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全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05-506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肺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36例肺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肺门增大,以双侧多见,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高分辨率CT可明确显示肺门肿块及肺内病变的细节,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即可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英楠 《中外医疗》2010,29(32):171-171
目的进一步探究肺内炎性结节病的CT特征表现。方法肺内炎性结节病患者经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结果肺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片及常规CT仅表现为肺门增大,以双侧多见,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HRCT可明确显示肺门肿块及肺内病变的细节,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皮下结节等组织活检,即可明确诊断。结论肺内炎性结节有较明显的CT特征,综合分析各种表现绝大多数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病理上以非干酪样上皮细胞肉芽肿形成为特征[1],90%以上患者胸部有影像学改变[2]。由于缺少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或体征,所以其影像学表现往往成为提示结节病的诊断依据。X线胸片及常规CT能发现肺门增大,多层螺旋CT(Multiple slice CT,MSCT)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肺内病变细节,可明确提示结节病诊断,结合临床及组织活检,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非典型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非典型结节病患者20例,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内淋巴结肿大15例,占75%,其中无肺部病灶仅胸内淋巴结肿大者7例,为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肺门淋巴结无肿大者3例,以淋巴瘤误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2例,以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转移误诊.出现蛋壳样钙化,主要在肺门及前中纵隔分布,肿大淋巴结均<2.5cm2例,肿大淋巴结在增强后重度强化.有肺部病变14例,占70%,误诊12例,为60%误诊率,分别误诊断转移性肺癌和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伴胸腔积液.另外肺部病变和胸内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例,其中误诊为纵隔及肺转移1例.本组20例患者中,诊断为结节病5例,占25%.肺活检诊断8例,经纵隔淋巴结活检诊断5例,经实验室及临床诊断2例,在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均缓解.结论 结节病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需在对胸部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进行掌握的同时,也应了解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史行综合分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各型的CT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胸部结节病中,0期患者1例,肺部清晰,未见明显异常;Ⅰ期11例,Ⅱ期20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纵隔、右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前者肺内无异常,后者伴肺浸润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淋巴管及胸膜下散在分布;Ⅲ期3例,仅见肺部浸润影;Ⅳ期5例,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肺大泡、肺囊肿改变.结论 CT对肺内结节病的影像学分型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影像学表现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6例中34例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24例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8例仅见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2例仅见纵隔淋巴结增大.肺实质异常24例,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19例,斑片状影3例,肺组织纤维化2例;胸膜多发结节1例,胸腔积液4例.结论 胸部结节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螺旋CT可作为胸部结节病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造成结节病初诊困难的原因。方法:分析57例胸部结节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其中有32例初诊为其他疾病,但需进一步检查除外结节病。结果:57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42例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均增大;8例纵隔、单侧淋巴结增大;7例仅见纵隔淋巴结增大。36例出现肺部病变;4例胸膜病变。结论:结节病的胸部影像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胸部淋巴结增大是导致结节病初诊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胸部结节病的回顾性分析,认识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复习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中,10例表现为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占16.7%,低于统计资料。结论胸部结节病影像不典型时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或治疗中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4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胸部淋巴结增大4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增大46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5例,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肺部病变30例,其中多发结节21例,单发结节1例,磨玻璃样影9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5例,实变5例。胸膜病变11例。[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病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部结节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4月间经病理证实结节病的60例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胸部不融合的肿大淋巴结23例:其中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纵隔淋巴结并肺门淋巴结肿大19例;肺部有病变者37例:其中仅有肺部病变5例,肺部病变并纵隔淋巴结不融合肿大11例,肺部病变并肺门淋巴结不融合肿大8例,肺部病变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不融合肿大13例。结论依据胸部结节病的MSCT和MRI的特征-胸部不融合的肿大淋巴结,大多可以明确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CT检查在该病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3例胸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并将确诊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明确CT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胸内淋巴结肿大,多出现磨玻璃影、结节影、不规则索条影等肺部浸润表现,伴斑点状钙化,增大淋巴结界限清楚,呈明显均匀强化。