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客观总结罗秀丽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罗秀丽教授2018年治疗胃癌的有效病例60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结果罗师治疗胃癌经验为:①四诊多见恶心、纳呆,舌暗、舌淡,脉细、脉弦等。②常用治法为健脾和胃、益气养血。③四气喜用温、平类药物。④五味善用辛、甘类药物。⑤药物归经多属脾、肝经。⑥功效多用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类药物。⑦常用中药有茯苓、砂仁、木香、甘草等。结论罗师认为胃癌病机是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痰结血聚胃脘,久则成形,本虚标实,其中脾虚血亏贯穿胃癌始终。治疗当以健脾养血扶正为主,兼以抗癌解毒、利湿化瘀以祛邪。在遣方用药上,罗师很注意顾护患者胃气,喜用温平、辛甘、苦咸且入脾、肝、肺、胃经药物,并尽量避免大苦大寒伤胃之品。  相似文献   

2.
王玉涛  杨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84-1185
晚期胃癌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目前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铂类和5-氟尿嘧啶(5-Fu)是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但总的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伊立替康、紫杉类药物、奥沙利铂嘲、替吉奥等细胞毒类药物以及靶向药物的出现,相关研究报道了一些新的联合方案,提高了晚期胃癌的疗效,我科采用草酸铂联合替吉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夏黎明认为,应根据邪气与胃气的多寡制定晚期胃癌的治疗思路:正气衰败者,以扶正为主,扶正所以祛邪;胃气未损、身体状况较好者,以攻为主,扶正为辅,应侧重祛邪,祛邪即扶正;胃气耗损者,应攻补兼施,祛邪亦是扶正,扶正亦是为了更好地祛邪。祛邪法分为化痰散结、破血逐瘀、清热解毒等。治疗晚期胃癌,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应综合应用扶正与祛邪法,并随症加减,调理阴阳,维持机体自身平衡,达到“人瘤共存”才是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胃癌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收集、整理《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癌的方剂,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胃癌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有248个治疗胃癌的方剂符合纳入要求,收录药物414味,出现频次≥15药物32味,以白术、陈皮、茯苓等行气健脾、清热散结药物为主,支持度≥15药物组合有39个,关联规则(支持度≥15,置信度≥0.7)11条,演化出包括石见穿-白英-白花蛇舌草、白术-甘草-人参等46个核心组合,新处方23个。结论:明确了《肿瘤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癌方剂的组方规律,主要为益气健脾、理气散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舒鹏教授运用健脾化瘀法治疗胃癌的相关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舒鹏教授临证抄方及对其治疗胃癌典型病案的收集、整理,从胃癌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舒鹏教授健脾化瘀法论治胃癌的相关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胃癌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病理特点以瘀毒为患,脾虚瘀毒是胃癌的重要病机。在胃癌的治疗上,强调以健脾养胃扶正为本,临证时病症合参,根据胃癌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分期论治,以求精准治疗,并针对胃癌"瘀毒"的病理特点,适当运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化瘀解毒。验案中患者为胃癌I期术后,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健脾养胃以扶正,辅以活血化瘀解毒之品以消潜在之瘀毒,以防复发、转移,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至今,期间定期复查,病情稳定。[结论]舒鹏教授以健脾扶正、化瘀解毒法分期论治胃癌,临床疗效颇佳,值得学习、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方法受到了临床医师的重视.过去以中药单方为主治疗胃癌的方法已经被扶正、祛邪相结合的中医疗法所取代.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及相关疗法进行总结,以分析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胃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化疗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但易诱发多种不良反应。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疾病的治疗应以解毒散结、扶正祛邪为主。本文分析扶正消瘤汤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叶丽红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和病历,从胃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叶丽红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归纳其遣方用药的规律,并予病案佐证,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叶丽红教授认为胃癌的基本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痰浊、血瘀、癌毒为标,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是胃癌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环节。其在治疗胃癌中主张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强调对气滞、痰浊、血瘀、癌毒的辨证治疗,同时适当运用特殊方药。临床运用中对改善胃癌患者病情疗效明确。[结论]叶丽红教授强调胃癌的治疗当扶正为本,如益气健脾、养阴益胃等,祛邪为标,如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对指导中医治疗胃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立华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辨证以"痰瘀互结证"为主,重视痰、瘀、痰瘀互结在本病发生、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绵长、复杂、发作凶险,属沉疴痼疾,非重剂不可挽其疾,常用化痰祛瘀类药物,疾病初期用药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祛邪扶正并重;后期重以扶正,兼以祛邪,且周教授治疗此病擅用药组、药对,谨守病机,以达速效。  相似文献   

