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喉内窥镜下吸引旋切加射频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平  陈峰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2):330-331
目的:探讨喉内窥镜下吸引旋切加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对21例复发性喉部乳头状瘤患者行在喉内窥镜下吸引旋切后再用射频消融。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2例扩展至声门下气管内的4、6岁儿童分别在术后5、7个月复发再次手术。1例局部涂鸦胆子油,另1例术后使用干扰素,已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1例38岁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癌变,行大部喉切除术。结论:在支撑喉镜加喉内窥镜成像系统监视下,用吸引旋切刀切除肿瘤后再用射频消融为一种有效治疗喉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病由6型和1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是儿童最常见的喉部肿瘤,病变部位为喉部,也可波及整个呼吸道。由于该病易复发,可致呼吸道阻塞,一般需多次手术治疗,常给患儿家庭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护理人员要熟悉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加强身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并发症22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        小儿喉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喉部的常见良性肿瘤,该病病变范围广泛,极易复发,需反复多次手术摘除,气管切开率普遍较高[1] ,因而出现一定的手术并发症。我院1986年至1998年收治的小儿喉乳头状瘤41例接受手术治疗282例次,出现并发症22例次,现回顾分析如下。2     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患者,男18例,女23例,年龄8个月至13岁,均以声嘶起病,部分以急性喉梗阻就诊。病史15日至3.5年,平均11.3个月。肿瘤分布广泛,原发于喉内各部位,好发部分依次为:声带、喉室、前联…  相似文献   

4.
蒋振华  刘国旗  王杰  董钏  胥然  张珍 《华西医学》2014,(9):1678-1681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一2010年10月喉乳头状瘤患者102例,分为未成人组70例及成人组32例,均采用全身麻醉下支撑显微喉镜CO2激光切除病变。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变及复发部位、复发时间、术后声带粘连发生情况、恶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年,发生声带粘连11例,均为前联合有病变者,占前联合病变者27.5%。发生恶变4例,均发生在成人组,成人组恶变率12.5%。术后复发41例,76例次,其中复发5次者2例,复发4次者4例,3次者3例,2次者9例,1次者23例。未成人组与成人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组及成人组内单发病变与多发病变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单发病变组与成人单发病变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多发病变组与成人多发病变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成人组与成人组首次复发时间均发生在术后12个月内,尤其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单发病变和多发病变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以前联合病变(2/3,66.7%)及声门下病变(5/6,83.3%)为第一位。结论支撑显微喉镜CO2激光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目前喉乳头状瘤治疗中的首选外科方法,但仍有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喉内窥镜手术治疗声带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喉内窥镜手术治疗声带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声带病变患者采用无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内镜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0例近期(1个月内)疗效为:治愈82例,占68.3%,好转32例,占26.7%;无效6例,占5%。远期(1年以)疗效为:治愈95%例,占79.2%;好转16例,占13.3%,无效9例,占7.5%。结论:无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喉内窥镜治疗声带病变,其中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效果较好;对喉Reinke's水肿及声带囊肿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喉癌及喉乳头状瘤采用内窥镜进行病变范围的观察及活检术是有价值的,但所进行微波组织凝固术治疗喉癌或乳头状瘤只是一种试尝、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复发的临床诊断要点及再镒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通过对近5年内收治的18例复发性听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其复发的临床诊断要点及再次手术的体会。结果:18例复发性听神经鞘瘤患者均经第一次手术病理证实。原手术后至症状复发确诊的时间平均为4.2年,复发主要症状为颅高压及行走障碍。所有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采用内窥镜及CUSA辅助手术,全切15例(全切率83%),次全切3例。12例再次手术前面神经保留者术后8例继续得到解剖保留。结论:听神经鞘瘤患者原手术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再次出现颅高压及行走障碍等症状体征或加重者,应重度怀疑肿瘤复发,动态MRI检查是早期诊断复发的主要手段和客观依据。良好的术野暴露及辅以内窥镜及超声吸引技术的显微手术可使复发性神经鞘瘤再次手术仍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支撑显微喉镜下行二氧化碳(CO2)激光手术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8例采用支撑显微喉镜下行激光CO2治疗的小儿喉乳头状瘤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例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30-40min,平均35min;住院时间3-7d,平均5d;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喉乳头状瘤癌变的病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87~2000年收治的15例成人喉乳头状瘤癌变病例的临床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及术后放疗。喉裂开及喉部分切除术3例中,1例术后2年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半喉切除术6例中,2例术后分别于18个月、3年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全喉切除术6例,其中3例亦于术后1~2年死于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60%。结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反复活检是术前确诊的重要方法,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经验和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DNA)与乳头状瘤预后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5年来30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用PCR方法检测其中21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DNA。