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拈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和阿片肽类的2~3倍,能竞争性地拮抗应急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病理生理效应,此外,盐酸纳洛酮还具有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钙离子内流以及保护受损神经元等作用。因此盐酸纳洛酮在颅脑损伤早期使用,能有效地提高灌注压,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我院2003年3月-2006年8月对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并与同期常规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洛酮是通过受体非特异的竞争性拮抗剂,对所有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其为高脂溶性,能通过血一脑屏障.自1981年Baskin等报道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卒中患者的神经损害后,有关阿片受体拮抗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1].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能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氧缺血、呼吸抑制及意识障碍加重等.实验结果证实,纳洛酮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现将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阿片肽(内啡肽、强啡肽、脑啡肽)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如抑制呼吸、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心脑缺氧缺血等,在临床上用于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毒及其依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尤其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应用广泛,现将纳洛酮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迅速翻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解除呼吸抑制并使血压回升,主要用于阿片类及其他镇静药的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症状。近几年来救治乙醇中毒、药物中毒、休克、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等效果较好,越来越受临床医学的重视。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极相似,对4型阿片受体都有拮抗作用。本身并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经肝代谢,由尿排出,血浆半衰期缩短。近期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急性药物中毒、休克、昏迷、脑血管意外等应急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增多,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内源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其药理作用与吗啡完全相反.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纳洛酮与阿片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是吗啡的16倍,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纳洛酮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神经传导的功能[1],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2].笔者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在脑梗塞治疗中起脑保护和延长时间窗作用日趋受到医务工作者重视。研究结果表明,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呔)在各种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对许多疾病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另外其还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升高,纳洛酮能竞争性地阻断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大量β-EP所产生的毒副作用.随着颅脑损伤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诊治技术的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也明显提高.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6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配合系统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生大世界》2007,(7):10-10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临床应用针麻进行手术,虽然有适应证广,安全度大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长处,但明显地存在镇痛不全的缺点。不少作者报导联合用药以提高针麻效果,因此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选择合理的增效药物。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发现:电针镇痛时,脑内阿片肽释放增加,小剂量纳洛酮可以部分拮抗,提示阿片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联合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在理论上应该增  相似文献   

10.
内阿片肽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影响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内阿片肽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影响中的作用。方法 结扎家兔冠脉左室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ST段和心肌缺血范围为指标,随机分对照组、电针内关组和纳洛酮加电针组。结果 电针“内关”能加速急性心肌缺血ST段的恢复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的作用,但被侧脑室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阻断。结论 内阿片肽在电针内关减轻急性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内关心心脏相关联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 纳洛酮(Naloxone, NLx),是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的商品名(有人译为盐酸纳洛酮);是阿片受体专属性拮抗剂,对吗啡的镇痛、呼吸抑制等有特效的对抗作用。国外1960年人工合成,1963年试用于临床,国内1983年人工合成并应用于临床。 随着该药的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它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用途;已逐渐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治疗药物之一。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资料进行复习,结合笔者体会,加于讨论。 1 治疗吗啡等麻醉药物中毒 纳洛酮是吗啡的完全拮抗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相似文献   

12.
吸毒者成瘾的机制是大量外源性阿片肽抑制体内内源性阿片肽的形成和释放 ,阿片受体对外源性阿片肽能很快产生耐受性 ,如果骤然终断毒品供给 ,顿时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肽都缺乏 ,吸毒者就会出现各种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 ]。传统中医认为 ,阿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同时阿片还有“提携气血”的兴奋作用 ,多服久用阿片会导致成瘾证 ,即烟毒内蕴 ,气血津液受损 ,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瘀滞 ,损阴及阳 ,毒瘀互阻 ,寒热错杂 ,虚实互见 ,诸病丛生的复杂病证[2 ] 。中医药由于其疗效佳、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戒毒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广泛 ,并且出现了汤…  相似文献   

13.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特异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国外1961年人工合成,1963年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阿片类麻醉药的拮抗苏醒。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纳洛酮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花椒毒酚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花椒毒酚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显著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此作用不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所拮抗。此外,XT明显降低大鼠角叉菜胶足跖类人PCE含量。这些结果表明XT确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涉及抑制PC的合成,并非激动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又名烯丙羟吗啡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其能解除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效应,临床常用于麻醉镇痛药的过量和中毒治疗.在各种急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损伤因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血流及组织代谢障碍或直接杀伤神经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因此,纳洛酮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在急性药物中毒、乙醇中毒、休克、脑梗死意识障碍、肺性脑病、肝性昏迷等急危重患者的急救时加用本药,比单纯病因对症治疗效果明显,现将保存完整的病史资料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频率电针对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发现2Hz和10Hz两种频率电针穴位时均能增强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并抑制其增频反应;2Hz对增频反应的抑制效应可被纳洛酮完全阻断,但10Hz的效应仅被纳洛酮部分阻断。提示:2Hz和10Hz的电针均能激活RVM中的痛兴奋神经元,并主要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发挥镇痛效应,但10Hz的作用除阿片系统外,可能还有非阿片系统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阿片肽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尚存争议,本文综述了阿片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礤可能机制,认为内阿片肽在离子代谢,能量代谢,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影响着脑缺血的病理进程,深入研究阿片受体,受体拮抗剂和针灸作用的神经肽途径将有助于探索对缺血性中风的监控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中的常见急症之一,程度较重者如不给予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酒人数的增多,急性乙醇中毒者的数量也在增加。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以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对乙醇中毒疗效肯定。醒脑静是由祖国医方"安宫牛黄丸"提取制成的静脉剂型,临床常用于退热及改善脑循环治疗。笔者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视前区富含内阿片肽、阿片受体和儿茶酚胺(CA),该区的CA主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NA)。我们曾经观察到针刺镇痛时视前区的内阿片肽对NA的释放有抑制性作用。但是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瞭。本实验以CA选择性化学性切割剂6-羟基多巴胺(6-OH DA)损毁家兔双侧蓝斑下核(A7核团)的NA神经元以及上行CA腹侧束后,用甲醛诱发荧光组化法和阿片受体结合的放射自显影法,观察其对视前区CA末梢荧光组化和阿片受体分布和密度的影响,探讨视前区CA末梢和阿片受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专一拮抗剂 ,最早用于治疗麻醉镇痛药物过量和中毒。近年来的临床基础和药理研究发现 ,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内阿片样物质 -脑啡肽、内啡肽 ( β- EP)、强啡肽的改变有关 ;阿片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 ,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 ,故可产生广泛的生理、病理效应 [1]。而纳洛酮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阿片或β- EP大 ,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 ,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疗效 [2 ] ,目前在一些应激性疾病的综合治疗中适时选用纳洛酮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 ,从而拓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