于稳定.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病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了解急性脑卒中及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探讨血尿酸升高和急性卒中的关系。方法测定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尿酸(UA),分析其同脑卒中的联系。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U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脑梗死、脑出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尝试通过有效干预,减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的关系;评价HCY、Hs-CRP测定对脑卒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对249例脑卒中(其中117例脑出血、132例脑梗死)、8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和Hs-CR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47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冠心病组血清HCY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两种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血清HCY、Hs-CRP异常检出率均低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测定血清中HCY、Hs-CRP水平对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与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症状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有无相关关系。方法:从本院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住院的1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急性脑出血组与对照组血清RBP4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平均RBP4水平、LDL水平明显升高(P<0.001),脑出血组平均RBP4水平、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直线相关分析,可认为脑梗死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RBP4可能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且在脑梗死患者中,其含量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监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可能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张海波  叶景郁 《中外医疗》2011,30(24):96-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浓度变化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筛选40名除外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将40例随机选择新入院的脑梗死和脑出血(CT证实)各20例作为实验组,分成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进行放免测定。结果实验组脑梗死组血浆ET1浓度2.98~3.87pg/mL,平均ET1值为3.059pg/mL。脑出血组血浆ET1浓度2.98~5.87pg/mL,平均血浆ET1值为4.8605pg/mL。脑出血的平均ET值高于脑梗死的平均ET值(t=7.3842,P〈0.001)。脑梗死的ET值与对照组的ET值差别不显著,三者的血浆ET值均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