结果:30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1例(36.6%)为复发性乳头状瘤,9例(30%)乳头状瘤癌变,全部采用手术治疗,癌变者配合放疗,随访1~3年11例未见复发,2例复发后再次手术,3例术后3个月至2年复发后癌变。3例癌变3年仍存活,2例全身转移死亡。21例HPVDNA阳性15例,其中HPV.6阳性6例,癌变中HPV阳性5例,全部HPV16型,3例复发癌变者癌变前后HPV16皆为阳性。结论:鼻及鼻窭内翻性乳头状瘤应彻底手术切除以减少复发及癌变。HPV感染与鼻及鼻窦乳头状瘤发病有关,HPV16与恶性转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我院29例喉乳头状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9例患儿均治愈,未出现并发症,发病时间1~36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变发展快,复发率高,病变范围广,术式多.应注意完善术前准备、麻醉和手术方法 .防止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支撑喉镜下电动吸割器对25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5例患者小儿喉乳头状瘤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1~3年,20例无复发,5例复发,予以再次手术,现随访暂无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下电动吸割器行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损伤小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纤维喉镜或支撑喉镜下微波治疗喉肿瘤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治疗喉部肿瘤的新方法。方法 在纤维喉镜或支撑下用向波治疗喉乳头状瘤、喉血管瘤、喉息肉和喉癌共40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最长3.5年,最短1年。结果 除1例喉乳头状瘤恶变复发外,余均无复发,喉癌1年无瘤生存率100%(16/16),3年生存率100%(8/8)。结论 在纤维喉镜或支撑喉镜下用微波治疗喉息肉、喉乳头状瘤和早期喉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9-08~2005-10共收治小儿喉乳头状瘤18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11例,年龄1.5~8岁,其中4岁以下12例,占62.5%;病程1个月~7a,平均3.5a。主要症状为:吸气性呼吸困难8例,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6例,声音嘶哑伴进奶、水发呛2例;3例就诊时已于外院因吸气性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体检:病变均为多发性,位于喉内各个部位,平均3处,好发部位依次为;  相似文献   

14.
喉内镜下的喉显微手术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内镜联合支撑喉镜行喉部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病人.局麻14例.全麻69倒采用喉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喉部显微手术,部分患者加用微波处理。结果:随访2~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8例痊愈,9例好转,3例复发,3例无效。结论:采用喉内镜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咽喉部良性病变有重要价值.具有光线明亮、光学放大、视野清晰、病变暴露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喉乳头状瘤是一种生长较快 ,非浸润性良性上皮瘤。多源发于声带或会厌 ,可侵及气管和肺[1] 。此病复发性高 ,多中心生长 ,少部分肿瘤有恶变倾向 ,在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幼儿型喉乳头状瘤行支撑喉镜手术 ,由于解剖生理特点的不同 ,在护理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我院从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7月 ,收治 43例喉乳头状瘤患儿 (此期间复发再次入院者不计在内 )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3例 ,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11个月 ,最大 9岁。临床均表现为渐进性声嘶甚至失音 ,刺激性咳嗽 11例 ,伴喉鸣 15例 ,活动后吸气性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16.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为评估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临床资料。既往传统手术史:1次18例,2次13例,3次以上6例。全筛、上颌窦开放术27例,全组鼻窦开放术10例。结果:术后1年疗效:治愈15例,好转13,无效9例,有效率为75.7%。术后6个月并发症;息肉复发7例(18.9%),筛窦腔闭塞5例(13.5%),鼻腔粘连4例(10.8%),上颌窦窦口狭窄、闭塞8例(21.6%)。结论:术后黏膜水肿、囊性水泡的形成、水肿性肉芽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活跃是复发性鼻息肉内窥镜手术疗效低的重要原因。通过全身、局部应用类固醇药物及长期鼻内窥镜随访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喉显微镜下应用CO2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喉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随访。结果认为两组的生存曲线位置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效果较好。结论喉显微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可以较好的延长复发时间,但不能完全控制其复发,可以研究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以期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2年9月至2005年10月本科共手术治疗89例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其中黏液瘤84例,男44例,女40例;非黏液瘤良性肿瘤5例,男2例,女3例。患者年龄2,68(40.134-14.60)岁。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结果:手术死亡3例,其他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率96.6%(86/89),黏液瘤复发3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再随访2年无再次复发。结论:心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上可以诊断,手术治疗效果好,部分黏液瘤患者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效果好.应注意术后随访.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15例,结合文献对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讨论。结果15例中女10例,男5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8个月;肿瘤直径2.1~6.5cm。肿瘤在显微镜下全切12例,次全切3例,手术全切率(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86.7%),无手术死亡。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能获得对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的良好显露,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喉乳头状瘤显微外科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合也  吴文库 《内镜》1995,12(3):152-153
本文报告了喉乳头状微外科23例,其中17例喉内显微手术切除,3例经喉裂开术切除肿瘤,3例显微手术后病理为癌变,1例施行了半喉切除,另2例行放射治疗。着重讨论了喉乳头状瘤的早期诊断、以及喉内显微手术的优越性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