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麻疹发病季节性变化趋势,本文对常德市1956~199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了圆形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年发病率的下降,发病高峰日逐渐后移,高峰期后移并缩短,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和冷链运转也使高峰日后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消除麻疹与成人免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发病年龄出现了后移现象,成人麻疹病例逐渐增加。成人麻疹易传染到低月龄和初免失败儿童,形成了两极化发病态势,成为麻疹疫情无法根除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结合麻疹病例血清学分析,结果发现成人麻疹对儿童罹患麻疹具有直接危害?严重影响了消除麻疹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专科学校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学校麻疹的暴发流行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麻疹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分析本次麻疹暴发流行的“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采取对易感者实施应急接种、对所有病人隔离治疗、对宿舍教室通风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本校2616名教职工中有24名发病,均为本校学生,涉及3个年级9个专业,罹患率为1.10%,3例有麻疹接触史,其他不祥;首例病例3月8日发病、16日确诊,发病高峰集中于3月下旬;24例麻疹病人中,年龄最大23岁、最小19岁、平均20岁、男女之比为23:1;采集的14例早期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8.57%;通过调查,学生宿舍特别是男生宿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好,校医对麻疹危害认识不足,首例麻疹出院后,没有报告和采取任何预防控制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结论随年龄增大,人群麻疹免疫力下降,麻疹发病年龄会逐渐后移,加之学校卫生条件较差、人员认识不足,均易造成麻疹的暴发流行,因此,我国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也应调整,对学校等重点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避免麻疹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但是,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平均发病年龄后移,儿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则逐渐增加.2011年6月-2008年8月我院共收治成人麻疹12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麻疹发病规律和当前麻疹发病年龄上双向移位的新特点,提出提前注射麻疹疫苗和给育龄妇女注射麻疹疫苗,控制发病年龄提前;12周岁加强注射麻疹疫苗和给1965~1673年出生人群进行一次麻疹疫苗普种,控制当前麻疹发病年龄后移.  相似文献   

6.
绍兴市2005-2009年麻疹患者年龄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回升趋势,且出现两个发病年龄高峰的现象。为了解现阶段绍兴市麻疹发病年龄分布特征,现就我市2005—2009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麻疹防控策略。方法对2000~2012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2年石嘴山市麻疹发病呈周期性变化,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呈周期性特征;麻疹发病率下降,发病率由2000年的6.50/10万,下降到2011年的0.96/10万,2012年为0.00/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年前后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分布发生变化,发病年龄前移和后移,〈8月龄组病例构成比由2005年前的8.55%上升到14.14%,≥20岁组病例构成比由13.10%上升到59.72%;发病月份后移。结论稳固2剂次含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水平以及提高含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同时考虑对大年龄组高危人群接种麻疹疫苗以及继续加强麻疹监测工作是控制麻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付丽娜 《医疗装备》2010,23(2):93-93
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临床已呈散发,且平均发病年龄后移。但是由于人们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的降低,以及在麻疹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漏种、接种失败等原因,导致了麻疹的发病率又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全濮阳市开展了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时有麻疹疫情爆发。为了有效控制和及时预防麻疹的发生,现将我市1999-2002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2000年~2005年成人麻疹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我国将麻疹减毒活疫苗(MV)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使用疫苗前,麻疹发病以儿童为主,普遍接种疫苗后,麻疹发病在年龄上有明显后移现象。为探讨成人麻疹的发病原因,对南通市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成人麻疹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为今后修订麻疹的免疫策略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的年龄有后移现象,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麻疹的发病机制除了与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外,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成人麻疹的发病过程中,检测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尚少见报道。为了解成人麻疹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探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2006年1~5月无锡地区住院的成人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近年来麻疹阳性病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但随着麻疹疫苗的干预,发病年龄明显后移,成人发病日益增多,WHO已将麻疹作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之后又一个通过免疫手段消灭的传染病。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免疫缺口、基因突变等原因于2006年吉林市麻疹有小型的暴发,本文对2005、2006、2007近3年来麻疹阳性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起伏波动的原因,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我市麻疹监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麻疹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河南省统一的监测方案,建立市,县,乡,村流行病学监测网络,市防疫站建立快速准确的麻疹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反馈麻疹发病情报。结论 全年报告疑以病例98例,确诊81例,发病率1.01/10万。流行特点为(1)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发病年龄组后移,(3)暴发与散发病例共存,暴发病例占发病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阆中市40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按麻疹疫苗(麻苗)介入程度分期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冷链条件下实施按程序的计划免疫,已使麻疹得到有效地控制。该市麻疹年均发病率降至2.49/10万,连续16年无麻疹死亡,周期性升高规律消失;但发病年龄后移,发病趋向于贫困边远和计划免疫薄弱地区。提示该市当前应为巩固现有成果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世界范围内推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但近几年出现疫情回升的反跳现象,而且发病年龄后移,大、中专学生中麻疹流行屡有报道。防止学龄儿童感染和学校流行麻疹已成为消除麻疹的一个关键。 1.国内外青少年和学校内麻疹的爆发流行概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甘州区1993~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订预防控制麻疹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州区1993~2006年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甘州区1993~2006年共报告麻疹病例数1024例,年平均发病率15.49/10万,发病季节主要在3~7月份,流行周期性明显,每隔4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发病年龄主要为<8月龄和5~7岁,发病年龄后移现象不明显,学生和幼托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城乡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的仅占61.33%,远低于常规免疫接种的MV接种率.[结论]甘州区麻疹发病率仍较高,应进一步提高常规MV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7.
麻疹爆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生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多见 ,6个月至 6岁的小儿为高发 ,预防接种后发病年龄可后移。自 1965年以来 ,我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应用 ,已控制了大流行的发生。 2 0 0 2年 4~ 6月份 ,麻疹在我市个别学校、地方发生了爆发 ,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 流行病学特征1.1 在校学生发病率明显增高  4~ 6月份 ,医院门诊发现病例 75例 ,其中学生 5 2例。1.2 市区户口发病率低于农村户口发病例数 2 7例 ,农村户口发病例数 48例。1.3 年龄人布 最小发病年龄为 6个月 ,最大发病年龄为2 8岁 ,以 10岁左右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麻疹的发病特点与危险因素,以利有效预防和早期控制直至最终消灭麻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2000年诊治的麻疹206例,将确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72例为接种组,无接种史的134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麻疹疫苗接种组较未接种组症状轻,病程短,合并症少,恢复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麻疹发病年龄后移,发病季节高峰呈动态变化,潜在危险因素主要为症状及并发症变迁、免疫空白、无效接种、社会环境因素等。结论加强基层预防接种的监管力度,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杜绝免疫空白及无效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直至消灭麻疹发生的最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流行病学及血清学分析了安徽省使用沪191麻疹疫苗(MV)的效果,认为:(1)我省使用沪191MV后,特别是实施了计划免疫改用冻干MV后,随着接种率的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2)MV的使用使麻疹发病年龄后移,主要集中在5~9岁;(3)麻疹发病季节推迟1个月,发病高峰在3~6月;(4)MV的应急接种在控制麻疹的暴发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麻疹本来是婴幼儿多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随着麻疹疫苗的普遍使用,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但青年成人麻疹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据国内外报道,麻疹发病率年龄后移,青年成人发病逐年升高,甚至在大学生中发生流行。究其原因可能是:麻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