共诊断出58例非典型胸部结节、2例结核、2例淋巴瘤、1例转移瘤,其余10例发生误诊或漏诊,非典型胸部结节的诊断准确率达86.6%(58/67)。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CT强化方式以均匀为主,达65.7%,转移瘤CT强化方式也为均匀强化,需予以鉴别;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CT强化程度多为明显强化,达64.2%,而结核、淋巴瘤、转移瘤等一般不出现明显强化,较好辨别。结论 CT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中的应用可更清楚观察病变,利于结节病病变的定位、鉴别及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3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纵隔镜和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IBNA)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tBna检查在单一结节病、淋巴瘤、肺癌的诊断率上与纵隔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BNA检查穿刺的淋巴结主要为隆突下淋巴结、气管旁组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气管旁组淋巴结的诊断率高于肺门淋巴结(P0.05);淋巴结≥2 cm的诊断率高于淋巴结2 cm的诊断率(P0.05);两组均无感染、气胸、纵隔气肿、纵隔出血等明显并发症发生(P 0.05)。结论 TBNA在胸部结节病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体检行CT扫描发现的40例可以复查的肺小结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讨论,采用首次低剂量、复查常规剂量进行胸部扫描。结果:两种扫描方案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胸部常规体检可采用低剂量CT扫描,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3月-2012年11月经病理学确诊结节病患者5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35~56岁。2例有胸闷气促,另3例无临床症状。胸部X线、CT扫描检查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伴两肺病变。经气管镜或纵隔镜纵隔淋巴结活检是临床确诊主要方法。结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有胸闷气短症状,临床易误诊,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部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或穿刺活检及综合资料确诊为韦格纳肉芽肿的2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对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提示患者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变粗,肺间隔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型病变,当患者肺部出现炎性浸润时,两肺之间可出现片状、斑片状模糊阴影,CT密度相差较大.肺部影像学结果显示不规则、多毛刺及肿块型结节或球形病灶,球形病灶内可见厚壁或薄壁的空洞.螺旋CT扫描正确诊断15例,其中1例患者误诊为肺脓肿,1例患者误诊为转移瘤,1例患者误诊为肺结核.结论 螺旋CT是肺部韦格纳肉芽肿影像学诊断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CT检查的10例胸部结节病的CT征象。结果 10例均可见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5例有广泛的纵隔和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纵隔和单侧淋巴结肿大;1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出现肺部病变(包括5例肺内多发结节,2例斑片状融合块影,1例肺纤维化);1例胸膜病变。结论 64层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在该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28例胸部结节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结节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皮肤节结、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脾大。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沉(32.1%)、碱性磷酸酶(21.4%)、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27.8%)、血钙(46.2%)、尿钙(11.1%)异常。呼吸功能测定表现为限制性伴弥散功能障碍(33.3%)。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以下简称纤支镜)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粟粒样结节、管腔狭窄。高分辨率CT较X线胸片能够更敏感地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实质病变。本研究中病理活检确诊方法包括皮下结节活检(28.6%)、浅表淋巴结活检(21.4%)、支气管黏膜活检(14.3%)、胸腔镜及开胸淋巴结活检(28.6%)、脾活检(3.6%)。结论胸部HRCT和纤支镜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分期中应用价值最大,是确诊胸部结节病的主要手段。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肺外病变的活检对结节病的诊断起到了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各项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胸科医院 ,病理明确诊断结节病31例。结果 :本组资料各项数据与国内外报告相符 ,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中年为高峰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X线表现按排列分别为双肺门异常 ,纵隔淋巴结肿大 ,单侧肺门异常 ,肺内表现则多样化 ,可为间质性改变 ,肺泡性改变 ,肺内结节 ,SACE阳性率 5 6 .2 % ,BALF淋巴细胞平均比率 34.1% ;比较支气管粘膜活检 ,纤支镜肺活检 ,纵隔镜纵隔淋巴结活检 ,开胸活检 ,浅表淋巴结活检 ,认为纵隔镜检查 ,对结节病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9.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Zhao H  Wang J  Li JF  Liu J  Li Y  Liu YG  Chen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919-92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3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但临床难以明确诊断,经纵隔镜检查术后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经纵隔镜活检,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7例,包括纵隔转移癌8例、肺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良性病变者13例,包括结节病12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胸部结节病,其中Ⅰ期24例,Ⅱ期6例。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40%(12/30),有57%(17/30)的患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结节病患者因术前误诊肺癌或淋巴瘤,已在外院接受了化疗。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脏韦格纳肉芽肿病(pulmonary Wegener’s granulomatosis,PWG)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诊断PWG患者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16例均行胸部CT扫描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并行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结果 16例胸部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和/或肿块影,斑片或大片状实变病灶,结节或肿块伴空洞形成,其中4例伴一侧胸腔积液。结论影像检查对PWG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