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刚果红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检查,常用暗视野检查法、镀银染色法等经典方法。笔者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直接普通光镜检查梅毒螺旋体,并同时结合常规暗视野检查、血清学确诊试验和涂片镀银染色3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刚果红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是一种比较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不需特殊设备,同样有满意效果。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来源共收集资料完整的临床病例10例,男7例,女3例,均系笔者所在科室门诊(8例)和病房(2例)就诊的性病患者。其中8例为生殖器溃疡患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例阳性,可…  相似文献   

2.
苍白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在一期梅毒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7例一期梅毒患者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墨汁负染及暗视野检查3种方法对比检查,同时作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镀银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高,与墨汁负染法、暗视野检查法的结果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镀银染色层次清楚,螺旋体易被着色辨认。结论: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是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1例PS患者进行检测.结果Ag法、IIF法、RCR法检测TP阳性率较高,D-F法阳性率较低.对于病程小于2周患者TRUST阳性率明显低于TPPA.结论Ag法是TP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病程小于2周的PS患者TPPA比TRUST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比较五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252例血清样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FTA的敏感性分别为88.3%,96.7%,99.2%,97.5%,93.3%;特异性为84.8%,91.7%,97.0%,90.2%,96.2%。其他四种方法与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FTA的敏感性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方面,除FTA与TP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三种方法均低于TPPA,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PP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梅毒,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现将22例早期梅毒的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RPR、TPPA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 4种 ,即病原体、血清学、PCR及脑脊液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血清学试验 ,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这些方法对于各期梅毒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PCR方法对隐性梅毒患者体内梅毒螺旋体DNA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47-PCR和pol A-PCR检测40例隐性梅毒患者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梅毒螺旋体47-kD蛋白和DNA聚合酶I基因片段,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三种标本的阳性率以及两种方法区分早晚期隐性梅毒的阳性率。结果:采用47-PCR检测全血、血浆、血清的TP-DNA阳性率分别为30.0%、37.5%和20.0%,采用pol APCR检测全血、血浆、血清的TP-DNA阳性率分别为22.5%、27.5%和15.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种方法检测三种血标本的阳性率均为血浆>全血>血清,两种方法在三种标本中检测早、晚期隐性梅毒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47-PCR和pol APCR均可用于检测隐性梅毒患者体内梅毒螺旋体DNA,可辅助用于隐性梅毒的筛查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8.
一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环状卡片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TP)等已作为常规试验检查梅毒患者。由于梅毒患者感染时间和就诊时间的差别及其他因素影响试验,使结果的敏感性不同。我们根据临床诊断,对TPPA、RPR和TP3项试验检测一期梅毒硬下疳患者血清和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评估其在早期诊断先天梅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3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DNA。结果:13例胎盘和脐带标本中6例(46.15%)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6例阳性者中,4例未接受治疗,2例接受了治疗。结论:FQ-PCR可检出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可用于先天梅毒的早期诊断,干预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断妊娠期间梅毒螺旋体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PCR方法对隐性梅毒患者体内梅毒螺旋体DNA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用47-PCR和pol A-PCR检测40例隐性梅毒患者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梅毒螺旋体47-kD蛋白和DNA聚合酶I基因片段,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三种标本的阳性率以及两种方法区分早晚期隐性梅毒的阳性率。结果:采用47-PCR检测全血、血浆、血清的TP-DNA阳性率分别为30.0%、37.5%和20.0%,采用pol APCR检测全血、血浆、血清的TP-DNA阳性率分别为22.5%、27.5%和15.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种方法检测三种血标本的阳性率均为血浆全血血清,两种方法在三种标本中检测早、晚期隐性梅毒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47-PCR和pol APCR均可用于检测隐性梅毒患者体内梅毒螺旋体DNA,可辅助用于隐性梅毒的筛查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1.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有两种,一种是检测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种是检测其特异性抗体。目前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已见报道[1]。我们采用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点样于醋酸纤维薄膜上、胶体金标记SPA快速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制备:选用公认的42000膜蛋白(Tmp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2,3],聚合酶链反应(PCR)人工合成或者将其基因片段植入大肠埃希菌内大量合成其TmpA蛋白,本抗原及醋酸纤维薄膜由Tricon…  相似文献   

12.
快速乳胶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快速乳胶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快速乳胶试验和TPPA平行检测50例梅毒患者血清和30例对照组血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结果:5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快速乳胶试验阳性47例,阴性3例;30例对照组血清快速乳胶试验阳性1例,阴性29例;以TPPA结果为标准,快速乳胶试验的敏感性为94.0%(47/50),特异性为96.7%(29/30)。结论:快速乳胶试验检测TP—Ab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梅毒螺旋体IgM(TP-IgM)检测在先天梅毒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5例初诊儿童的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与其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学阳性率8.81%(107/1215),其中梅毒螺旋体IgM阳性率6.42%(78/1215)。107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患儿最后确诊为先天梅毒92例,TP-IgM阳性与先天梅毒确诊符合率为100%。结论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是诊断婴幼儿先天梅毒有价值的梅毒血清学指标,对鉴别先天梅毒和被动梅毒血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期梅毒患者酶毒螺旋体和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红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1例PS患者进行检测。结果:Ag法、ⅡF法、PCR法检测TP阳性率较高,D-F法阳性率较低,对于病程小于2周患者TRUST阳性率明显低于TPPA。结论:Ag法是TP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病程小于2周的PS患者TPPA比TRUST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再选取非梅毒人员3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都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TRUST)等试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ELISA和TPP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要高于TRUST,其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RUST的假阳性率2.32%,而ELISA和TPPA的假阳性率均为0%。同时,TRUST的假阴性率为12.43%,总阳性率为87.57%;ELISA假阴性率为2.43%,总阳性率为97.57%;TPPA假阴性率为0%,总阳性率为100%。结论:通过检测显示,TPPA的灵敏度较低,在临床中不建议使用;而ELISA和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自动化、标准化等操作,且可以批量操作,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潜伏梅毒的特点是患者在血清学检测阳性的情况下从未发生任何临床症状或者症状已消失,这往往给临床医师在判断病程及确定治疗方案时带来一定难度。近年来,潜伏梅毒患者大幅上升,且逐渐取代一期梅毒成为了报告病例中的主要梅毒类型。血清学检测对潜伏梅毒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梅毒螺旋体IgM抗体产生的时间较早,可看作是梅毒早期感染并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标志。本文就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对评估潜伏梅毒传染性的意义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与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梅毒患者皮损组织蜡块中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敏感性.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6名诊断为梅毒的患者皮损组织蜡块分...  相似文献   

18.
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梅毒螺旋体人工培养尚未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该病原体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目前已制备出多种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这些抗原的制备对梅毒发病机理的探讨,疫苗的研制,以及血清学诊断试验的建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梅毒检测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梅毒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变化。本文就VDRL、USR、RPR、TRUST、TPHA、TPPA、ELISA、金标法、FTA—ABS、W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PCR等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做一个较全面的评述,藉此对各实验室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一直是治疗梅毒的一线用药,常用替代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梅毒螺旋体(Tp)菌株已在全球多个地区流行,近年也有四环素类治疗梅毒失败的例子,但其耐药情况尚不普遍.本文将对Tp耐药情况、已报道的耐药突变和潜在的耐药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