10.
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胸胁损伤187例,取得满意疗效。胸胁损伤分为4型,气滞型的治疗采用行气止痛,疏肝宣肺,以行气止痛为主;气血瘀滞型的治疗采用化瘀止痛,疏肝肃肺,以化瘀止痛为主;痰湿瘀阻的治疗采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豁痰通络;气血两虚型的治疗,采用补中扶正,祛瘀止痛,结果治愈158例,占85%,好转23例,占12%,无效5例,占3%,提示对胸胁损伤不以单纯视之为外伤,而确有气血瘀滞在内。治疗应  相似文献   

11.
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扶正治癌“理论,提出正气亏虚为肺癌发病之本,脾胃虚弱乃正气亏虚之源,脾胃损伤伴随肺癌全程。总结刘教授治疗肺癌经验,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之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胃癌癌前病变中医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在胃癌的防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现代医学对胃癌癌前病变发病机制的认识,从中医整体学说之邪正盛衰理论分析其发病的病理机制。正虚是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内在因素,邪实是疾病发展的重要条件,邪正胜负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最终环节,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措施。文章分别从脾胃虚弱、先天不足、湿热中阻、肝胃不和、气机郁滞及血脉瘀阻方面分析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益气养阴解毒法是王瑞平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王瑞平教授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阐述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气阴亏虚、癌毒内结贯穿中晚期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解毒法是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法。其中,益气、养阴需辨证使用,解毒需分清癌毒性质——热毒、痰毒、瘀毒,分别运用清热、化痰、祛瘀等方法。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治疗肾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主张治疗肾癌应维护肾元,燮理阴阳;平调五脏,生克制化;抑癌解毒,活血化痰攻坚;畅达二便,使邪有出路。通过维护先后天之本,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祛除癌毒,以达到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探析胃癌的发病机制,邪气循经络入胃腑,阻滞机体气血运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难消,变生为毒,癌毒阻塞经络而致胃积。同时,食邪亦可伤其胃,停聚阴脉,汲取精微,化腐为脓,阻滞经脉而成胃积。胃癌转移的靶器官也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可能与胃癌循经转移相关。治疗以分经论治、搜经剔络为主,灵活运用引经药、风药以治其本,并辅以针灸匡扶正气,迫邪外出,以消胃积,达到防治胃癌及其转移的目的,为临床防治胃癌提供又一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周仲瑛教授临证所治消化道恶性肿瘤涉及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诸病证型表现有别,病机过程主要有癌毒蕴结,脘管通降、胃纳熟腐、肠腑受盛与泌别传导失常;选药组方以抗癌解毒、化痰消瘀、调理胃肠、培补气阴等为主,同时也根据肿瘤特点因病施治。   相似文献   

17.
调畅气机法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胃癌以根治性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胃癌术后和晚期胃癌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易出现气机受阻,脾胃升降失常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殷东风教授根据内经气机升降之理,运用扶正培本、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抗癌解毒等方法治疗胃癌的同时,擅用温阳、清热、寒温并用、补中益气等法调畅气机,以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肺癌发病率高、生存期短、治疗难度大.张培彤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本文整理并分析了张培彤教授治疗化疗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经验.张培彤教授认为积聚病本就存在正气亏虚、癌毒内陷,加之化疗作为外来"毒邪"侵袭,加重了患者正气虚损,导致气血亏虚、脾肾失养.因此,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归纳统计当代乳腺癌中医专家治疗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医案,分析总结他们辨治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结合相关著作,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案例,提取信息并汇总分析处方用药、辨证分型、功效等信息。结果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用药特点以补益为主,辅以化瘀、养阴。以气血瘀滞为主证的上肢肿胀,多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如桃红四物汤等,若伴湿热瘀结,治以清热活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证属气阴两虚的放射性肺炎,治以养阴清肺润燥,方用增液汤、养阴清肺汤等;以胃虚痰气逆阻为主证的消化道反应,治以和胃降逆,方用橘皮竹茹汤或旋覆代赭汤;以气血亏虚为主证的骨髓抑制,多治以益气养血,如人参养荣汤及补中益气汤等;证属肝肾阴虚的内分泌紊乱者,大多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若伴心神失养等症,则可加用甘麦大枣汤、清骨散以养心安神;若伴肿瘤转移者,治以祛邪攻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及阳和汤等。结论 乳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证候复杂多变,掌握其证候演变规律及方药特点对发挥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治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乳腺癌初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成A组(单纯新辅助化疗)29例,B组(新辅助化疗+扶正培本治疗)2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扶正培本治疗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