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质量,本文介绍一种适合于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撕囊方法。本文报告一组在充分散瞳后瞳孔直径仍小于等于4毫米的病例,共26只眼实行瞳孔区三角形前囊瓣的连续撕囊方法,其中22只眼(84.6%)获得成功,4只眼失败,撕囊成功的病例中,20只眼(90.9%)人工晶体两襻均在囊袋内,。2只眼为睫状沟固定,术中未发生并发症,作者认为上述方法既保留了连续撕囊的优点,又解决了小瞳孔下撕囊的某些特殊问题,可使术者在参照物的指示下,安全迅速地清除残留皮质,及直观,准确地将晶体植入囊袋内。  相似文献   

2.
周坚强  王毅等 《嘉兴医学》2001,17(4):226-228
目的:讨论对16例(1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行二次撕囊术(Secondary capsulorhexis)的方法 作用。方法;对6例因皮质膨胀或液化眼行计划性的二次撕囊(二阶段连续曲线撕囊术,Two-stage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3例因囊口过小难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3例因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时前囊膜切迹破裂,4例因撕囊口偏中心为防止囊膜收缩综合征发生以及遮盖孔区而行二次撕囊。结果:二次撕囊术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14眼,16只眼均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结论二次撕囊术可使因晶体皮质膨胀或液化白内障眼易于完成丧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避免白内障术中前囊膜切迹破裂进一步放射状撕裂,维持完整曲线形撕囊口边缘,防止发生人工晶体植入后光学部偏中心,囊襻异位;使过小撕囊口易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减少或避免过小前囊膜撕囊口或明显偏中心撕囊口发生囊膜收缩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盛文 《现代医学》2003,31(5):328-329
目的 探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对23例25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经巩膜隧道自闭式切口,应用推注粘弹剂的钝针头及囊膜剪刀松解粘连瞳孔,通过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旋转,清除残留皮质。结果 25只眼成功松解粘连瞳孔,23只眼术后瞳孔呈生理圆形或近圆形,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17只眼≥0.5(68%),矫正后视力22只眼≥0.5(88%)。结论 对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应用本手术方式能有效松解粘连瞳孔,吸净残留皮质,术后保持生理性圆瞳孔,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晶体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0例21只眼进行手术。其方法是前房注入粘弹剂,沿瞳孔缘剪开3—4个切口。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结果:21只眼瞳孔5—6mm大小,其中18只眼视力进步(85.7%)。随访3个月以上15只眼中,10只眼(67%)视力≥0.5,低于0,4的5只眼(33%)均为眼后段疾病改变。结论:虹膜炎并发白内障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恢复有用视力而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8只眼)过熟期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辅助染色,观察撕囊过程及术后疗效。结果:58只眼中54只眼完成连续环形撕囊,3只眼行截囊术,57只眼植入人工晶体;1只眼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矫正)均有提高,术后3 d视力>0.3者48只眼(85.1%),术后7 d视力>0.5者53只眼(91.4%)。结论: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过熟期白内障安全有效,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小范围撕囊或截囊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施术白内障患者365例(402眼),截囊针于瞳孔区前囊膜行3~5mm直径环形撕囊或圆形截囊,2:00及10:00钟位行侧切。观察其疗效,结果是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成功率为92.8%。结论:小范围撕囊加侧切,不仅减轻了挽核时对其它方向的张力,同时又使12:00钟位残留皮质很容易彻底清除,由于保留的前囊膜较常规开罐式截囊或撕囊术多,使人工晶体的上、下襟都很容易植入囊袋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对硬核(Ⅳ+/Ⅴ)白内障采用囊外摘除法(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cion,ECCE)的优点,探讨术中应用前囊连续环行撕囊(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arhexis,CCC)后的娩核方法。方法: 角膜缘外2 mm做一长7~8 mm巩膜隧道切口,行CCC直径为6~7 mm,以"T"型晶体调位钩及自制撕囊针相互配合,将直径9 mm左右的晶体核旋转脱位入前房,圈套器套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49眼中46眼撕囊口娩核后仍平滑连续完整,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眼发生前囊膜放射状撕裂并延至后囊,只有1眼高度近视未植入人工晶体,另外2眼仍囊袋内植入晶体。术后第1天49眼角膜全部清亮,瞳孔圆,光反应正常。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43眼(87.8%)。结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传统ECCE仍有意义,CCC克服了开罐式截囊的缺陷,改进的娩核方法保持了撕囊口的平滑连续性,从而确保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使其效果与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mulsification,PHACO)更接近,而器械投资少,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本组40例(40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手术后随访3—5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5者28只眼,0.02—0.1者10只眼,眼前指数2只眼。2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8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水肿,经用处理后均得以恢复,均无持续性角膜失代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硅油滴残留、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硅油眼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对于硅油眼并发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餐引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入路,操作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避开功能性滤过泡,选择角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瞳孔麻痹性散大时,做一个完美的直径约5mm的连续环形撕囊以补偿之;恰当处理虹膜后粘连后,在病理性小瞳孔下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眼压失控者行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结果:无后囊破裂,人工晶体全部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视力≥0.5者20只眼(64.5%),0.1-0.4者8只眼(25.8%),<0.1者3只眼(9.7%)。随访1-16个月,眼压均在20.55mmHg以下。结论:体外流术后的白内障患眼,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小,并发症少,不破坏功能性滤过泡,不损伤瞳孔,是目前各种手术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改良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附11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对硬核 ( / )白内障采用囊外摘除法的优点 ;探讨术中应用电凝环形撕囊后的娩核方法。方法 角膜缘外 2~ 2 .5 mm做长约 7~ 8m m巩膜隧道切口 ,行电凝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 6~ 7mm,用自制晶状体圈及自制晶状体核拉钩互相配合 ,将硬核拉出切口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116例 (116眼 )中 115眼撕囊口经娩核后仍连续完整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 ,术后第 1天 116眼角膜全部透明 ,瞳孔圆 ,光反应正常。术后 1周裸眼视力≥ 0 .5者 10 3眼占 88.8%。结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 ,囊外摘除法仍有意义 ;电凝环形撕囊克服了开罐式截囊的缺陷及手法环形撕囊对成熟期和过熟期白内障等难以完成的缺点 ,改进的娩核方法保持了撕囊口的平滑连续性及最大限度减少与角膜内皮摩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小瞳下行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7例21眼葡萄膜炎后严重粘连并发性白内障眼采用该种手术治疗。手术要点包括:剪除瞳孔区机化的前囊膜、瞳孔缘剪开、水离分核、囊袋内晶体圈匙翻转娩出晶体核、灌洗囊袋内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19眼人工晶体顺利植入囊袋中,术后瞳孔为3~5mm,无严重并发症。术中有2眼出现后囊破裂。结论小瞳下行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囊混浊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囊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后囊同样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54例眼中视力≥0.8者25眼,0.6-0.7者23眼,0.3-0.5者6眼。结论:本结果提示前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呈同心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对治疗后囊混浊性白内障,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318例(345 眼)1个月-4个月的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散瞳检查,观察前囊形态,撕囊口大小变化及人工晶体位置。结果:连续环形撕囊(CCC) 的313眼中82眼前囊无明显纤维化;143眼CCC边缘纤维化、增厚,CCC直径缩小≤1mm;67眼CCC直径缩小在1mm-2mm 之间,伴有人工晶体轻度偏位;3眼CCC直径缩小大于2mm伴人工晶体明显偏住。开罐式截囊患者较少发生此类情况。结论: 囊袋收缩综合征是连续环形撕囊所特有的一种并发症,预防其发生可以提高和保持术后长期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24例(240眼)晶状体核硬度为Ⅲ级以下的白内障行连续环形撕囊,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结果224例(240眼)中有220眼(91.67%)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20眼后囊破裂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内,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手术方法简单易学,安全有效,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65例,76眼均采用皱眉状隧道式切口,长4.5mm,连续环形撕囊,扩大内切口5.5mm,晶状体圈匙托出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老年性白内障76眼术后视力第1天≥0.5。20眼,占20%,第3天≥0.5,33眼,占43%,第5天≥0.5,37眼,占49%,第7天≥0.5,46眼,占60%,1个月≥0.5,59眼,占78%,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适用于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瞳孔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77眼)散瞳后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钝性分离及非切开的牵拉法扩大瞳孔,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原位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0.1~0.2者5眼.0.3~0.5者14眼;0.8以上者8眼。结论:采用钝性分离及非切开的牵拉扩大瞳孔法,可使小瞳孔的白内障完成手术并恢复良好的视力和生理性圆瞳孔或近圆瞳孔,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186例(227眼)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粘弹剂及人工晶体调位钩或用虹膜拉钩、囊膜剪开大瞳孔以协助完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撕囊及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6眼(2.64%),角膜不同水肿61眼(26.8%)均于5~7d内消失,8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3.52%).结论 利用粘弹荆及晶体调位钩或囊膜剪扩大瞳孔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损伤或少损伤瞳孔括约肌,基本能保持圆形或椭圆形瞳孔,残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廖源 《华夏医学》2007,20(4):792-793
目的:观察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在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应用,探讨其手术技巧与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对112例(12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行连续环形撕囊.结果:126眼中115眼(91.27%)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89眼(70.64%)将晶状体核自囊袋旋拨至前房,其中Ⅱ级核51眼(40.48%)全部旋拨核成功,Ⅲ级核38眼旋拨核成功(占30.16%),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以上者103眼,占随访眼的81.75%.结论:连续环形撕囊用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时,在Ⅱ、Ⅲ级核是安全有效的,对减少术中并发症及保证人工晶体正位有效.  相似文献   

19.
许兆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11-1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中后囊浑浊的处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8眼手术中发现后囊浑浊的白内障患者,按常规完成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在后囊膜旁中央区刺小口,自此口向后囊膜与玻璃体前界膜间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镊做直径3~4mm的连续环形撕囊。再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发现后囊浑浊行后囊环形撕囊的68眼,对其中12眼儿童白内障和3眼术中玻璃体脱出者,予以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状体均成功植入囊袋内。术后视轴区清晰,无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口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治疗白内障后囊浑浊的安全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非瞳孔扩张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手术技巧、手术效果。方法小瞳孔白内障患者62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瞳孔粘连的分离,但不进行瞳孔扩张,进行小直径的环形撕囊,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随访6个月,62例62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瞳孔形状恢复,直径2~3mm者23只眼,占37.09%,直径4mm者39只眼,占62.90%。视力眼前指数3眼,占4.83%,0.05~0.083眼,占4.83%,0.1~0.212眼,占19.35%,0.3~0.425眼,占40.30%,0.5以上14眼,占22.58%。结论采用非瞳孔扩张的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保持了虹膜瞳孔的生理结构,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